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洋
近年來,我國體育事業取得了巨大進步,國家也更加重視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在高校田徑教學中,要想提升練效果就要科學制定訓練計劃,合理把握訓練量和訓練強度。本文從傳統田徑訓練體育教學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存在的弊端入手,并分析如何在高校田徑教學中科學把握訓練量與訓練強度,希望可以培養出更多體育人才。
現如今我國體育事業發展迅速,在高校中也掀起了培養體育人員的熱潮,在高校開展體育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可以起到十分顯著的效果,但是在很多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很多體育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把握好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師制定的訓練計劃都是比較系統,并沒有關注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部分學生因為很難承受超負荷的訓練進而產生消極情緒,這也容易對學生身體發展造成不利影響,需要教師通過有效的策略解決這些問題。
1 傳統田徑訓練體育教學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存在的弊端
1.1田徑教學運動功能的弱化
相較于其他的體育項目的學習,田徑教學區別在于需要得到更加系統的訓練,學生普遍認為田徑的訓練是專業的運動員需要參加的,對于普通的學生來說不如將精力用于其他的專業課上,學生的這種想法就直接導致了他們在訓練中過于消極,態度也不端正的現象。但是他們忽略了田徑運動可以有效的增強體質,放松心態,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文化課學習。高中階段的課程比較緊張,所以學生鍛煉的機會很少,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設田徑訓練可以讓學生身體素質得到更好的提升。也有學生認為田徑運動雖然對自身發展有幫助,但是也不需要進行系統訓練。田徑運動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很多,如何不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會很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害。
1.2高校體育田徑教學地位不高
對于高校體育學科,不論是文化專業課,還是一些足球、籃球、健美操之類的選修課,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都很低,認為訓練都是很枯燥的,并且覺得教師的要求很高并不容易達到。目前,不少高校都開設了田徑課程,但是從設備和教師的隊伍上來看,很難滿足現階段教學的需求,很多教師在設計訓練內容時,往往僅憑借自己的一些教學經驗,采用的教學方法也不具科學性,使得很多高校雖然已經開設田徑教學多年,卻仍處在摸索階段。因此說,處了體育類院校的田徑隊外,其余在普通的高校中開展系統訓練還存在問題,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不合理就是主要的表現
1.3教師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對于參與到田徑訓練的學生來說,教師的正確指導是提成成績的根本。不過從目前看來,我國各大高校體育田徑教學的教師雖然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但是往往都承擔著一個陪練的角色,或者在合理掌握訓練強度的情況下,忽視學生身體狀態和心理情況,所以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實際上,學生對于教師較為依賴,學生缺乏教師專業的指導,必然難以實現突破。
2 如何在高校田徑教學中科學把握訓練量與訓練強度
2.1完善田徑訓練體系
要想保證田徑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的合理性,教師必須制定出科學的田徑訓練制度,完善田徑訓練體系。該制度的制定,必須將文化教育與田徑訓練進行融合,這樣能夠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能夠減少疲憊,讓學生有更好狀態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文化課中主要涉及到的都是田徑訓練相關的基礎知識,這些理論內容可以避免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給身體造成損傷,讓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田徑運動。之后學生就會在訓練中樹立自己的目標,聽從教師的指導。
2.2合理安排田徑訓練質與量
在以往的訓練中,教師通常都是在每周的固定課程中帶領學生來到訓練場訓練,不過一些教師為了爭取時間往往忽略了學生的熱身運動,這樣不但不利于學生調整身體狀態,還很容易使學生的身體在運動過程中造成損傷,所以教師一定要加強重視學生在訓練之前的熱身活動,然后逐步提升訓練強度,不能讓學生突然進行大量的體力訓練。教師要科學安排訓練計劃,并向學生示范要領,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觀察動作細節,循序漸進的增加訓練強度,一般在比賽前一周的時間在進行高強度的突擊訓練,比賽的前兩天為身體恢復訓練,進而提升運動員的水平。
2.3科學調控訓練恢復
在高校的田徑訓練中,完成的訓練模式也包括最后的恢復訓練,但往往很多教師不注重這個環節,但是如果在訓練中忽視恢復訓練的作用,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損傷,所以教師一定要制定科學的恢復訓練計劃。在高強度的訓練下,學生需要借助人為恢復,來減少對身體的消耗?;謴瓦^程從部分恢復、完全恢復到超量恢復再到累積恢復需要一些時間,因此,需要教師科學地制定訓練恢復方案。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體育事業取得了巨大進步,國家也越來越重視高校體育人才的培養。在高校田徑教學中,為了能夠使訓練更見成效,體育教師就要科學的制定訓練計劃,合理地把握訓練量和訓練強度,一方面要完善田徑訓練體系,另一方面還要抓好訓練的質量。另外,必須科學調控訓練恢復,以此達到高效訓練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體育局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