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千雅
【摘要】我們現在所進行的“課程游戲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對于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一日生活活動以及園本資源、園本課程的開展與發展都具有深遠的影響。“生活教育”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個基本內容,本文將主要從這三方面著眼于幼兒園的實踐活動進行闡述。
【關鍵詞】陶行知;生活教育;實踐;幼兒園
一、杜威與陶行知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杜威也曾提出過類似的,陶行知先生深知這樣的教育思想在中國是行不通的,于是將這些思想,變成了適合中國國情和教育的思想理論。
二、生活即教育——本質論
(一)“生活即教育”還是“教育即生活”
“生活即教育”可以說是將全部的生活當做教育的資源。人的生活有多少內容,是數也數不清。一切正式非正式的內容都可以在教育范圍內。
“生活即教育”就是要把教育從狹隘的教材中解放出來,走向廣闊的生活中,也是解放了幼兒的空間。
(二)什么是“生活即教育”
將生活作為教育的“教科書”就是“生活即教育”,如何能夠發揮教育的最大力量,就是要通過生活,這樣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教育。
(三)“生活即教育”在幼兒園中的實踐
在了解了“生活即教育”的定義與相關理論之后,我們在實踐中應該如何運用“生活即教育”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注重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機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盵1]
2.教學生活化
首先是教學方法生活化,不是一味填鴨式灌輸知識?!?-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說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2]以實物為中心應該是教師教學和幼兒學習的主要手段之一,語言生活化,不是一些專用名詞的堆砌,盡量讓幼兒在親身感受、實際操作中進行學習。
其次是教學內容生活化。就比如說,今天要學習的是5的分合,不是直接教幼兒5可以分成幾和幾,這樣的教學幼兒是不感興趣的,自然也不會有什么成效。而應該結合生活情境進行,讓幼兒有興趣進行學習。
最后是教學成果生活化。還是以5的分合為例,幼兒學會了5可以分成1和4.....那么如何讓幼兒將這些經驗內化,在生活中使用出來呢?教師可以在角色游戲中創設讓幼兒使用的情景。
三、社會即學?!I域論
(一)“社會即學校”還是“學校即社會”
“學校即社會”,學校確實是個小社會,但過于局限,過于狹隘?!吧鐣磳W校”是將整個大社會作為學校,為幼兒多元化發展打下基礎,同時也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什么是“生活即教育”
“社會即學校”也正是社會和學校關系的體現,學校是一個小的社會,而社會則是一個更大的學校,將學校和教育的范疇作用擴大也是以社會為大舞臺進行教育的影響之一,學校促進社會的發展,同時社會也影響著學校的教育。
(三)“社會即學?!痹谟變簣@中的是實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盵3]幼兒園應該充分運用到一切可以利用或者隱含教育契機的資源,包括社區、家庭、自然環境、周圍環境、人文歷史等等,這些都包括在社會這一大范圍內。解放幼兒的空間,不僅僅是活動空間,也包括精神空間、資源空間等等。在實踐中充分發揮社會的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家、園、社合作
家園合作的方式分為主動參與式和被動參與式,但是家園合作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弊端和局限。很多家長覺得家園合作就是完成老師的“回家作業”,這是老師和家長雙方的問題。老師沒有充分理解運用家長資源,而家長也不愿意參加活動。
對于家園合作來說,除了布置“回家作業”以外,教師應該將重心放在家長的社會身份上。家長的社會身份和能力都是各種各樣的,讓家長運用自己的社會資源來進行教育,化主動為被動。
2.社會資源利用的方法
社會涵蓋的內容千千萬萬,面對這么多的信息,教師應該如何整理利用呢?這一點我可以利用我們幼兒園開設的資源庫進行實例說明。
我們創設的學校資源庫,幼兒回家或者在社區、戶外收集材料帶到幼兒園,并分類放在資源庫中。主題的設定有很多種,比如最近的節日,當下的季節,還有幼兒感興趣的某個事物聯系到的主題。當然資源庫不僅僅是收集資源進行分類擺放。還有幼兒收集社會資源的故事和圖片,幼兒投票出最感興趣的社會資源等等,都是為后續利用社會資源學習打下前提基礎。
四、教學做合一——方法論
(一)什么是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的關鍵是“統一”,教學做合一的核心的“做”。“做”是“學”的一切,“教”是一切的基礎。教學做有一個公共的中心,就是“事”,是實際生活、日常生活,也就是我們的全部課程
(二)教學做合一在幼兒園中的實踐
教學做必須用上各種器官,各個器官功能和使用方法都不一樣,要充分發揮他們各自的作用,全方位學習,同時也要用到身體以外的工具。比如說比長短、重量,可以通過身體感官進行,但有的時候也需要借助測量工具進行。
總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對于幼兒園的開展與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生活中教育才能讓孩子們的學習真正有價值。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S].2001,9.
[2]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S].2012,10.
(昆山高新區翰林幼兒園 江蘇昆山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