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賢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是教學工作的重點。閱讀是我們獲取信息、增長見識的一種直接方式,需要對文字內容進行有效的理解,所以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是是學好語文的關鍵。本文就高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更好地開展語文教學工作。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方法
引言:
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是在學生經歷過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開展的,那么如何進一步拓展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高中語文教師所要思考的問題。結合近年來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的背景,教師必須要能夠從當前的社會發展、教學背景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考量,讓學生能夠在時代的要求下,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而閱讀能力的培養更要加以重視。教師要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來拓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推動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進一步成長。
一、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
閱讀能力培養的基礎就是閱讀習慣的建立,對于學生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也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高中階段對于學生閱讀量、讀要求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所以培養學生具備對應的閱讀習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從高中的教學要求中來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閱讀習慣,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
例如:在高中階段課文的閱讀篇幅較長,內容較多,那么對于閱讀習慣的培養,首先,要引導學生能夠通過閱讀來抓住課文的重點。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能夠結合自己的閱讀來羅列出課文的重點內容,通過課文結構的劃分,獨立的思考來感受課文所傳遞出來的內在信息,這是建立良好閱讀習慣的基礎。另外,學生要在閱讀的過程中重視動筆習慣的培養,對于難以理解的問題或者是句子結構等要進行圈畫,然后通過提問向教師提問,或者是帶著問題進課堂的方式來在學習中有效地解決疑惑問題。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查找資料、搜集信息的方式來進行解決,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的一種重要方式,同時對高中階段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是非常有效的。所以高中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要注意以上幾點閱讀習慣的培養。
二、重視閱讀教學中問題情境的設置
閱讀能力是要學生能夠通過閱讀來獲取課文、文章中的重點信息,在進一步的理解的過程中能產生更為深層次的思考,并能夠結合自身的成長、社會的發展來產生更多有價值的思想觀念,這是閱讀能力需要重點培養的內容。那么教師就要結合學生所要閱讀的內容來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夠展開思考,提升學生思維上的靈活性創新性,從而提升閱讀能力。
例如:在高中階段,語文的課文篇幅一般較長,同時體裁也眾多,如《雷雨》,這是一篇以話劇為體裁的課文,那么我們可以要求學生通過其中人物的對話、場景的構建來進行有效的閱讀。這樣教師就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設計來引導學生展開思考,比如在學生對課文進行有效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總結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學生就需要對課文中主人公的對話、語言表達來進行判斷,然后在思考的基礎上來探討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再如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學生也需要通過主人公的對話進行總結提煉,對課文的描寫手法進行進一步的思考。所以在閱讀教學中,以多樣體裁來設置問題,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在進一步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作者語言表達所折射出的深刻含義,推動學生在寫作和語言表達上的能力提升。
三、重視學生課外閱讀拓展的練習
高中階段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是較強的,那么學生僅靠課文閱讀的學習和練習是不足以支撐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的,那么教師就要結合不同的學習主題,引導學生拓展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能夠在豐富自身的閱讀量,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例如:高中階段課文的學習都是以單元為主題來進行的,如唐詩、宋詞、戲劇、文言文等系列,那么教師就可以在所在單元的課文學習上,引導學生拓展同一類體裁的課外讀物閱讀,讓學生不僅能夠結合所學來鍛煉自己是否掌握了對應的閱讀能力,同時也能夠在閱讀中拓展自身對于這一題材的更深一步理解,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同時,學生在名著的閱讀當中,也能夠豐富學生的自身素養,提升閱讀能力,實現良好的閱讀效果。所以教師要重視高中階段學生課外閱讀讀物的拓展,為學生選取合適的讀物來進行有效的練習,以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階段語文的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任務,而且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文化素養培養也十分重要,教師要帶領學生結合科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課下進一步拓展和培養自身的閱讀能力,從而更好地學習語文。
參考文獻:
[1]嚴雪萍.淺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途徑[J].當代教研論叢,2020(10):.
[2]黃月.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6):.
山西省翼城中學校 山西 翼城 04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