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佳浩
我國教育改革進程持續(xù)推進下,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自身傳統(tǒng)教育觀念也應積極轉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針對此現(xiàn)象應構建新型體育課堂,為終身體育教育理念的落實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理念,加快高校體育改革進程。因此,本文即圍繞身心思合一的“三動”體育課堂教學展開探討,望借此可從根本上提高高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1 引言
伴隨“健康體育”“終生體育”概念的提出,高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主要陣地,需積極響應此號召,轉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學習主動性、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強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發(fā)展,此背景下,高校提出應構建身心思合一的“三動”體育課堂的教學改革理念,重視學生思維靈動、身體運動、心理活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融合,實現(xiàn)全方位體育課堂的打造。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構建“三動”體育課堂,以充分調動學生體育活動參與積極性為前提,重視學生體育活動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應借助適當情境的構建,實現(xiàn)學生內(nèi)心體育活動參與動機的強化,推動學生思維的活躍,促進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提升。
2 身心思合一的“三動” 體育課堂教學主張
高校“三動”體育課堂構建主張主要表現(xiàn)在思維靈動身體運動心理活動等三方面,其中思維靈動即指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積極開動腦筋,調動自身思維,借助觀察思維、逆向思維、理性思維、歸納思維及系統(tǒng)思維等多項思維方式的應用,對體育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解決,并歸納,重視學習創(chuàng)造性的體現(xiàn)。而身體運動即指,學生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形成某項持久的專業(yè)運動技能。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所展開的身體運動活動需將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的遵循作為前提,鞏固過程、分化過程,幫助學生針對此項運動技能形成深入了解。而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還應將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作為主要依據(jù),推動學生上下肢及學習技能、運動技能協(xié)調發(fā)展,重視學習科學性的體現(xiàn)。心理活動即指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調整,促使學生可借助體育活動的展開,對內(nèi)心所存在的認知沖突加以緩解,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借助個人體驗的分享及團隊交流,推動自身正確認知的形成,借助環(huán)境營造、充分體驗及科學評價等方式推動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重視學習育人性的體現(xiàn)。
3 身心思合一的“三動” 體育課堂教學策略
3.1 鼓勵學生勇于探索
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則應摒棄傳統(tǒng)的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應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借助實踐活動的展開,積極探索新知識,找尋體育技能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最佳路徑。除此之外,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還應以長遠視角出發(fā),將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重要教學目標,促使學生可在今后崗位工作中將“健康體育”落實于工作及生活中,推動學生終身體育理念的形成。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還應重視新鮮教學元素的引入,除可豐富體育教學資源外,還可全面創(chuàng)新體育課堂教學體系,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借助體育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活躍思維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可設計抗震救災情境,促使學生在此情境下,面對多種突發(fā)情況開動腦筋,活躍思維,鍛煉學生應變能力,教師還可設計田徑等運動項目,推動學生體育素質的提升。教師在體育課堂中可讓學生自由組隊,結合自身意愿參與至通訊小組、搶險小組及指揮部等組織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將洪水肆虐的聲音向學生播放,渲染課堂情境,針對搶險小組,可設置跨欄跑等障礙,跑到終點解救被困群眾,而通訊小組應將最新災情情況向指揮部報告,同時,向醫(yī)療小組傳達應做好哪些準備,在此過程中學生均應以跑步方式完成命令的傳達。教師在此過程中,借助此情境的創(chuàng)設除可幫助學生靈活轉動思維以處理多項應急事件外,還可借助體育項目的融入,可于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同時,激發(fā)學生課堂參與熱情,以此為基礎,推動學生體育素質的提升,推動學生終身體育理念的形成。
3.2 積極展開教學評價
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借助教學評價的積極展開,可有效調動學生體育活動參與積極性,針對高校體育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差異,展開針對性的教學評價活動,以學生身體情況作為依據(jù),展開差異化教學評價,幫助學生對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形成正確認知,并積極改正。此外,教師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應重視多樣化評價方式、評價手段的應用,以鼓勵性語言作為主要評價語言,僅有如此,方可實現(xiàn)學生體育運動參與積極性的激發(fā),借助評價學生體育活動可幫助學生及時改正自身缺點,評價過程中,也應將學生身體素質、性格特點等作為主要參考依據(jù),促使學生可對教師對自身的關注與關愛加以認知,調動自身體育運動參與熱情,充分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為教師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打下基礎。此外,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借助正面積極評價的應用。還可促使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收獲成就感與成功的喜悅感,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
(作者單位:重慶商務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