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芳
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常會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小組合作的方式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和探索能力,同時,小組合作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針對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英語;應用策略
1合作學習策略的重要因素
(1)積極的相互依賴
在合作學習中,所有組員都擔負四種責任:①組員學習分配給自己的學習資料:②確保本組所有組員學會完成學習任務。③小組內部合理分工,共享學習資料。④組員積極地進行角色輪換,最終共同達成學習目標。
(2)小組及每個組員的責任感
在小組中每個組員的責任感主要體現為兩點:①每個組員都應該擔負起相應的職責;②每個組員都必須盡職盡責。組員的個體成績與小組總成績相輔相成。各成員的任務完成情況決定了小組的總成績,小組總成績反過來又影響每個組員的個體成績。教師應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規則,使組員明確自己的責任,如學習任務合理分配,各個組員明確學習任務,及時抽查與檢測等。
(3)面對面促進性的互動交流
為了促進學生之間的積極互動,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面對面交流。學生在小組內部彼此幫忙,一起努力,最終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2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組長的選定
小組長的選擇要考慮到多個方面,包括成績、性格、行動力、領導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首先,小組長的成績是必要因素之一。他們監督組內成員的學習進度以及幫助程度較弱的學生完成任務,小組長的成績水平應該在中等以上。其次,小組長的性格和能力同等重要,小組長應該具有積極、樂觀、開朗的性格,善于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調動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在面對難度大的任務時,需要小組長以樂觀、平和的心態帶領小組成員一同面對,解決難題。最后,良好的溝通能力是小組長的必備條件。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組員之間會產生不同的見解,需要小組長進行組織協調,在小組內部進行協調溝通,接納不同的意見。
2.2課堂教學過程
第一步,學生討論。教師給學生時間,讓學生小組內交換提前預習導學案中的知識內容。學生對單詞和短語的使用方法進行互相交流、討論,小組成員進行答案整合,最終整理成最全面的知識點。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本單元的重點難點單詞和短語,包括難發音的單詞以及新出現的單詞,小組內分工,借助字典進行查閱,一同突破重難點單詞和詞語的發音。
第二步,詞匯發音學習激勵。教師對課前布置的合作讀單詞任務進行提問。學生進行課堂展示,教師按照統一的標準為學生打分,發音準確的學生將會為本組獲取分數。如果是發音語音語調非常正確的額外加更多得分。教師激發學生對學習單詞正確發音以及發出標準語音語調的興趣。鍛煉學生在課前準備活動中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
第三步,詞匯學習組間競爭。單詞教師利用多媒體軟件 PPT 在黑板的大屏幕上投放本單元比較難的單詞和短語。各小組以競賽的形式開展“讀單詞大比拼”,為小組獲取分數。
第四步,教師評價。教師在學生第一輪聽錄音利用早課時間自學詞匯和第二輪課上學習 PPT 中呈現的重難點單詞和短語的發音后,進行及時評價。一方面,教師可以更正學生的錯誤發音,改正調語音語調。另一方面,對于發音比較好的小組給予鼓勵性的話語,可以培養他們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第五步,學生合作學習展示。各小組展示單詞構詞法以及重點單詞和詞組的用法。
第六步,教師講解補充。這一步是較為重要的一步,教師在學生完成課堂展示后,對學生所遺漏的詞匯知識補充講解。
2.3在探究英語語言問題時開展合作活動
在初中學英語教學中,如果整個小組成員合作學習,一起努力,更容易達成學習目標。如在學習魯教版五四制教材中“I'm Watching TV”單元時,在Section A部分的聽說課上,聽力結束時進行拓展對話練習,教師設計活動實施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進行啞劇表演練習目標語言知識和句型。教師通過創設啞劇活動,將表演與猜測相結合,從而創造出較為真實的語言環境。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不僅有效訓練了現在進行時的一般疑問句及其簡略回答,還有利于學生在今后的真實交際中運用現在進行時這一語言結構。
2.4在討論開放性問題時實施合作學習
在英語課堂中,對開放性問題實施合作學習,不僅給學生提供了組內討論交流的機會,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魯教版五四制教材中“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單元中的Section B部分的閱讀課為例。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后,了解了中西方家庭所共同面臨的“課后補習班”問題,找出了文章中不同家庭對該問題的看法。在要求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時,教師設計小組辯論賽活動實施合作學習。通過簡單的小組辯論賽活動,學生敢于發表自己對此問題的看法,學會從多角度看待課后補習班這個問題,鞏固了用英語表達自己意見的表達方式,還訓練了思維的敏捷度。
3結束語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作為新型的教學組織形式,能夠真正地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它可以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來學習和使用英語;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究,并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競爭和合作的關系,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合作學習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維持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成績,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是進行素質教育的一種良好的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欒四高.初中英語合作學習中的誤區及對策[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4(2):8.
[2]謝慧.論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合作學習模式[J].科技資訊,2015(25):16—17.
(山東省寧陽縣第二十五中學 山東泰安 27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