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超
摘要:自從新中國成立后,對于人們身體素質越來越重視,體育強國、科技興國等口號被普及,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物質上的溫飽早已經解決,取而代之的是對于精神素質的追求,由于人們忙碌的生活節奏,很少有時間去關注孩子的身體素質,更多的是將精力放在學習成績上,但素質教育的理念要求是全面促進學生的各項能力發展和提升,其中的身體素質是重要部分,不僅如此,在德育方面,在小學體育課程中也應該有所體現,如堅韌、勇敢、熱愛生活、自信等內在品質,同樣是體育課程的重要體現,要融入學科中的教育理念,就要在小學體育課堂上進行模式創新。本文就德育融入小學體育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德育;融入小學體育;重要性
中國孩子的家長對于孩子的關愛程度過深,關愛方向偏失,過度的溺愛和擔憂導致父母不希望孩子參與任何有潛在危險性的活動,在他們的觀念中,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健康安全的成長,而對于通過體育運動帶給孩子帶來的堅強勇敢和身體素質的變化卻渴望又擔憂,對于體育課程中的德育內容也不關注,認為通過品德專項課程就可以提升孩子自身的品德素養,這是是一個比較矛盾的陳舊觀念,和我國的民風民俗以及我國的應試制度有關,應試制度使得家長過多的關注文化課而忽略了體育運動,但值得肯定的是,隨著我國體育項目在各基層考試中的分數占比逐漸加大,人們對于體育項目也開始重視起來,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一、小學體育課堂德育現狀
目前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主要以流程化的教學為主,例如仰臥起坐、跳遠、跑步等,很少有學校對學生的內在體育精神進行引導,體育精神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孩子打好德育根基的關鍵內容,因為體育課程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化體能,另一方面則對學生的內在精神進行培養,如堅韌勇敢、熱愛生活、堅持、團結等珍貴品質,但目前大多數學校都忽略了體育課程中對于學生的德育部分的啟發引導,從學校教育的整體方向看,更多的教師將工作重點放在了語文、數學和英語等主要應試學科上,一切為了升學率和成績為目的,導致學生也不重視體育課程,許多學校都將體育課的時間讓給了主科教學,這種不健康的教學觀念,嚴重的阻礙了體育德育課程的順利開展,在加上體育教師沒有有效的授課方式,也沒能夠將德育真正的融入到小學體育課程中。這些都是目前較為突出的小學體育課程德育現狀,迫切需要改善和改變。
二、小學體育課程德育有效融入措施
1、制定學期德育課程目標。這是體育教師做好體育德育課堂的必要前提,一個有效的規范計劃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晰學期課程內容,并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如長跑可以鍛煉學生的毅力,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內容與德育內容的結合與融合,在長跑項目的學習中,讓學生進行適應性跑步練習,然后根據學生的身體特點進行比賽,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并在團隊跑中鍛煉學生的集體意識,讓學生通過鍛煉感受到集體的榮譽感和奉獻精神。而短跑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速度的激情,增加對生活的熱愛程度,也就是說體育教師應該結合相關的體育項目來灌輸學生相應的德育內容,讓學生在運動中感受德育實踐的美好感受和成就感。
2、借助節日開展德育活動。奧運會和亞運會等大型賽事時間前后也是體育德育的有效時機,就可以舉辦一些小型的校園體育競賽,讓學生在德育節日氛圍的熏陶下進行比賽,這種比賽是具有直觀效果的德育意義的,例如可以讓學生通過團體競技的形式進行比賽,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運動的內涵,并印象深刻,達到德育融入體育教學內容的效果和目的。
3、創設多元化體育課堂模式。我們所熟知的小學體育課程是在操場上進行一些簡單的訓練,當然這是小學體育課程的主要授課形式,但實際上體育課程應該考慮其教學真正內涵,那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中包含了在外體能技巧和內在精神品質兩個方面,所以可以考慮定期創設體育多媒體課程,給學生播放一些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激動人心時刻的我國體育健兒在國際舞臺上閃光的影片和視頻,增強學生的愛國信念,了解拼搏和堅持的意義,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去觀看大型體育競技比賽,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體育精神和魅力,自然的將德育融入體育創新課堂中。
4、德育的個性化--因材施教。小學生的年齡和身體條件各有不同,在開展教學活動和教學行為時一定要事先進行了解和觀察,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尤其是年級較大的學生,身體差異存在很大的區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落實好學習時間和鍛煉尺度,不能不考慮到學生身體素質上的不同。從我國小學生總體的素質來看,身體條件都較好,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思想特點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進行正確引導,這樣不僅能夠達到鍛煉效果,還可以發揮教師參與教學的主動性,活動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及時地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肯定和表揚,這樣既能夠鼓舞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熱情,又樹立了學習榜樣,同時讓學生得到了情感體驗。
5、體育教師對德育課程模式的理解。素質教育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體育課程正是“內外兼修”的適用課程,小學體育中德育部分,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其中包含德智體美勞多種素養的同步提升,而體能作為“內外兼修”的部分,更應該受到教師的重視,良好的體育德育滲透一方面能激發學生內在精神素養,培養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增強自信心,調節精神狀態,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也有很大幫助,另一方面也能對于學生的形體塑造有幫助,由于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部分孩子的肥胖問題也凸顯出來,所以體能訓練對這一問題也能夠有效的改善,小學體育中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的德育教學模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小學中合理開展德語教學需要體育教師具備足夠的教學經驗德育內涵,在教學中與學生進行積極溝通,不斷拓展、創新、完善訓練方式和方法,例如設計更多符合小學生身體情況的訓練項目。在體能訓練與陽光德育積極融合的基礎上,充分展現一個適應性良好的體育教學條件,從而優化小學體育德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語:小學體育德育課程的開展是一件具有多重積極促進意義的好事,尤其對于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有深遠影響,我國自2009年就開始確立了關于青少年校園體育德育運動的號召,實際上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的校園體育德育活動已經越來越豐富和專業化,然而由于社會在發展,世界各國的體育項目在進步,所以我們必須要緊跟形勢,在對青少年的優秀運動員的培養上不能松懈,亞洲人的體質與歐美人的體質本身就有差距,所以我們更應該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縮小差距并努力超越,并最終達到培育學生德育品德的提升與身體素質的提高同時進步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梁.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德育功能的思考[J].觀察思考,2011(11).
[2]孫丹.發揮體育教學德育功能的思考與實踐[J].中學教學參考,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