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林
強化素質教育,重視實踐教學,能夠在有效保障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與核心素養。本文結合當前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教學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研究有效鍛煉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與提升學習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法與策略,期望通過對實踐教學重要性的深入分析與研究,能夠在不斷完善當前高校教學體系與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全面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意義,促進學生專業技能水平與綜合實力的不斷進步與提升。
現代化教育發展背景下,高校教育體系改革創新遇到了一些問題與阻礙,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作為培養群眾性體育活動組織管理、咨詢指導以及經營開發等方面人才的重要學科,創新教學策略,強化實踐教學研究,能在不斷完善課程教學結構體系與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以及優質的課程學習體驗。另外,學生未來需要面對的社會工作環境比較復雜,為了有效拓展學生的就業途徑,加強以人為本、實踐為重的教學理念滲透,也能夠在不斷提升學生綜合適應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清晰專業發展目標與自我定位。
1 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開展實踐教學的意義
全民體育理念的推廣,意味著人們對自身身體健康狀態的重視,高校作為社會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加強專業人才能力培養,能夠在不斷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求的基礎上,為社會培養更多專項性技術與管理人才。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主要人才培養方向趨向于領導與指揮,想要保障學生在未來就業期間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環境與工作崗位,強化實踐教學策略,豐富課程教學內容,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與適應能力。其中,實踐教學手段與策略的推廣,也意味著高校教育發展水平的提升。相較于傳統專業課知識教學,實踐教學理念更加注重人才培養期間的個性化管理與能力激發。由于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實力提升較快,學生未來在創業、就業期間可能會面臨的市場競爭與壓力較高,想要在有效滿足社會發展需求與行業變化的形勢下,掌握先進專業技術與理論知識基礎,不僅需要學生具有較為活躍的創新適應能力,也需要自身具有一定的實踐理論知識基礎與問題處理能力。為此,積極培養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技術實踐人才,能夠在不斷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基礎上,為社會與國家輸出更多綜合性技術與管理人才。
2 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教學發展現狀
2.1 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與投入有限
就當前高校體育類專業教學情況來看,多數院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以及投入程度并不充分,一方面,實踐教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多數高校自身的教育經費與管理精力有限,想要有效保障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效果,不僅需要聘用專業教師,也需要為學生準備相應的實踐教學基地;另一方面,實踐教學理論的推廣與實施年限不足,影響力有限,眾多高校并沒有比較成熟的教學經驗與參考標準,進而在實際課程教學與人才培養期間,只能依靠傳統教學經驗,試探性開展實踐教學改革措施。多種因素影響之下,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效果明顯不足。
2.2 教學師資團隊能力與準備有所欠缺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對高校教師的要求比較高,不僅需要教師具有碩士、博士及以上的學歷水平,也需要在體育教學方面具有比較扎實以及充實的實踐教學閱歷。但是,專業教學人才的形成條件較為苛刻,在當前高校教育資源競爭如此激烈的背景下,想要組建高素質師資教育團隊缺失存在較多阻礙與困難。另外,多數高校教師比較擅長理論知識教學,實踐教學改革與教學方式創新,需要教師調整課程教學計劃,改革教學結構體系。一些教師可能在相關社會崗位上的經歷與教學經驗有限,想要在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資歷與教學實力的基礎上,培養更多具有實踐能力與專業素養的管理型人才,需要教師與高校付出更多教學資源與教學精力,克服眾多創新改革阻礙與困難。再加上多數高校的教育水平與經濟實力有限,能夠滿足課程教學實踐活動開展的實訓基地容納量不足,或者相關教學器材準備有限,也會影響專業課程的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發揮。
3 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課的實踐教學策略
3.1 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細化實踐教學策略
