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實夫
隨著當前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德育工作的定位也愈加重要。對于小學體育教學來說,其思想品德教育已經成為教學內容的基本構成之一,因此體育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在課上所表現的思想品德與情感個性,深入分析他們的性格特點與行為規律,將德育工作落實進體育教學里的相關環節,筆者就體育教學的特點進行簡要分析,希望能在教學工作里有效地發揮作用。
小學是學生綜合素養發展與提升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內教師的工作不僅包括了重視和加強學生的文化學習部分,還包括對學生品格個性的引導與提升。與過往的小學教育不同,在國家對教育工作的課程改革推進下,德育工作部分作為學校教學工作規劃中的重點項目而提到臺面之上,這是對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有效革新與補足。在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有機結合思想品德教育,對于整體的教學工作而言有著廣泛而深遠的重要意義,因此需要教師首先對于德育工作有著充分且深入的認知,對于教學工作中遇到的情況要積極了解,敢于創新,旨在將運動與鍛煉的精神思想傳播開來,追求達到同時培養學生身體素質與精神素質兩個層面的目標,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1 體育教學德育滲透的現狀
德育工作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布置展開,為此先要清楚地認知體育教師當前在教學工作中進行德育滲透時面臨的情況是怎樣的,筆者根據相關資料與現實經驗進行總結,認為當前體育教學德育工作面臨著如下幾個問題:
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不足。對于學校教學而言,重點往往放在了知識教育方面,即偏重于學生的筆面成績科目,而對身體素質的培育關注不足,部分學校還會減少體育課課時來給學生增上文化課,這一情況同時也會影響到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嚴重限制了體育教學功能。
學生的內心敏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這是由于在當前時代,大部分的學生沒有兄弟姐妹,都是出自獨生子女家庭,得到整個家庭資源與意識上的傾注培養,特別是有些家庭給予孩子過分的溺愛和滿足以至于他們缺乏正確的是非觀念,自我意識過分膨脹。因此在知識教育以外,滲透德育工作以對學生身心發展進行協調培養、樹立正確價值觀念顯得尤為重要。
2 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組織德育滲透
2.1 結合教學內容,培育思想品德
小學體育教育可以劃分為理論內容與實踐練習兩大部分,在理論部分的教學方面如體育運動的目標與宗旨這些內容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將體育精神作為授業內容的一項教導給學生們感受與領會,樹立起強身健體與頑強拼搏的意識。與此同時,體育鍛煉的過程也要遵循科學理念的指導思想,基于這一點體育教師需要為學生闡明在進行運動鍛煉過程里需要遵循的科學原則以及運動方法,讓學生能夠敢于嘗試和挑戰自我、積極提高自身體育素質的同時,能夠養成科學運動規劃鍛煉的意識,培養出良好的習慣。以上部分結合起來構成了體育理論方面的德育教學內容。
對于實踐部分,這是體育教學工作的主體構成,表現為教師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傳授與指導給學生基于體育運動的技術。那么在教學的過程里面,教師應當有意識有規劃地在授課中開展各個方面的思想教育,并且要與教學內容緊密地結合起來。譬如籃球、足球類的教學項目,教師可以著重培養學生之間的集體意識,培養并鍛煉團體合作與對抗的綜合素養能力,引導學生感受競爭和合作的中心思想;對于田徑類項目我們可以借此培養學生精神與身體雙重層面上的耐受力和抗挫折能力,尤其是對于長跑項目,教師可以同時示范并教授給學生以堅韌不拔和持之以恒的品質,以及對動作細節的悉心體會和深入理解。教師的行為可以作為學生的標桿,以語言教導,以行為示范,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在學生的內心里塑造正確的行為意識,將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展現出來,讓學生的心理狀態更為健康的同時,還能培養出正確的行為習慣。
2.2 通過課堂常規教授德育意識
體育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里,規則和秩序是兩個不可或缺的方面。體育教師應當借助課堂常識規則的教育,在引導教學規范化制度化的同時,為學生傳授文明禮儀與組織紀律的思想教育。這些教學內容包括了在上課伊始對學生進行總動員,明確課程里的目的要求與規則秩序,通過這些內容的傳授我們可以進行學生組織性紀律性的培養,提高他們動作的準確性與對體育運動的理解能力。此外在課程結束前也要對學生進行講評總結,對于使用的器材也安排學生進行有序歸還,這樣可以培養他們在生活實踐里遵守規則維持秩序的良好習慣,并且深化了對體育運動的動作掌握和意義理解,將思想教育與體育運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起到了互相增強的作用。
3 結束語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工作是學校體育改革的追求,更是國家體育教育觀念更新的重點。我們應當重視體育教育的實施以及成果,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因此在體育教學工作里,教師需要有恒心有耐力地堅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為日后學生的綜合素養打下良好的奠基。
(作者單位:安徽省蕪湖市萬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