馬泊芳
1 新規則簡述
2015年國際摔跤聯合會對古典式摔跤的規則進行了更改,新規則主要對每場比賽的時間規則進行了變更,另外對分動作的評判有了新的規定,對反抱軀干摔等動作也有了更加嚴格的規定,對勝負的判定方面也進行了新的規范。新規則提倡運動員增加進攻,使得古典摔跤比賽的觀賞性更強,比賽進程的更改也使得比賽的進行程度更加激烈。
2 新規則對古典式摔跤的影響
2.1 體重級別
新規則把原古典式摔跤1O個級別改為55kg、60kg、66kg、74kg、84kg、96kg、120kg7個級別。級別減少使每個級別競爭更加緊張、激烈,比賽難度加大。對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綜合素質要求更高。
2.2 比賽時間和局數方面的改變
新規則將古典摔跤比賽改為三局兩勝制,每局兩分鐘,間歇三十秒,同一名運動員前后兩場比賽之間的間隔時間減少為十五分鐘,一個級別的比賽在一天內全部結束。如果在一場比賽當中沒有出現雙肩落地,規定按照得分多少來判斷勝負,分數多則勝。由于新規則實行之后比賽的激烈程度增加,加大了運動員的無氧耐力和速度的需求,對運動員的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比賽競爭更加公正,比賽勝負的判定更具有說服力,對于推進古典摔跤項目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3 警告和罰分
摔跤比賽的目的是將對手摔倒或者壓成雙肩著地,要求運動員在比賽當中要積極進攻、全面連貫,使比賽更加激烈和精彩。如果運動員在比賽當中表現積極或者只注重防守而不積極進攻,場上裁判可以根據運動員的表現給予十多個方面的消極處罰。這是加強比賽激烈程度的一個重要舉措,對于運動員技術動作的力度和速度等方面的要求更高。
2.4 技術動作
新規則限制了“滾橋”技術的使用,該技術可以連續做但是不能連續得分,成功以此之后必要在要另外的動作上面得一份以上再做“滾橋”才能是有效的。這一改變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摔跤技術動作的發展更加多樣化,從而使比賽更加激烈和連貫,更富有觀賞性。
3 新規則下訓練方法的改進
3.1 提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
新規則的改變對運動員的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等有了新的要求,因此,運動員必須要加強身體素質的訓練。在力量素質訓練當中包含了最大力量訓練和快速力量訓練。最大力量訓練主要是提升身體肌肉維度和韌性,在與對方進行身體對抗時能夠扛住對方動作并結合自己的動作進行進攻。快速力量訓練是訓練肌肉的爆發力和肌肉的利用效率,使得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在對方限制住自己的時候,也能夠快速脫身,同時能夠讓運動員更加協調的做出自己的技術動作。
3.2 加強技戰術訓練
古典式摔跤站立摔很難出現大動作是公認的事實,然而,在摔跤運動當中“手”又顯得尤為突出,因此在站立摔動作很難運用成功的情況下,運動員搶奪靶位、互插等專項手法的練習就成為基礎,即通過手法的帶動,為技術動作的展開創造機會,從而實現摔跤運動全面連貫的宗旨。另外,手法和技術動作的連貫也是技術連接訓練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手法屬于技術不可分割的部分,在節奏較快的第一分鐘站立摔當中,相比較其他技術連接,手法與技術動作的連貫性訓練能夠成為站立狀態下的有效得分手段。“反抱軀干摔”是新規則當中的一個重要變化,因此,教練員在平時的訓練當中應該多安排一些與之相針對的訓練等。此外,運動員還應該根據自己的動作習慣來針對反抱軀干摔的姿勢進行訓練,最好能夠訓練成為自己的絕招動作,從而在比賽當中獲勝。
3.3 加強運動員的心理訓練
新規則下,古典摔跤比賽的時間改為兩分鐘,這樣運動員在比賽當中,不僅對身體素質、技戰術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更加考驗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在正式比賽當中,關鍵的時刻往往會因為1分的高低而決定勝負,可能在時間上也只是一兩秒,因此運動員的心理表現對于其在比賽當中能夠取得勝利有著關鍵的影響。古典摔跤應該根據新規則的變化,根據運動員不同的賽前心理狀態,進行相應的心理素質訓練,從而使運動員在比賽當中無論是領先還是落后都能夠以一個正確的心理來面對。首先,在賽前對運動員進行心理調控,使其讓下心理包袱,樹立正確的勝負觀,明確比賽就是對自己日常訓練的考核,同時也是對自己訓練的認可。這樣能夠使運動員在比賽當中避免受到較大的心理波動,從而將自己的水平更好的發揮出來。其次,在比賽中運動員可以進行自我激勵的調控,培養運動員平時在訓練當中能夠針對比賽中不同的情況,采用自我語言激勵自己,使其能夠以更好的狀態來迎接比賽。
4 結語
新規則的頒布和實行,要求古典摔跤運動的教練員及運動員要針對新的規則進行學習和分析,進而根據規則的改變來調整訓練的方式和內容,從而使運動員能夠更好的適應新規則的變化,在比賽當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作者單位:滄州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