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倉儲與配送課程為例探討了在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研究,通過在課程中融入視頻、案例分析與課堂討論的授課形式,把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等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學生成本意識、質量意識、效率意識、服務意識、環保意識的職業素養以及家國情懷自然滲入課程方方面面,實現潤物無聲的效果,達到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思政元素;倉儲與配送;教學改革
1 《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開展課程思政的重要性
大學階段是學生的三觀逐步形成的重要時期。對大學生進行全面、深入的思政教育,直接關系到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是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培養物流專業學生倉儲配送管理作業和管理能力,同時為確保學生在從業后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入思政教育的內容,在授課過程中把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等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學生成本意識、質量意識、效率意識、服務意識、環保意識的職業素養以及家國情懷自然滲入課程方方面面,實現潤物無聲的效果,達到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學目標。
2 《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課程思政元素的設計
(1)樹立家國情懷。在第一單元倉儲和配送認知環節,從茶馬古道、絲綢之路,到現在的一帶一路,縱觀歷史長河,我國的物流經歷了長久的發展,而近幾年來,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對物流都尤為重視,特別是無人機、無人倉的運用,“全國范圍內24小時到達、全球范圍內72小時到達”不再是夢想,更有很多城市實現了“小時達”。中國物流的脈絡涉及到了千家萬戶,在這其中大數據、AI、科學的庫存管理、高效的物流和配送統籌,讓資源利用最高效,為中國經濟的騰飛貢獻著物流人的力量。
(2)培養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等良好的職業道德。在課程中,引入京東、蘇寧等校企合作單位的真實案例和場景,特別是每年的雙十一,逐年攀升的巨量成交額背后是令人震驚的物流量,為了能將商品能以最快的速度送達到顧客手上,需要物流人發揮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通過真實的數據和案例,讓學生對物流崗位有更清晰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3)培養成本意識。在倉庫規劃設計、組托設計、堆碼設計以及配送路線方案設計、配載方案設計等模塊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優化前后的數據對比,直觀的讓學生了解到:科學的倉儲配送規劃設計,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把成本觀念牢牢記在心中。
(4)樹立質量意識。物流是全面質量控制的典型行業,任何細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最后的服務質量問題,所以從包裝,到倉儲、運輸、配送各個環節都要牢牢樹立質量意識。在課程中,可以通過頭腦風暴、小組討論的形式,分析倉儲和配送作業過程中,哪些作業可能會影響物流質量,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如何提升倉儲和配送的作業質量。以商品的維護和保養模塊為例,課程設計為: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各類商品可能發生的質量變化,分析引起質量變化的原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授課中,根據學生的匯報,歸納和總結商品保管的方法主要是選擇合適的儲存方法、控制溫濕度等,最后引入倉儲5S管理、和全年質量管理的理念。
(5)樹立安全意識。倉儲配送安全包括商品安全、設備安全和人員安全。安全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是在課程中為講安全而講安全很容易將課程枯燥化,并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授課中,可以將天津港爆炸事故作為典型案例來進行分析,從血的教訓中,讓學生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其次,安全意識應該是融入到物流作業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授課中,特別是倉儲配送作業實操的部分,會特別要求學生注意作業的規范化,從堆碼的5距要求到叉車、堆高車的使用方法,安全意識必須落實到倉儲作業的每一個環節。
3 《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效果
實施 “課程思政”,從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既是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教學中的教育目標和重點,也是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必然要求。在學本課程接受程度方面,相比枯燥的理論知識講解,學生更加喜歡這種融入視頻、案例分析與課堂討論的授課形式,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提升了學生們的課堂關注度和參與度,同時啟發學生思考、增強學習效果。最后,還應繼續探索課程思政新形式和新途徑,不僅局限于課堂,還可在課后利用網絡平臺、活動等形式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傳遞正能量。課程思政并不是要“生搬硬套”強硬地植入到課堂教學中,而是在原有的課程體系下,融入課程思政的內容,選擇與課堂知識相關的正能量教育內容,發揚以人為本的教育精神,積極引導學生,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細要》的通知[EB/OL].(2020 -05-28)[2020-10-02],http:// www.gov.cn/zhengce/ zheng ceku/ 2020 - 06/06/content_ 5517606. html.
[2]李文斯,鳳美艷.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物流學》課程思政的構建與研究[J].智庫時代,2019(19):222-223.
[2]劉雋,范國睿.高校“課程思政”改革背景下師生互動對于學生自我收獲感與滿意度的影響機理: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分析[J]. 現代教育管理,2019(5):117-123.
[3]陳庚仁.“課程思政”視域下的高職體育教學研究 [J]. 智庫時代,2019(19):106+108.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職教研究一般課題,編號ZY201913,主持人:徐凌潔)
作者簡介:徐凌潔,1982年生,江蘇武進人,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