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茂崳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本文主要討論在物理教學中,利用課堂教學、課外科技活動對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教育。從培養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培養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培養想象力、參與科技活動等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物理教學 學生 培養 科技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學生的創新教育中,作為自然科學基礎的物理學在科技創新教育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從日常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到現代化的高科技領域,無不顯示出物理學的偉大魅力。當今科學領域中的能源技術、電子技術、空間技術以及信息時代核心的電腦也無不與物理學密切相關??梢哉f,沒有物理學的發展,就沒有今天的高科技,也沒有人類社會的現代化。同時物理教學還滲透著科學方法教育和科學精神培養,包含著豐富的科技創新教育內容。通過物理教 學來加強科技創新教育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本文就物理教學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談談認識。
1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課堂教學作為教師傳播物理知識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主要途徑。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必須從物理課堂教學做起,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創建生動形象的教學環境,將學生置于愉快的氛圍中。感受物理學科的神秘、魅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意愿。
1.1利用課堂,進行科技創新教育。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
要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 興趣和科技創新意識。興趣是科技創新的基礎,學生只有對其感興趣,才能自主地進行學習、思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物理學與生產、生活的關系,利用日常生活用品的技術改進、優化,如輸液器的逐次改進。茶壺的壺嘴、壺底 的改進,從單缸——雙缸到全自動洗衣機的技術改革,黑白——彩色電視機的技術改革,日常生活用品拖把的改進等進行分析、說明,使學生能對科技創新有直接的認識。了解科技創新原來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樹立創新我能行的信心,從而克服畏難情緒,培養自己創新的意識和興趣,并主動地去思考、去學習、去創新。
1.2結合教學各個環節進行科學研究方法教育和科學精神培養
物理教學應該把學生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的培養作為主要的目標加以貫徹執行,要把科學方法教育貫穿到教學各個環節中。通過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教學,展示科學家建立物理概念和探索物理規律的基本思維過程,指明其研究方法,介紹他們堅強的意志、毅力和優秀的品質,介紹他們探索物理學奧秘的獻身精神,讓學生沿著科學家的足跡。學習科學家思考物理問題、探索物理規律的方法,體驗科學家的思維過程,學習科學家堅強的意志品格,從而培養其學 習物理的興趣,激活思維,激發他們創造的欲望,使學生逐 步認識“觀察、假設、實驗、理論”這個探索過程的意義。并使學生懂得:(1)科學上的發現往往是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加以科學分析推理而得出來的;(2)探索真理要有勇于創新、百折不撓的精神;(3)不要過分迷信權威,只能相信科學;(4)對真理的探索和研究要善于積極思維,要有科學方法,要勇于實踐。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進行科學研究方法教育的目的。
1.3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動手能力和增強實驗教改科研意識
實踐出真知,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物 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教 師可通過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質疑,對實驗的方法、步驟、數據、結論等作 認真的分析、總結,從而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并通過解決新問題、驗證新觀點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2鼓勵勤思善問。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想象能力
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想象力是一股強大的創造力量,它能夠從實際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創造出第二自然。” 想象是思維的靈感所至,是發明創新前迸出的思想火花。因 此,在教學中應多鼓勵學生勤思多問,大膽質疑,敢于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想象能力。例如通過奧斯特實驗分析可知, 既然利用電流可以獲得磁場,有的同學大膽提出設想:利用磁場是否可以獲得電流呢?這種想象思維的獨特性、新穎性和靈活性,構成了學生的創新和創造能力??梢韵驅W生介紹一些科學家的科學發現、發明的故事,讓學生明白想象力的培養、創新思維的培養離不開科學的觀察和認真的思考。如阿基米德去澡堂洗澡,當他坐進澡盆里時,看到水往外溢, 同時感到身體被輕輕托起,這個啟示使他發現了阿基米德定律;居里夫人在實驗過程中無意間發現了x射線;再如美國學者謝皮羅在洗澡時,發現水流出浴池時總是形成逆時針方向的漩渦,這是什么原因呢?專家告訴他,這種現象與地球自轉有關,由于地球自西向東旋轉,所以北半球的洗澡水總是逆時針方向流出浴池,在明白了其中原因后,謝皮羅發揮想象,借助類似思維撰寫了一篇科學論文,論文發表后,引起世界各國科學家的興趣。
3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在物理課外實踐活動中 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3.1開展科技小制作、小發明活動。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睂W以致 用,把所學的知識用到實踐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再認識、 再提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活動,就是要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引導他們從一個未知的世界人手,經歷提出問題——構思假設——科學實驗——數據分析——得出結論的全過程,在經歷和體驗的科學探究過程中,學習科技知識,掌握科學方法,樹立科學精神,培養創新意識,激發對科學的興趣,培養對社會的責任感。
3.2指導學生閱讀科普讀物。撰寫小論文,培養科學思維能力
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閱讀 有關科普讀物,組織學生注意收集報紙雜志上最新科技發 展動態,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科技知識,使學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識和科技發展的新動向。指導學生利用教材中的知識,通過社會調查活動,結合實際去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學生通過到現場實地觀察、調查來增加他們的科學知識與技能,增強他們的 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 大學出版社.2004.
[2]閻金鐸.物理教學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