重視實踐教學與專業化人才培養目標,能夠在有效保障專業課程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強化課程體系安排與教學管理,鍛煉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與職業適應能力。首先,根據專業課程教學流程與實踐教學要求分配課程結構體系,集中優化并按學生比較能夠接受的實踐方式開展課程教學任務,循序漸進引導學生了解當前專業發展形勢以及自身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閱歷,奠定學生扎實的專業基礎,培養學生的體育指導以及管理技能;其次,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情況,合理安排課程教學實踐活動、校園實踐活動以及寒暑假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任務,幫助學生感受專業技能需要應對的不斷工作狀態以及情境,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對于一些自身實踐能力不足或者合作交流能力存在欠缺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豐富學生課堂學習體驗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表達積極性與互動熱情,進而在不斷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組織、指導能力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管理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進步;最后,精細化安排與設計實踐教學活動。創新課程教學內容,豐富實踐教學環節,能夠有效提升專業課程教學效果,為此,在實踐教學活動安排期間,精細化管理與設計活動任務,能夠在有效調動學生實踐參與積極性的同時,幫助學生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例如:驅動式實踐任務安排期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的不同學習水平與綜合能力進行小組劃分,確保每個實踐小組能夠充分完成任務,避免學生學習壓力或者感受到任務難度過大,打擊到學生的上進積極性。首先,重視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利用任務難度的劃分安排,幫助學生理解并感受到發揮自身特點與長處的重要性,同時,也需要提醒學生時刻關心集體,主動配合管理者的安排,發現問題與不足情況時,及時溝通交流解決問題;其次,增加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鍛煉學生實踐綜合能力。相對于校園內部的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更具有多面性與復雜性,學生在實際活動任務參與完成期間可能會遇到多種突發問題,針對學生遇到的困難與阻礙,加強與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引導學生之間互幫互助來進行解決與處理問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最后,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積極肯定并鼓勵學生突破學習困難與問題,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對于學生來說,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較少,進而對自己的認知會比較片面。但是在實踐活動任務參與完成期間,學生不僅需要考慮自身的實際問題與不足,也需要考慮團隊以及其他意外情況因素。在多種限制與影響下,部分學生可能比較依賴與同學與教師,甚至也會產生一些錯誤與偏激的情緒、想法甚至意見。針對學生們的差異性表現,完善教學評價體系與內容,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引導,能夠在有效指導學生了解自身問題與不足的基礎上,幫助學生了解正確的改進與成長方向,避免由于學生長期處于低落狀態或者思維誤區,影響學生綜合能力與心理素質的成長與進步。
3.2 強化實訓基地建設,豐富實踐鍛煉機會
基礎性設備、設施的建設與完善,不僅能夠有效提升高校教育發展水平,也能夠給予學生與教師充分的學習與教學場地。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涉及的課程知識內容與實踐活動較多,強化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與轉唄,能夠有效提升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當然,高校教育資源與經濟實力有限的情況下,可以依據專業課程教學重點,建設一些有利于學生參與社會體育經營與管理、賽事活動策劃與運作以及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的實踐場所,配合教師的合理指導與教學安排,能夠在充分發揮高校物質基礎與師資力量作用的同時,給予學生有效的實踐鍛煉與學習機會;在高校教學資源豐富、經濟實力可觀的前提下,在實訓基地建設期間可以考慮一些個性化體育項目設施的引進。現代化發展背景下,人們的日常生活活動日益豐富,群眾參與的體育活動項目也趨于多元化,豐富實訓基地建設項目,能夠在不斷適應現代化發展形勢的基礎上,增加學生參與實踐鍛煉的機會。另外,高校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進度與發展需求,開設一些合適的體育競技活動社團,安排綜合實力較高以及符合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水平的學生,定期組織賽事活動,反饋學習成果。豐富的實踐鍛煉機會,能夠在有效增加學生實踐經驗的同時,展現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能力成長不足,作為教師以及院校管理者,也能夠在不斷完善課程教學內容與指導方向的基礎上,綜合考察、鍛煉學生的實踐合作能力與指導管理能力。
3.3培養創新思維意識,奠定綜合素質能力
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期間,創新能力與綜合素養的培養也比較重要。作為教師與課程教學引導者,高校教師應當主動引導學生發揮創新思維意識,勇于克服困難與阻礙,必要情況下甚至可以質疑權威,提出自己的意見。社會體育行業與時代的發展變化較快,為學生提供了眾多的發展機遇與平臺,局限性的思維與工作意識會限制學生的成長與進步。為此,豐富實踐教學活動與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能夠在不斷奠定學生基礎理論知識能力、核心素養與綜合素質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拓展性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與社會體育指導、管理能力。
4 結束語
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就業前景比較廣闊,加強實踐教學與創新教學變革,能夠在不斷豐富學生課程知識學習體驗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適應能力與創新性思維,進而在有效保障高校專業課程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的同時,為國家與社會培養更多具有綜合實踐能力與核心素養的人才。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廣東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