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軍
摘 ?要:中職英語課程將語言文化知識傳遞給學生,在幫助學生掌握新的語言技能的同時,進一步拓展了學生的文化視野,使其形成了良好的語言文化意識。要進一步深化中職英語課程的教育功能,教師必須積極解決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負面問題,做好教學模式的開發工作。本文從中職英語教學活動入手,探究如何構建中職英語教學新模式。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問題;對策
中職英語教學承擔著開發學生語言技能、宣傳語言文化的重要教育指導任務。在教學管理活動中,其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化意識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對于教師來說,英語課程是語言、文字和文化的集合體,但對于學生來說,英語課程是中職教育活動的“攔路虎”。針對教學難題提出科學可行的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才能使中職英語教學活動發揮出育人功能。
一、日常交際,解決基礎薄弱問題
結合中職英語教學活動的整體效果來看,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普標較為薄弱。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活動中,該類學生對于英語教學活動不重視,無法理解并應用英語知識,在進入中職英語教學活動中之后,個人身上存在的學習問題逐步表現出來,基礎差、積累量不足等問題頻發,導致教師的教學進度與學生的英語思維無法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夯實基礎,提高積累量,才能幫助學生更為扎實的掌握英語知識,接受中職英語課程的深層教育。以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單詞教學為例,教師可配合日常的交際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新的英語知識,拓展學生的英語積累量[1]。在中職英語教學活動中,可利用“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I'm going to ask a student to answer this question”等句子向學生進行提問,依靠低難度的英語句式完成教學任務。在隨后的教學活動中,逐步提高對學生的要求,鼓勵學生也用英語進行對話。如遲到了,用“May I come in?”表示詢問,有問題,用“I have a question that”進行發言。為了調動學生的互動興趣,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對英語句式進行整理,將未來交際活動中可能用到的相關英語知識在課堂中展示出來,幫助學生確定學習方向。基礎薄弱是導致學生無法深刻學習并應用英語知識的重要原因,在以往的中職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只強調學生的“學”,但并不會幫助學生應用英語知識,在全新的教學環境下,可結合日常的交際活動與學生進行互動,從簡單句到復合句,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英語語法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
二、多元互動,解決“啞巴英語”問題
“啞巴英語”是中職英語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的教學問題,由于對教學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英語水平低、擔心受到其他人的嘲笑,少有學生會選擇在課堂上主動開口與教師進行互動。隨著教學工作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閉嘴”,因為當前的教學知識無法讓他們開口。讓學生在行動上作出改變,建立全新的互動機制,才能解決“啞巴英語”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教師可在中職英語教學活動中向學生布置互動任務,以此來調動學生的英語表達興趣。首先,是日常交際任務,要求學生“Speak English every day”,不限內容,不限篇幅,帶領學生對基礎單詞、句式進行應用。在學生利用英語進行表達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強調對學生發音、記憶等能力的訓練,填補英語教學中的空白。其次,借助書寫、積累等任務深化互動,要求學生每天書寫小短文或英語句子,對多元英語知識進行應用。以“我很傷心”的表達為例,在訓練初期,學生用“I'm sad”進行表達,句子結構較為簡單。隨著積累量的逐步提升,“I'm in the blue mood”“There is no happy”等句子出現在學生的表達當中,幫助其形成英語表達的新思路。在多元互動機制下,教師可在英語課堂中引導學生說、寫,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互動,以此來體現教學活動的最大價值。
三、交流素材,不斷豐富教學內容
在翻譯教學活動中,學生所能掌握的翻譯素材十分有限,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僅強調對教學知識、教材知識的應用,對于順譯、倒譯等翻譯方法,學生依舊缺乏理解。這種片面的翻譯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視野,使得中職英語教學活動無法發揮出預期中的教育功能。
教師可將生活中的影視作品、諺語故事作為翻譯練習材料帶入到中職英語課堂當中,幫助學生在翻譯的過程中感受英語知識的魅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以經典的“V for Vendetta”的翻譯為例,學生將其直譯為“為了復仇的V”,在得出翻譯結果之后,學生認為,教師所給出的題目是錯誤的,但實際上,“V for Vendetta”是經典電影《V字仇殺隊》的英文名,通過英漢對比,學生了解到漢語的“意象化”特點,并形成全新的英語翻譯思路:對句子中的主要成分進行分析,進行意譯。而在“blood for blood”的翻譯中,學生在先前的翻譯活動中得到了經驗,認為,句子中的“blood”代表新的含義,“for”不能簡單地翻譯為“為了”,在搜集材料之后,將有關句子翻譯為“以牙還牙”。課外素材的應用幫助學生進一步發現了翻譯教學活動的趣味性特點,教師應該對翻譯素材進行應用,鼓勵學生導入資源,完成翻譯任務。
結語: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著資源不足、缺乏互動、教學模式死板等問題,要讓中職英語教學活動取得新的進步,教師必須對教學方法與教學資源投入更多的重視,合理導入教學素材,積極開發新的英語教學方式,將學、講、用加入到課堂當中,開發學生的英語技能。
參考文獻:
[1] 代丹丹. 關于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的反思和設想研究[J]. 現代國企研究, 2016(18).
[2] 尚文. 淺談如何提高中職英語教學效果[J]. 現代職業教育, 2015(3):29-29.
[3] 賀娟. 淺議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的"短板"及對策[J]. 職業, 2010, 000(014):36.
(作者單位:益陽市衛生職業技術學校,湖南 ?益陽 ?41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