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溪
摘要:教育屬于帶有目的性的社會活動,它可以促進知識的不斷發展,促進社會的共同進步。教育的核心是對人的培養,所有教育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在進行著。美術教學也是其中一個方面。學習美術,是可以對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進行重點培養,同時可以促使情操的陶冶,對培養出學生們健全的人格有著關鍵作用。
關鍵詞: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方法
教育的核心就是對人的培養,任何的教育都是以培養為基礎開展。其中,初中美術在對學生培養中,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通過初中美術教學過程,能培養學生對美的欣賞、對美的感受、創造美的技能。同樣,它在培養情操、發展智力、培養健康人格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伴隨著新美術課程的標準實施,我國對美術在教學過程中也提出了高標準和高挑戰。因此,初中美術老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靈活地采用花樣式的方法教學和不一樣的教學手段,才能兌現美術教學的目標,提升初中美術的課堂教學質量。
一、開展貼近生活的教學,縮短與美術的距離
藝術來自生活,成功的藝術都來自于生活中的實際影響,因此,在美術教學當中,老師們應該開展更為貼近生活的教學,而不是和實際生活脫離。老師要了解學生在生活中對哪些方面感興趣,通過換位思考站在學生角度,來選擇切入點進行教學。通過教學實踐開展,我們會發現有許多學生不喜歡動腦筋,以模仿別人的繪畫為主,因此才會產生很多的相似的繪畫作品。面對這種情況,老師要鼓勵學生表現個性、突出自我、敢于自己的想法融入到繪畫作品中,讓作品有創新的同時富有自己的靈感。舉兩個例子來說,第一,在“素描靜物”教學里,老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身邊事物進行篩選,作為素描對象。老師也可以把自己的優秀作品引入到新課題里,讓學生互相對老師這幅作品展開評價和討論,在此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掌握素描寫作技巧和要點。在美術教學中,由于素描知識這課題相對枯燥些,為了使學生對學習素描產生興趣,讓學生更深刻的了解物體形態和認識陰影變化,老師應該把生活中的實例引入教學中,使學生能夠主動結合生活來學習素描,也好實際掌握了形體和光線的變化。貼近生活,既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來了,又能縮短學生與美術創作之間的距離,要鼓勵學生積極發現生活中亮點,使生活與美術的結合度更高,進而使學生在美術的熏陶下,身心得到健康成長。第二,在學習第四節課“梅竹精神”一課時候,老師并不是一上來就教畫國畫的技巧和方式。而是給學生先講解有關于國畫方面的基礎知識點、以及一些歷史背景和著名作家。學生都仰著頭像是在聽故事。老師講解這些,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們了解國粹。所以,具備好的教學環境還是遠遠不夠,優秀的美術創作,著名知名作家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老師需要搭建起學生和美術學習之間溝通的橋梁。
二、運用電子白板技術,突出教學的人性化
各式各樣的美術類作品都是由人們創作的,所以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人文思想,具有濃厚的人文性,尤其是國內外古今美術的杰作,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情感和意志力等特征,需要學生的深入挖掘。然而,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使用的書籍或掛圖來呈現美術作品,這是比較單調的,而且作品的空間存在形式不能表現出來,就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可見,這種表現形式是欠缺美感的,不能激發學生的對審美觀的渴望,更不能把握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寓意。隨著美術教學課堂中的多媒體技術應用,老師應讓電子白板這個軟件得到更有效的應用,從互聯網上精心挑選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每一章創建所需的素材資源文件夾,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從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國家挑選美術作品展示給學生。為了使學生對美術作品有更深的了解,老師可以使用3D、4D的空間技巧,讓美術作品全方位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可以觀察到每一處細節,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分析,進而欣賞到優秀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
例如,在教授古代的書畫時,老師可以使用電子白板這個軟件對花鳥圖和花鳥畫進行展示,引導學生來分析畫中的不同點,然后向學生展示云霧景觀和綠水青山,并對繪畫的發展歷史進行講解,再去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探索、欣賞,從而講出自己收獲到的心得體會。通過使用多媒體方式演示,學生可以在細致的觀察中進行比較和分析,發現美術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運用不同的繪畫方式來表現不同的視覺沖擊。進而激發出學生對美術教學的興趣,還培養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
三、促進合作意識,優化教學方法,對創新作品進行鼓勵性評價
以小組教學和小組活動作為主體,促使學生在互動和合作的教學過程中能共同進步。在美術教學中,首先需確定共同目標,把集體教學精簡化,留出大量的時間來進行小組活動,體現出組長的領導作用。老師要根據學習的情況給每個小組提出建議并給予幫助,并在小組中詳細的演示出來,為促進各小組學習目標的落實提供具有針對性的代筆。也有利于學生增加實踐的機會,使他們把美術學習方法牢記在心。另外,掌握實踐中的技巧和方法,不僅可以培養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同時,提升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及團隊精神。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老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性評價,可以激發和肯定學生的創造力,同時,可以激發學生對創造力的強烈渴望。同樣,評價之前,老師要讓學生把自己思考的過程講解出來。因為美術屬于智力活動的一種,它有思維能力,也有表達能力。老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學會思考之外,也要鼓勵學生要多展示出表達思維的過程。學生把作品完成后,老師不妨再鼓勵學生說說一自己的想法,這樣能幫助學生形成穩定的思維模式,形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習慣,因此,可以把美術創新看做是一種更自覺、更自我肯定的體驗。教師不應根據學生的形象來評判學生,而應尊重他們的創新寓意,一幅讓你感興趣的創作就是好作品。
四、結語
總之,想要提升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美術老師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技巧和教學手段,不斷研究和創新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策略,還要在教學期間及時關注初中生們的興趣點,讓美術教學真正發揮素質教育的作用,提升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初中美術課堂的整體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玉萍. 如何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教學質量[C]// 2017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 2017.
[2]黨詠琪. 如何提升初中美術教學質量[J]. 中外交流, 2017, 000(046):283.
重慶市云陽縣第二初級中學 ?重慶市云陽縣 ?40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