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洪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小學體育教學深受重視,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進而有效的提高了小學體育教學質量。但是,部分學校缺乏對體育教學的認識,忽略了體育教學發展,造成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提高。本文就對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創新措施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體育教育要把健康第一作為指導思想,在這個基礎上確立課程內容的基本方向,要以人為本,按照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興趣愛好來規劃課程形式。而作為體育課老師,則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自身素質要盡快提高,這樣才能對小學生體育學習產生更好的引導作用,使學生體質增強、健康成長。
一、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方法落后
教學方法落后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一些體育教師由于教學觀念落后,使得小學體育教學依然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差異以及學習主動性,在教學課堂上以教師為課堂的主體,向學生進行知識灌輸,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低下。而且由于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喜愛程度不同,同時對體育運動的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學生的學習需求也不同,而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下降。
(二)教師素質不高
教師綜合素質低是影響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由于一些小學領導人員只注重小學主科課程的教學工作,對于體育教學工作缺乏應有的重視程度。這就導致一些小學在新課改前的體育教師準入門檻比較低,使得小學體育教師綜合素質偏低,導致小學體育教學工作難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沒能達到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其次,還有一些農村以及經濟較落后地區的農村小學有缺乏體育教師,經常會由其他科教師代理體育教師一職。而這些教師缺乏體育專業知識,難以帶領學生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影響了小學體育教學的發展。
(三)體育器材缺乏
由于學校過于注重文化課教學設備建設以及理科實驗室建設,使得學校的教育經費過多的被這些學科占用,而體育設備和器材長時間得不到更新。長此以往,就會逐漸導致小學體育教學由于受到體育器材的限制而難以取得實際性的進步。由于一些體育器材的匱乏,還會導致一些小學體育教學工作難以得到正常的展開,使學生學不到相應的體育知識,得不到相應的體育鍛煉。此外,在一些經濟比較落后的農村地區,由于學校的經費數量有限,導致學校的整體教學設施都比較落后,學校雖然有相應的體育教學場地和設備,但是難以滿足學生的日常體育運動需求,學生的體育教學活動貧乏,難以滿足學生更多的體育教學需求。
二、小學體育創新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技能,提升總體素養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與體育活動相關的知識及方法,還應輔助學生對教材施予學習。教師只有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才能夠更好地輔助學生實施學習。為此,教師應變換并改良教學方式,借助具有特色的活動以匯集學生自身的注意力,激發其對于學習的興致,進而增強教學成效與質量。比如,在體育教學期間,教師可變換常規的教學方法,借助各類小型游戲(如丟沙包、接力跑等)展開教學。游戲教學法能夠讓體育教學更為充實且多元,還能夠增強教學的成效。又比如,在體育教學期間,教師應借助情境教學,將學生當作教學主體施予教學,可借助追逐賽、撕名牌等,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借助情境教學,能夠讓學生全方位掌握各類體育技巧,以促使其總體素養的提高。
(二)采取分層的教學措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分層教學即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在體育教學中采用分層的教學模式,即是承認學生之間個體的差異性,是每個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不是以往“一刀切”的教學手段,使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對一些訓練目標望而卻步,而身體素質相對比較好的學生則很容易就能完成教學目標,造成時間的浪費。因此,要實現體育課堂高效的課堂教學就要根據學生之間不同的差異設置不同的教學要求。比如跑步訓練與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很大的關系,有的學生能夠堅持10分鐘,有的學生能夠堅持5分鐘,而少部分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只能堅持3分鐘。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這種差異,作為體育教師我們要給予充分重視,采取分別指導。對于身體素質較好,能夠堅持長時間跑步的學生,我們在教學時要重點傾向于一些跑步的技巧、注意事項等,訓練他們如何在跑步的過程中更加省力。對于身體素質較差,跑步堅持時間較短的學生,我們要重點培養其耐力和肺活量,盡量增加其堅持跑步的時間。如此,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僅使每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都能有所收獲,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更能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完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科學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是教學質量的保證,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個體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不僅要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個體差異,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也要尊重個體間的差異,尤其是在小學體育教學時,學生身體和心理發育的速度不一樣,會直接影響評價的結果。學生在參與體育教學活動時會根據自身的特點以及興趣愛好選擇參與的項目,也會在參與自己優勢項目并取得成績時體驗到成就感和喜悅,這種選擇不會因為教師制定的評價體系而發生改變。如果教學評價忽視了這一特點,學生可能會因為無法取得理想的成績而喪失學習的興趣。每個人都希望獲得他人的肯定,尤其是當自己通過努力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時,因此教學評價體系的制定除了要考量學生所掌握的情況外還要考量學生的進步情況。除此之外教學評價還包括對教師的評價,完善教師的評價體系有助于提升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教師的創新能力,督促教師積極地進行課程創新,從而促進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結束語
體育教學是學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學生之間感情的增強,都有積極影響。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引導和組織,注意每個學生之間個體的差異、尊重每個學生想法的不同、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心里健康、重視精神和健康人格的培養。同時學校和家長一定要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做好基礎設施提供、活動組織幫助、學生心里引導等,多方共同合作,完成體育教學的創新。
參考文獻
[1]謝江紅.淺析如何有效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模式[J].幸福生活指南,2018(14):0272-0272.
[2]黃福生.淺談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創新授課模式[J].東西南北:教育,2019(8):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