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國平
摘要:近年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帶動了各個方面各個生產力一起發展。所以中國的信息網絡技術在這個背景下也得到了飛速地前進,教學方法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不斷地完善和改革。在這兩個強大的技術支持下,身為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地考慮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思考如何提高高中學生化學的學習效率,這是我們現在做的最主要的事情。
關鍵詞:網絡時代;高中化學;教學質量
一、引言
每一個時代背景都擁有每一個時代背景下最好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所以教師應該根據所處的時代情況來研究完整的教學方法,而課任老師應該結合相應的科目特點考慮教學方法。當今時代是互聯網非常發達的時代,5G時代網絡速度不可同日而語。教師應該靈活地運用網絡技術,融合網絡的獨有的特色以及特點推動教學活動,使教學質量有一個質的飛躍。都說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地發揮這個特點,并且充分利用網絡時代的這個特點來傳播相應的化學知識。
二、當今學校教學活動的時代背景
(一)完善的網絡技術
網絡技術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電腦的發明到手機的發明再到智能手機的發明,最后演變成如今各種各樣可以利用網絡的工具。相應的網絡技術已經發展到非常完善、非常完整并且對于它的未來會有更多方面的應用。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發現網絡技術對于教育工作的應用,深入研究相應的特點,靈活運用網絡技術使其更有利于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二)多樣的教學工具
發達的網絡技術給予很多實體科技更多的創造空間,由此發展出很多的智能家居和智能物品,由此發展出來的教學工具具有多樣性、多功能性并且具有實用性。在面對這么多種教學工具,這么多種功能的情況下,教師不能夠亂了馬腳。教師應該充分發揮終身學習的職業行為規范,不斷地探究這些多種多樣的教育工具使用方法,并且創造出更好的更加完美的使用方法,使教學效率有一個顯著的提高。
三、利用5G網絡提高教學效率
(一)利用靈活的網絡技術討論知識
如今發達的網絡技術給師生之間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在教與學的關系上有了另一個維度的發展。以前教與學關系僅限于課堂以及課下,地點僅限于學校,但現在發達的網絡技術把教與學的關系搬到了家庭中,搬到了各個位置中。它可以不限地點、不限時間、不限空間地教學,這是一個優點,但也存在著弊端,教師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如果利用不好網絡技術,就很有可能導致學生偷懶、作弊、抄作業等現象頻發,出現了一種混亂的教學狀態,這種教學教師應該尤為注意。
例如,在教學“金屬的防護與腐蝕”的時候,教師在對這個點進行討論的時候可以把空間放大討論一些大物體上的金屬或防護與腐蝕。教師也可以不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可以在課下或者放假的時候進行突擊討論,讓學生隨時隨地地進行學習。教師也可以發一些網上的調查問卷,讓學生把相應的看法放到問卷里,教師對問卷里的內容進行統計觀察每個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想法,從而考慮接下來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
(二)利用新穎的網絡技術模擬實驗
對于化學來說,雖然基礎知識很重要,但是沒有實驗課基礎知識就失去了靈魂,這是一具空殼的肉體。但很多實驗限于空間,限于經費,陷于危險性等種種原因,不可能給學生進行操作和展示的空間,所以就應該利用好網絡技術,網絡技術可以把實驗帶到課堂中,讓學生感受到實驗的魅力,讓學生感受到實驗是如何進行的,讓學生真實感受到實驗的現象,而不是書本中描述的實驗現象。
例如,在教學“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時候,海水中不只有水元素,還有大量的鹽在這,其中還有含有大量的氯元素,教師在講解相應的內容時,可以利用網絡技術來分析海水中氯元素的存在,可以播放相應的實驗來展示氯元素是如何被提取的,是如何被應用的。再講解相關氯元素的知識點是教師對相應的實驗進行講解,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信息尋找一些有趣的網絡流行語融入課本中去,讓學生更高效地進行學習。
(三)利用便捷的網絡技術了解學生
網絡技術是非常發達的,特別是如今的5G,他讓很多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現實,如此便捷的網絡技術,教師更應該利用好。而當今教育在不斷地改革,改革的結果是素質教育。教師應該把兩個點結合在一起,利用便捷的網絡技術來了解學生,進而考慮接下來的教育工作如何開展。
例如,在教學“物質的分類”的時候,每個人對這個教學內容的點理解的不同,每個人對這個教學內容的點記憶的也不一樣,所以教師應該及時地利用一些軟件或者問卷來了解學生對這個內容掌握的程度。教師根據總結的進度、總結的情況考慮接下來的課堂中鞏固時間占比多少?講解時間占比多少?與之前的內容結合的程度要占比多少?考慮好這些問題教學效果就會飛速提升。
四、結語
以當今這個速度,網絡技術還會飛速的發展,教師應該不斷地根據當今時代技術的更新來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就是要旅行,活到老學到老這個名言才能更好的對學生開展教育活動。教師也應該關注國家對教育方面的政策,應該不斷地去旅行國家對教育方面實施的方針。教育是一個是承擔一個國家的未來的平臺,所以國家一定會非常重視教育,教師就應該跟國家的政策走。
參考文獻:
[1]李榮利.論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高中化學教學的探討[J].考試周刊, 2018, 000(012):162.
[2]卓瑪拉吉.小議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J]. 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 2018, 000(009):104.
[3]劉永剛.提高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J].孩子天地, 2017, 000(005):P.139-140.
海亮藝術中學 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