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要:在自治區黨委及自治區人民政府2019年9號文中所印發的《內蒙古教育現代化2035的通知》中明確了要從四個方面入手,即總體要求、戰略目標、戰略任務及實施保障,發揮社會機構、團體等力量,共同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為教育現代化創造良好的氛圍。特別是在素質化教育下,職業教育城鄉統籌發展的失衡現象嚴重,從政府的角度出發,如何改善內蒙古職業教育城鄉統籌發展的現狀成為一大難題,因此本文將從建立職業教育發展的保障機制、職業教育教師人事改革及教育投入機制入手,進而改善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推動城鄉統籌的發展。
關鍵詞:內蒙古 ?職業教育 ?城鄉統籌
前言
城鄉統籌發展是二元思維方式,是指改變原有的城市工業、農村農業的方式,將城市與農村幾米的結合起來,實現統一考慮、協調,共同發展的思路,以此來解決城市與農村之間存在的問題。在城鄉統籌發展的背景下,將當代職業教育上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為更好的實現職業教育城鄉統籌發展的目標,政府應當從發展規劃的保證機制入手,統一規劃,其次是在資源配置上面,改革現有的職業教育人事制度,讓資源合理的分配,另外就是在教育投入機制上,應當注重人才的培養,這樣才能更好的的發展內蒙古的職業教育。
1 職業教育在城鄉統籌發展過程中的意義
在城鄉統籌發展的過程中,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經歷過工業化及城市化的發展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大多都出現了城鄉發展失衡的局面,這導致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鄉之間的差距被迅速拉大,與此同時城市面對眾多人口也苦不堪言。因此再這樣的情況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一方面可以解決人口素質問題,提升其就業能力,另一方面能夠協調城鄉之間的發展問題。而政府在這個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居民能夠理性的面對就業和社會的發展,不要盲目的跟風,通過出臺相應的文件、法律法規來保障職業教育能夠穩步向前發展,并且借助政策、資金來維護群眾的利益不受侵害,保障適齡人員能夠得到受教育的權利,為之后的就業打下基礎。
2 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失衡現象
2.1 區域性失衡
職業教育作為公共產品,是國家給予公民接受平等教育的保障,對于城市、農村皆享受這項權利,但是根據近幾年城鄉地區高職及中職學生人數的對比來看,城市里就讀高職的人數明顯增加較快,中職人數下降快,反觀農村地區的學生人數來說,高職人數增加緩慢,中職人數下降慢,這也導致在教育機會面前還是會受到區域性的差距,特別是在內蒙古地區來說,地廣人稀,教育資源的分配就更為明顯,而且受到民族文化的影響,對于教育程度的意識還有待提高。
2.2 教育資源失衡
職業教育的基礎是開展工作的教師團隊、資金及設備保障,只有人、財、物得到保障,職業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才能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當然職業教育與社會的經濟是協同發展的,城市的經濟相對農村地區更加優越,相對來說實習的機會更多,接觸到的師資、經費也就越好,因此在職業教育的情況來看,城市的教育密度大于農村,東部地區的資源由于西部地區,沿海地區優于內陸地區,內蒙古作為我國北部邊疆地區,民族文化較為濃厚,隨著國家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讓內蒙古的接受教育的人員在提升,但教育資源的失衡讓他們形成了惡性循環,即:意識不夠導致生源少—經費就少—資源不足—教學的質量差—畢業生少—生源少。
2.3 師資失衡
教育行業的快速發展,規模、學歷、水平都在提升擴大,但由于城鄉之間的差異,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導致師資失衡,城市的教師數量增多,農村地區相對較少,內蒙古地區也一樣,地理位置、民族排外等,導致優秀的教師不愿去、不敢去,并且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新型專業,也淘汰了很少專業,這使得不少教師不得不改變所教的科目,對于他們來說可能理論知識很充足,但是在實踐上卻十分匱乏,這就導致師資隊伍懸殊較大,特別是職業教育,更加注重實踐中的指導工作,受城鄉差距影響,農村地區資源較為稀缺。
3 職業教育城鄉統籌發展的途徑
3.1 從發展規劃的保證機制入手,統一規劃
政府作為統籌規劃的主體,應當在職業教育規劃上起到“掌舵者”的作用,引導城鄉教育齊頭并進,共同發展。中職與高職都是職業教育的一部分,合理分配兩者在城市及農村的數量,根據當地的需求統一規劃,讓學生能夠就近學習,能夠在接收教育后能夠為當地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特別是在內蒙古地區,大多以游牧為主,父母對于學習的意識有待提高,這就需要政府發揮自身的作用,讓當地的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就近學習一方面能夠讓他們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另一方面能夠改善當地的經濟條件。
3.2 改革現有的職業教育人事制度,注重人才的培養
職業教育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進入社會得到更好的就業,讓學生能夠在校期間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提升專業技能,能夠增加體魄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才離不開優秀的師資力量,因此政府在人才引進、留著人才等多個方面進行協調,通過法律法規等激勵,通過一系列的補助、資金、福利等待遇讓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較強的教學能力的教師能夠前往相對落后的地區進行教學,讓農村地區的學子們能夠享受到相同的教育機會,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片天地。
3.3 讓資源合理的分配
目前教育資源的分配主要是偏向于城市的教育發展,對于農村地區來說相對較差。這一點主要是由于我國的教育體制的不完善,教育經費的標準沒夠明確,很多的職業教育管理部門的思想觀念較為陳舊,對于校園建設、教學資源的配備等還有代替,并且沒有合理調動社會力量,對于校企合作、為社會輸送人才等有利資源的整合力度還有待提高。政府應當發揮自身的力量,將校園、社會、政府三者的力量結合起來,打造更好的職業教育,推動城鄉統籌建設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松洲,朱玲.職業教育城鄉發展失衡及其統籌協調的路徑研究[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7,7(06):6-11.
[2]范蔚,張龍.城鄉教育統籌發展的研究現狀、問題及展望[J].教師教育學報,2016,3(05):83-88.
課題基金:鄉村振興背景下內蒙古職業教育城鄉統籌發展路徑研究——基于農戶福利視角 ? 基金號:NZJGH2018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