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紹喜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激發學生寫作熱情、豐富學生閱讀量、結合生活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積累作文素材 、以及培養學生寫作技巧這幾個方面來探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并給與相應的建議,從而實現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提升,這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生的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要,初中語文這門學科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初中語文的寫作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并不是很高。因此,本文將對何如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質量展開討論。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目前,在我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由于教學模式單一,導致學生對于作文學習的熱情不足。在初中語文作文的學習中,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更多的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并非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去寫作。所以,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常常會出現中心思想不明確、寫作思路不清晰、文章結構混亂等問題,作文質量普遍較低。因此,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針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的知識積累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積極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素材,以此激發出學生的寫作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1]。
二、豐富學生的閱讀量
閱讀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最重要的途徑,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積累語言,增強語感。但是,閱讀方法很重要,如果盲目的去讀是不會有效果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要讓學生多讀,還要讓學生會讀,要讀懂作者,讀出思想,這樣才能夠通過量的積累而產生質的變化。因此,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教師應要求學生讀完全,即讀完整的文章,讀全本的書,只有讀的完全,才會領悟的深刻。而且,要指導學生讀的方法,要邊讀邊理解,在讀的過程中進行語言的積累、感受作者的中心思想、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掌握作者的寫作手法,從而使自己在以后的寫作中能夠將閱讀中獲得的知識得以運用,進而提高學生的文章質量。
三、結合生活進行教學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注重關于寫作技巧的指導,而忽略了寫作的實際基礎條件。描情狀物、抒發胸臆是寫作的根本,而這根本是要立足于實際生活之上的。所以,對于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必須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那么,教師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將學生的生活融入到作文教學中。
(一)選題要生活化
在學生的寫作訓練中,選題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選題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寫作內容。如果是一個讓學生感覺到很陌生的寫作主題,那么會使學生無法打開寫作思路,感覺到沒有內容可寫。特別是對于初中生而言,由于才進入到作文訓練階段的學習,一個生活化的選題更有利于學生寫作內容的開展。例如,在季節變換時,教師可以選擇“季節”這個話題,讓學生寫出對相應季節的感受。特別是在春季到來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以描繪春的景色為主題進行寫作,也可以在“春”這個話題上標新立異,如人生中的哪個階段是屬于“春”天這樣的話題。總而言之 ,讓選題生活化,可以使學生的寫作能容更加富豐。
(二)挖掘教材中的生活根源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源于對生活的感悟,特別是一些描寫情感的文章。因此,教師可以從教材中切入 ,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 ,在講《背景》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些關于親情感悟的小隨筆,進行寫作練習。通過教材挖掘生活根源,對學生展開寫作訓練,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更加深刻,從而有效的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三、積累作文素材
目前,在初中語文寫作中最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無事可寫。之所以學生會感到無事可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素材的積累。積累作文素材是寫作中極為重要的一點,一是因為一切的寫作都要建立在情感或者觀點的表達上,那么素材就是表達的基礎,只有做足基礎建設,才能夠在文章準確的表達出自己所要抒發的情感或者闡述的觀點。二是因為無論是在考試中,還是在作文競賽中, 對于寫作都是有時間要求的。如果學生缺乏素材的積累,想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文章的創作是非常難的,所以很多學生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寫完文章經常會東拼西揍,導致文章內容混亂,語義表達不清晰等問題出現。 針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2]。
(一)從生活中積累素材
正所謂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所以只有用心觀察生活,才能夠發現更多的寫作素材。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在平時的生活中積累素材,并且在自己有感悟、有想法的時候要隨筆記下,以便能夠及時的捕捉到自己的靈感,為以后的寫作積累下素材。
(二)從閱讀中積累素材
除了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之外,還應該培養學生學會從閱讀中積累素材,要鼓勵學生閱讀不同類型的作品,豐富自己的知識層面,書刊、名著、小說等都可以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如果發現一些好的語句可以進行摘錄,并要養成寫讀后感的習慣,這都是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方式。
四、培養寫作技巧
教師在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寫作技巧的培養,只有掌握了準確的寫作技巧,才能使學生寫出情感飽滿、思想鮮明的文章。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并不是寫作技巧沒有用途,只是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在傳授學生寫作技巧的時候忽略了對寫作內容方面的培養。所以,科學的寫作教學是既要重視技巧的指導,又要重視內容的培養,而對于寫作技巧的指導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分析教材課文
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教材中的課文來培養學生的寫作技巧,通過對教材中文章的寫作手法 、結構設計等方面進行分析, 來指導學生的寫作技巧[3]。
(二)進行模仿訓練
在實際教學中發現,雖然學生能夠對一篇章中運用的表達技巧進行準確的分析,但卻很少將這些寫作技巧實際運用到寫作中。這是因為學生缺乏相關寫作訓練,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提出運用寫作技巧進行寫作的要求。教師可以通過模仿訓練的方式,來強化學生寫作技巧的提升,即在講解完一篇文章之后,讓學生運用文章中的寫作技巧寫一篇文章,以此來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寫作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展現,只有通過方方面面的培養才能夠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師可以通過以上四方面的策略來實現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這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喬善梅.細微之處顯神韻——初中學生作文細節的缺失原因及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 ),2011(01)
[2]郁庭燕.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安徽教育,2010(04)
[3]馬國茂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優化策略探索[J].亞太教育.2015(35)
柳州市第四十六中學 廣西 柳州 54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