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全國蔓延,對教育事業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影響了正常教育教學。為此,教育部要求各學校延期開學,提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總體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章對疫情防控期間體育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根據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積極的對策,繼而為后期的體育課教學以及整個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與啟示。
關鍵詞:疫情期間;體育教學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重大事件。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教育部為了保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要求各地學校延期開學,鼓勵教師利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教育資源授課。大多數有條件的地方老師都采用線上教學來完成教學任務,然體育課的教學成了難題,如何實施體育課在線教學,成為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體育工作的首要任務。為此本文對疫情防控期間體育課在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根據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措施,繼而為后期的體育課在線教學以及整個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與啟示。
一、體育課信息化教學現狀
近年來,我國加快推進信息化教學進程,新的教學方向指向信息化教學,并且要求大力推進信息化教學的進程,支持學校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開展大數據支撐下的教育治理能力優化行動,推動以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服務教育教學全過程,構建“互聯網 + 教育”支撐服務平臺。促進信息技術與體育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探索信息化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是當前體育教學研究與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是隨著信息化課堂的逐步應用,其在教學過程中的優劣也日益浮出水面。
(一)在線教學的優點
1、可重復學習; 在線教學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以及學習的需要,重復學習部分內容,尤其是重難點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徹底的理解和掌握,避免出現傳統課堂學習中容易出現的“一學就會,一過就忘的問題”。2、個性化學習: 在線教學,相當于“一對一教學”,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學習進度,能很好地實現個性化學習。3、自主式學習: 研究發現,在線學習學生更傾向于自主安排學習活動和過程,學生不能面對教師,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心理減弱,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同時,在線教學營造出的寬松學習環境,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在線教學的缺點
首先在線課堂對學生的約束能力大大下降,其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否則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喪失學習積極性。在線教學缺乏團體協作,把學生分割成為一個個的個體,學生團體活動減少。沒有辦法實現實際場景中的教學,如學生分組競賽等。并且在線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電子化設備會對學生們的視力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長時間的在線教學課程,會導致學生們的視力發育出現嚴重的問題。
(三)缺乏優質的教學資源
疫情期間,教育部鼓勵教師利用各平臺教學工具開展混合教學,組織學生在線自主學習。目前,相關課程平臺在疫情防控期間均免費提供慕課教學、直播開課、教師在線教學技能培訓等服務,課程內容幾乎包括所有的主干課程和綜合課程,但是關于體育學科的在線教學資源較少。除了少量健康教育的理論課程外,其他術科教學資源相對缺乏,儲備嚴重不足。另外,部分教師實施體育課在線教學,受居家環境限制,教授內容多為基礎理論知識或者基本技術動作,缺乏技戰術和實戰部分的內容,在項目專業學習上缺乏系統性、連貫性,實屬短期內的權宜之計。缺乏優質的、高質量的、系統的在線教學資源是影響體育課在線教學的關鍵因素。
二、體育課教學的改進措施
(一)先試先學,設計多種在線教學方式
要做到“停課不停學、不停教”,首先要熟練掌握在線教學課程平臺技術。首先教師要先掌握信息化教學平臺的使用方式,要先進行教學嘗試,包括“進行在線直播”、“在學堂云建立 SPOC 課程”和“在智慧樹平臺創建 SPOC 課程”的技術操作培訓、經驗介紹與案例分析。體育部安排在線教學課程建設團隊先試先學,團隊成員充當教師、學生和助教,創建模擬課堂,發現隱藏問題,制作微視頻,發布到體育部群,幫助其他教師快速掌握在線教學技術。經過培訓,幫助體育部全體教師基本掌握在線教學技術,最后確定體育課主要采用什么養的教學方式,并同時關注其他教學方式,以免一種教學手段出現問題后耽誤教學進程。
(二)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于居家教學和學習,運動環境受限,缺乏場地器材,教授內容多為基礎理論知識或者基本技術動作,缺乏技戰術和實戰部分的內容,很多術科類的項目無法開展線上教學。為此,可以選擇理論知識教學,如運動安全風險知識、運動與健康基礎知識等,提高學生體育知識儲備,避免運動損傷,為返校后體育課打下良好基礎。另外,疫情防控期間,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開展體能訓練類課程,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開展居家體育鍛煉,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安徽省發布指引指出體育教學上應以體能目標為主,進一步增強學生基本運動能力,提高身體機能。開展線上體能訓練時,教師需要評估學生體能水平,了解學生當前體能發展水平,并將其作為運動負荷量的重要參考依據。線上體育課的運動強度、運動量、教授內容難度等要依據體能水平循序增減。
結束語
在特殊期間要構建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從多角度、多主體評價學生體育學習情況,促進學生的全而發展。體育教師收集教學數據,對學生的參與度、積極性,以及鍛煉效果等內容綜合評價,關注學生的縱向發展,將學生的身體體能、知識技能、學習態度、合作精神等納入評價體系,實現多角度評價學生。采用學生自主評價、同學互相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多主體共同參與的評價模式,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自我的發展。從而保證學生在特殊期間也能進行有效的學習過程。
參考文獻:
[1]張峰.探析體育活動中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J].教育藝術,2020(12):62-63.
[2]紀俊鵬,欒琨.淺析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1):111-112.
[3]毛振明.聚焦中考體育八大問題[J].體育教學
江西省新余市暨陽學校 3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