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芹
體育是現代初中教學體系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同時也是提高學生體能素質,培養學生體育技能的主要課程。新課程理念在現代初中學校中的廣泛推行,也為初中體育課程帶來了改革的契機。初中體育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體能素質的增長,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這樣教師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實際學習體驗,同時為初中生今后的健康成長帶來更大的幫助。本文從優化教學語言、創新體育教學方式、開展挫折教育等多個角度出發,詳細闡述現代初中體育課堂中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具體路徑。
初中是學生生理與心理的高速發展期,他們的身體機能會在這一時期突飛猛進,而自身的心態也會變得更加敏感而脆弱。如果教師能夠在這一階段為學生帶來更加高質量的體育教學指導,就能在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水平的同時,為更多學生今后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幫助。相比初中階段的其他學科,體育課程往往會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出更大的挑戰。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體育課都存在一定的畏懼與抵觸情緒。這不僅影響了學生自身體能素質的增長,同時也讓很多學生因為疏于鍛煉而產生了大大小小的健康問題。初中體育教師必須要將更多目光放在學生的心理素質上,這樣才能為初中生帶來一個更加高品質的體育課堂。
1 優化教學語言提升學生心理素質
語言是初中體育教師與學生溝通的主要工具,教師可以通過對教學語言的優化,為學生心理素質的增長帶來有效的幫助。首先,教師要改變以往師生對立的教學態度,用更加溫和輕松的語言與學生進行溝通。初中生本身就處于青春期,他們的主體意識與自尊心更加強烈。再加上很多學生本身就不喜歡相對較為枯燥的體能訓練,如果教師采取嚴苛的態度與學生溝通,就很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這時學生不僅不會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反倒會“見縫插針”地逃避體育訓練。教師只有將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學生才能感到教師的關心和認同,進而更加積極地配合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
其次,教師要善于使用正向激勵,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來自教師的認可與表揚,往往能夠在短時間激發學生的斗志,同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樂。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正向激勵方式,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例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直接表揚的方式實施正向激勵。例如在50米短跑訓練中,一名學生的測驗結果為7.6秒,距離更好的評價“優秀”只差0.6秒。這時教師就可以直接鼓勵學生的表現:“你跑得很好,比上一次快很多!現在只需要稍微調整一下跑步姿態就可以拿到最高的評價!”這樣學生就可以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更多的信心,并且在教師的鼓勵下主動參與到體育訓練中。
2 豐富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心理素質
以往的初中體育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師要為學生帶來更加多樣化的體育教學策略,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式教學法開展體育教學。就以長跑運動為例,教師完全可以利用既有資源,將長跑訓練改為接力賽跑、借物賽跑等更加有趣的訓練方式。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好感,另一方面也能利用游戲帶來的樂趣抵消長跑訓練過程中出現的疲憊和懈怠情緒。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共同開展體育訓練。學生如果可以在一起練習,這樣即使一名學生打起了“退堂鼓”,也會在環境的影響下堅持下去,最終不斷提高自身的忍耐力與意識力。
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體育訓練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成長。對于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少運動的學生來說,教師指定的教學目標往往都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能夠先為這部分學生調低課堂訓練難度,然后逐漸提高難度至正常水準,也能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質。以籃球運動中“單手肩上投籃”這一技巧為例,教師就可以將目標從“投進籃筐”改為“命中籃板”。這樣學生的完成難度就可以顯著降低,最終在練習過程中受到更多的鼓勵與表揚,這樣學生才能變得更加自信。
3 開展挫折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挫折教育的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例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講述一些體育健將克服困難勇敢拼搏的人生經歷。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他們的鼓舞下,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訓練中。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失敗的原因。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意志變得更加堅定,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
4 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心理素質是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工作的主要內容。初中體育教師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心理素質對學生今后的影響。同時通過對傳統教學內容的優化與完善,將心理素質教育與體育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在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質的同時,實現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穩定增長。
(作者單位:重慶市江津區雙福第二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