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峰
摘要:新課改逐步推進的背景下,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開展也越來越強調重視學生的接受水平。尤其是在小學中低段的數學教學中,由于數學學科本身的抽象性,教師的教學壓力也在攀升。本文將圍繞如何在小學中低段數學教學中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展開策略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活動;開展
前言:
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成為了很多數學教師的探索目標,而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綜合考慮很多問題,比如學生的參與熱情,活動的組織形式等。綜合多方因素,根據這個話題,下文中提出了筆者的個人看法,望能夠帶來幫助。
一、定期組織教學活動,培養數學思維
小學中低段數學課堂的教學對于教師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一方面,小學生在認知能力和邏輯思維方面的表現本來就比較弱,教學內容稍微變難就會嚴重影響教學成績;而另一方面小學中低段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教師即便能夠比較清晰的講解數學知識,一旦遇到學生課堂走神的狀況,也會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情緒,從而導致教學效率的下降。為了轉變這種狀況,教師應當采取適當的方式,定期組織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減法”相關內容時,教師就需要注意100以內的加減法對于小學中低段的學生而言是具有一定難度的。這種難度的主要來源在于小學生比較粗心,邏輯思維能力較差,有的時候思路不夠清晰,就會將一道比較簡單的數學加減法題目做錯從而影響學習成績。為了培養和鞏固學生的計算能力,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下,教師往往會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練習題,讓學生通過機械的重復性計算來提高計算水平。但是教師也必須要考慮到,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會浪費大量的教學時間,而且還有可能會讓學生對100以內的加減法產生厭惡的心理,從而取得反向效果。為了防止傳統的教學方法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開展一場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練習來提高個人的計算能力。
比如在每周五的活動課上,教師可以組織一個簡單的計算大賽,教師在備課階段就準備好大量的1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題。教學活動一開始,教師先將班級內部的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同學各自為戰,教師將1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題打印出來,發放到每一個學生的手中。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先鼓勵學生運用日常積累下來的計算能力,盡量多的做手中的計算題。計時十分鐘,在規定時間內做的題目越多,小組加分也就越多,如果學生在十分鐘之內就完成了教師發放下來的題目,可以馬上舉手申請要下一張數學計算題。當十分鐘的計時結束之后,教師就將每個小組的練習題收上來交換批改。一組的學生批改,二組的練習題,二組的學生批改,三組的練習題,以此類推。每做對一題就記一分,做的題目越多,積分也就越多。在給其他小組的同學檢查題目的過程中,學生又將不同的題目計算了一遍,經過這樣的一次簡單的教學活動,學生在短時間內提高了個人的計算能力,同時練習了做題速度。有利于大大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正確率,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內心深處的集體榮譽感也會被激發出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和數學思維。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小學中低段學生數學的過程中,開展教學活動,一定要注意將活動周期化、規律化,比如每兩個星期舉行一次大的教學活動,每個星期舉行一次小的教學活動。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比較準確的預知下一次的活動時間,防止小學生因為貪玩期待每一節數學課都是有趣的教學活動而妨礙教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增加活動趣味元素,引導學生參與
在教學小學中低段的數學時,很多一線教師會發現學生無論是正常上課還是參加學習活動,只要一碰到數學題就會變得十分抵觸。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給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帶來了難題。為了盡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大力增加活動中的趣味元素,用學生喜歡的元素來提升其參與興趣。
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減法”相關內容時,有很多學生對于減法退位的知識掌握不夠,導致在處理20以內的加減法問題時,加法題目的正確率較高,而減法題目的正確率明顯較低。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學生還沒有形成數學退位思維,可以通過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來加大練習。而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室需要注意,在活動中添加一些趣味化的元素。比如利用現代小學生比較喜歡的《小羊肖恩》為主題開展活動,活動的名稱就叫:跟小羊肖恩一起學習20以內的減法。對于小學中低段的學生來說,小羊肖恩是學生日常生活比較熟悉的動畫主角,當一場活動中出現了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元素,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自然而然被這些內容所吸引。
比如這場活動中,主題有“小羊肖恩”四個字,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轉移到小羊肖恩身上,為了更好地營造教學活動的氛圍,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小羊肖恩的貼紙。先在多媒體上為學生準備一組練習題,讓學生進行回答,驗證答案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制作一組GIF圖,讓小羊肖恩的圖像來公布答案。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豐富了活動的組織形式。對于在教學活動上積極踴躍回答教師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視情況為其頒發小羊肖恩的貼紙作為獎勵,雖然獎品的價值不高,但是對于小學中低段的學生而言,廉價的獎品也是高價的榮譽。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準確把握住學生的這一心理,適當在活動中增添一些趣味化的獎勵內容。為了更多的組織,同樣類型的教學活動,也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要與學生保持聯系,及時了解學生之間流行的動畫或者游戲等內容。根據這些元素來設計教學活動,會讓教學活動煥然一新。
總結:
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有責任追隨教育發展的步伐,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有效的開展數學教育活動,從而適應社會對教學改革的迫切需要。新時期的教學不僅僅重視數學知識的傳授,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學生們學習能力的提升。多多開展教學活動,保證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龐永強.淺談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5):86.
[2]彭埠賢.基于生活情境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思考[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9):396.
縉云縣瑞杰實驗學校 ?3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