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嬌


【摘要】目的:研究心臟康復護理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療后的價值。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科接診冠心病介入治療病患68例,隨機均分2組。試驗組采取心臟康復護理,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對比sf-36評分等指標。結果:針對sf-36評分,試驗組干預后(86.31±3.79)分,比對照組(77.26±4.35)分高,P<0.05。針對滿意度,試驗組100.0%,比對照組85.29%高,P<0.05。結論:于冠心病介入治療后用心臟康復護理,利于生活質量的提升,及滿意度的改善。
【關鍵詞】介入治療;生活質量;冠心病;心臟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149
目前,冠心病作為心血管疾病之一,通常是由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可使心肌因缺氧和缺血而出現壞死的情況[1]。本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且其致殘和病死率都非常高,需要引起臨床的重視。通過早期的介入治療能夠有效緩解冠心病病患的病情,減少病死概率,但為能確保療效,需要對患者輔以細致性的護理。本文選取68名冠心病病患(2019年1月-2021年1月),旨在分析心臟康復護理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療的價值,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科接診冠心病介入治療病患68例,隨機均分2組。試驗組女性15例,男性19例,年紀在41-76歲之間,平均(58.23±5.92)歲。對照組女性16例,男性18例,年紀在40-75歲之間,平均(58.69±6.23)歲。患者資料齊全,意識清楚,無藥敏史。2組年紀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2]
(1)其他心血管系統疾病者。(2)精神病者。(3)肝腎功能不全者。(4)孕婦。(5)惡性腫瘤者。(6)心理疾病患者。(7)認知功能障礙者。
1.3 方法
2組介入治療后都接受常規護理:病情監測、病房管理和用藥指導等。試驗組配合心臟康復護理:(1)術后第1d,要求患者保持絕對臥床,同時協助其對非穿刺側肢體進行活動。指導患者做呼吸訓練,包括縮唇呼吸與腹式呼吸訓練等。術后第2d,要求患者做肢體與關節的阻抗活動。于患者背后增墊軟墊,適當抬高床頭,然后再讓患者做適量的坐位訓練。術后第3d,根據患者病情康復情況,指導其做站立訓練。術后第4d,鼓勵患者下床活動,如:緩慢行走等,其間,需安排專人或者家屬對患者進行陪護,以免患者出現摔倒等意外事故。術后第5-6d,指導患者做上下樓梯訓練。此外,還應要求患者完成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包括:穿衣、進食、修飾、如廁和洗澡等。患者出院時,評估其身體狀況,制定個體化的院外康復訓練。要求患者出院后堅持運動,可選擇一些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和快走等。(2)尊重患者人格,同情患者病情。熱情與患者溝通,用暖心的語言寬慰患者。為患者播放歡快的樂曲,介紹預后較好的冠心病案例。教會患者如何正確調整情緒,如:冥想與交談等。(3)強化健康宣教力度,加深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提前向患者介紹心臟康復訓練的內容、目的和臨床優勢等,以取得其積極配合。耐心解答患者疑惑,打消其心中的顧慮。
1.4 評價指標
用sf-36量表評估2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內容有生理職能、軀體疼痛、情感職能、精力和精神健康等,總分100,得分越高,生活質量就越好。
調查滿意度,于患者出院當天進行:調查結果采取百分制。滿意≥86,一般66-85,不滿意≤65。(一般+滿意)/例數*100%即滿意度。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經SPSS20.0,t計量資料(x±s)檢驗,x2對計數資料[n(%)]檢驗。若P<0.05,提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分析
針對sf-36評分,2組干預前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試驗組干預后比對照組高,P<0.05。如表1。
2.2 滿意度分析
針對滿意度,試驗組100.0%,比對照組85.29%高,P<0.05。如表2。
3 ?討論
目前,介入治療作為冠心病的一種重要干預方式,具有恢復快和創傷小等特點,能夠改善冠狀動脈血管管腔狀態,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疾病控制效果[3]。心臟康復護理乃新興的專科護理方法之一,可在介入治療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指導其做適量的康復訓練,包括呼吸訓練、關節活動、站立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和步行訓練等,以改善其肢體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不良事件發生概率,促進康復進程[4]。重視患者心理輔導與健康宣教工作,可消除其不良心理,提高護理依從性,并利于護患之間友好關系的建立,減少護理糾紛發生概率。此研究,在sf-36評分上,試驗組干預后比對照組高,P<0.05;在滿意度上,試驗組比對照組高,P<0.05。心臟康復護理后,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改善,且其滿意度也較高。
綜上,冠心病介入治療后用心臟康復護理,利于滿意度的改善,及生活質量的提升,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劉玲.早期心臟康復護理對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患者生活質量 和心理狀態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4):744-745.
[2]王俊.延續性護理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預后康復及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8,(17):142.
[3]邱伯娣,張美好.心臟康復護理干預在冠心病介入治療后對心理狀態產生的影響[J].飲食保健,2020,7(20):185-186.
[4]章明勇,詹石斐,陳曉,等.心臟康復干預對冠心病PCI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心功能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9,41(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