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鄉村教師正處于對美好生活追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之中。本文以大同市云州區的鄉村小學教師為例,對收集到的教師專業發展情況進行現狀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鄉村小學教師存在的專業發展問題從而對改善當前鄉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問題提出一些有實際價值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鄉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歸因分析;應對策略
專業發展是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鄉村教育質量的關鍵。隨著《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等文件的頒布,如何促進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已經成為我國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課題。本文筆者通過對當下自己家鄉農村的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探討鄉村小學教師存在的專業發展問題,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和對策。
一、鄉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專業情感偏低
(1)職業認同感和職業滿意度偏低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5.4%的教師非常喜歡這個職業,64.6%的教師不喜歡教師這個職業。半數以上的人是因為工作比較穩定和生活所迫才選擇教師職業的。在教師職業專業性上,有半數以上的教師不認可教師職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教師的整體職業認同感和職業滿意度偏低。
(2)缺少教師職業和專業發展的規劃
從調查結果來看,只有12%的人對自己的職業有清楚的定位和規劃。大部分教師對自己的職業和自身沒有規劃。這樣會導致教師不能正確認知自己所處的專業發展階段,阻礙自身的職業成長。
2.教師專業知識相對薄弱
(1)缺乏全面和系統的學科知識
作為一名專業的教師,具備全面扎實的學科知識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保障。從調查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僅三成左右的教師認為自身具備全面系統的學科知識,并能熟練的運用學科知識進行教育和教學工作。但也存在少數教師學科知識欠缺的現象。
(2)缺乏教學情境知識
教學情境知識是一名專業教師針對不同教學情境而進行多層次多方面的教學,從而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和學科知識,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缺乏教學情景知識,教學將變的單調而乏味。調查顯示,黃梅縣小學教師只有15%的人能熟練的掌握和運用教學情境知識。大部分教師缺乏對教學情境知識的全面了解和運用。
3.教師專業能力不強
(1)教育技術能力薄弱
鄉村學校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簡陋,加上教師本身教育信息技術知識欠缺,使得新的教育技術和設備不能很好的運用于實際教學中。云州區的鄉村小學教師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等理論知識的僅是很少一部分人。半數左右的教師能基本運用信息技術和新時代的教育教學知識進行教學。
(2)教師自主發展能力不足
教師自主發展的意愿不顯著,并且自主發展實際行動力明顯不足。從調查數據統計中我們可以看到,78%的教師每周學習和讀書的時長不超過兩小時,僅僅有2%的教師每周的學習和讀書時長在十小時以上。半數的教師有自身學習和成長的計劃,但是實際行動力卻不足。僅僅5%的人有清晰的專業成長計劃并每天堅持學習。
二、鄉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教師專業發展是一項動態和系統的項目,筆者認為需要外部支持系統和教師自身內部系統的共同推動。外部系統主要包括國家政策和學校制度,內部系統主要涵蓋教師的自主發展。
(一)外部系統的推動
1.加強師德建設
現如今,在市場經濟推動的浪潮里,部分教師甚至會不再像以前那么敬業,甚至師德也會有所下滑趨勢。因此,在公眾和社會輿論面前,我們主要是要強調道德。作為一名鄉村小學教師,身上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很大。但是強化鄉村小學社會責任的同時,也必須根據鄉村小學教師的合法合理需求進行針對性給予有效的激勵政策,這樣才能強化鄉村小學教師的社會責任心和社會責任行為。
2.加強學校制度建設
作為學校領導還有相關的教育責任部門都應該加強相關制度的完善與建設,包括可以幫助教師搭建專業發展的平臺;多支持鼓勵教師參加各式各樣的教師專業技能方面的培訓;與此同時也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教學壓力。
3.加強教師培訓制度
首先應該加強教師針對性培訓。鄉村小學教師工作量大,任務重,大部分鄉村小學教師都是被動參與的短期培訓,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開展各項培訓時,學校管理者應了解到不同學校的鄉村小學教師有不同的需求,能夠針對不同類型的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其次還應加強多元化培訓。政府和學校應該多組織一些多元化的培訓形式或內容。
(二)內部系統的支持
1.認準自身專業發展階段并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促進教師的持續發展,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要內容。農村小學教師需要在信息技術方面加強學習,努力使自身熟練掌握教育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教育教學。并且要不斷檢測自己專業發展進程,靈活調整發展規劃,并且要克服工作繁忙和職業倦怠,勇于將自己的計劃付諸行動。
2.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促進專業發展
如今,網絡和智能手機已經在農村普及,利用網絡加強教師之間的學習與交流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于農村青年教師來說,利用網絡進行交流和協作并非難事,農村小學教師亦可通過關注網絡、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收集全國各地名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
結語
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是一個動態、系統的研究過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轉型,教師的專業發展在不同時期也被賦予了不同的內涵。農村教育的質量取決于教師的素質。通過本文的研究與寫作筆者感到,鄉村小學教師在專業發展的認識上是好的,但在專業發展的行動上明顯滯后。農村教師專業發展需要外部力量和內部力量的共同支持。由于本人的研究能力有限,本文的寫作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但我希望盡力為農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做出貢獻,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關注農村教師專業發展問題。
參考文獻:
[1]郝俊英.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J].教育探索,2016(5).
[2]陳為全.我國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實現途徑[J].2006(6).
[3]唐義燕.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山東英才學院學報,2012(4).
[4]余海軍.論農村教師專業化的困境和對策[J].教育科學論壇,2010(3).
[5]張婷婷.王海燕.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及有效途徑[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05).
[6]張嫚嫚.魏春梅.鄉村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思考[J].教師教育研究,2016,(05).
[7]潮道祥.汪文華.邱志飛.鄉村教師專業學習問題、途徑與對策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06).
[8]梁宇.雙師教學:“互聯網+教育”下的鄉村教師培訓新模式[J].中國成人教育,2017,(21).
作者簡介:周雨茜(1996-),女,山西省大同市,在讀研究生,課程與教學論(歷史),湖北師范大學,湖北省黃石市,435002。
(湖北師范大學 湖北黃石 4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