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波
摘要: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是幼兒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內容,但由于教學觀念等因素的影響,課程改革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解決。因此,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從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具體可行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有助于提升課程改革成效,為幼兒教育的發展貢獻微不足道的價值。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課程改革;教學資源
引言:現代化教育形勢下,提倡幼兒教育需要以理論指導實踐,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過程中促進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教育者應當認清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的屬性定位,充分展現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以科學完善的目標指導開展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
一、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屬性定位不明確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具體包括了幼兒園教育活動與幼兒園課程、幼兒園活動環境創設、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概述、幼兒園活動設計中的目標分析及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理論基礎五大部分。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和不同的細化內容之間存在密切聯系,不同高校所存在的認知觀點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一些學校認為需要將所有的課程細化內容進行綜合性講授,也有的學校認為需要以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為主導,其他四項分項內容為輔助,從這一角度來看,課程的屬性定位存在不一致的看法,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二)過于注重理論教學
現代化教育觀念倡導教學活動需要以理論和實踐進行深度融合,真正的實現學以致用。但根據實際教學經驗來看,無論所采用的教材版本是怎樣,多數的高等教育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重心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導,學生的實踐機會十分有限,這種情況下,多數的學生雖然具備專業的幼兒教育理論知識,但實踐能力有所不足,制約了幼兒教育的現代化發展。此外,各類高校都在積極豐富生源數量,但由于自身條件因素的制約,實訓基地的建設并不完善,因此也導致重理論,輕實踐問題的逐漸擴大,對于學生的知識技能運用產生了消極影響。
(三)未明確課程與教材的主次地位
課程和教材存在明顯的差異性,課程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對知識信息進行計劃性和層次性的講解,為達到教學目標而運用的教學內容;教材則是為了保障課程的講解效果所運用到的工具,例如課本和教輔資料。部分教師在進行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改革過程中未能明確課程與教材的主次地位,所選擇的教材可能或脫離課程重點,或是教材內容的理解難度較大,與幼兒教育的實際情況不符。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進行課程改革過程中需要深度探研教材,增強教材與課程之間的契合度。
二、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改革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深化對現代化教學理念的認知,不斷的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進而更好的提升教學水平,加強對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掌握,以此為學生講授更多實用性的知識內容。例如從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實際入手,為學生講解幼兒園課程的內容、實施辦法以及教學目標等,而不是將理論教學作為主導,真正的讓學生明白怎樣教、教什么,達到學以致用的根本目的。
(二)協調理論與實踐教學
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改革中要平衡理論與實踐的比重,在重視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也要注重理論知識在實踐過程中的應用。雖然,高校由于擴招使得實踐基地嚴重不足,但是應該利用好僅有的實踐基地進行理論知識的應用,高校可以按照年級以及專業對實踐基地進行資源配置,讓每個學生都能接觸到實踐基地,更好地理解實踐的重要性。另外,國家應加大對高校建設的資金投入,大力支持高校實踐基地的建立,高校應對國家投入的資金實行有效的利用,做到專項資金專項使用,不能轉移使用。
(三)豐富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除了傳統的課本、講義外,還包括實際生活素材、多媒體素材等,在教學過程中都可以使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優化教學資源,運用多種教學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可以使用一些學生喜歡的圖片、視頻、音樂等形式來體現教學內容,幫助同學們理解較為深奧的理論知識。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特點編制符合學生學習使用的教材,比如可以在教材中設計一些由學生自己完成的表格,有《課程活動內容與方法》《活動工作評價表》等;教師還可以在教材中加入一些具體的實踐環節,且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來設置學生需要完成的個人或小組任務,并且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打分評判,提高了學生參加任務的積極性,且直接引導了學生的實踐活動。另外高校也可以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參觀學習,體驗實際的幼兒教學,對了解幼兒的思維習慣、生活方式有重大的幫助,為以后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建立實訓基地
職業能力需要在真實的職業情境中進行專門的職業實踐才能逐步形成,所以,學生設計、組織與實施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能力必須依托幼兒園真實的教學情境才能獲得。如何協調學生人數與實訓基地數量的關系是開展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改革時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高校在課程改革當中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優勢,與不同水平的幼兒園建立深度合作,通過學校與幼兒園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訓機會,強化課程教學的實踐效果。為了保證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課程組一般傾向于與有一定級別的幼兒園建立合作關系,比如省級示范性幼兒園和省一級幼兒園,但是這種高級別幼兒園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所以,課程組應該把眼光投向那些正處于發展過程中的,在不久的將來可能也會成為省級示范性幼兒園或省一級幼兒園的中等級別的幼兒園,比如省二級幼兒園、市級示范性幼兒園等。然后,借助課程組教師的專業優勢,幫助這些幼兒園的教師快速成長,提升他們承擔課程實訓任務的能力和水平。
結語: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核心,其教學質量和水平會對幼兒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基于這種情況下,高等教育院校在進行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改革過程中應當深度探究現代幼兒教育形式,緊密聯系幼兒教育實際,規避傳統模式下課程存在的不足,從多角度對課程改革進行優化,以此增強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園園.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實踐教學問題及解決策略探析[J].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15):86-87.
[2]趙芳. 當前幼兒園主題教學活動中的問題及對策[J]. 紅河學院學報, 2017(5).
[3]南姣鵬.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陜西某學院為例[J]. 才智, 2018(34):216.
浙江省諸暨市暨南街道街亭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