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協兵
摘要:知識獲得的最佳路徑和最佳方法就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主學習、主動探究、踴躍展示,這樣實踐性的發現會讓學生獲得最深刻的理解體悟。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環節中,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與自覺發現,并將研究思考成果展示出來,會讓學生收獲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不僅能主動獲得知識,還能在實踐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增強信心。成果展示是學生獲得知識、思維品質與能力水平的反饋,也是激發學生的心流,激勵學生不斷自我發展的助推器。這就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對展示環節進行合理化設置,精心設計,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和發展性。
關鍵詞:淺探;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展示環節;優化策略
引言
一般說來,語文課堂是言語的課堂。倘若將言語的課堂加以延伸,以言說開始,以寫作結束,將學生的課堂言語展示成果加以深度利用,勢必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語文教學實踐效果。
一、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展示環節的原則
教師在課堂展示環節設置方面要注意遵循下面幾個原則:一是主體性原則。課堂的主體是學生,要給學生創造主動展示的機會,要讓學生充分表現自己,首先就需要給學生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展示機會,避免在課堂教學當中只有教師唱獨角戲的困局,讓語文課堂靈動,呈現出鮮活的生命狀態。二是引導性原則。教師不僅要通過引導激發學生的展示熱情,還要為學生的展示搭梯子,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和思維能力培養,使學生有展示欲望,也有展示水平。這樣,課堂展示才能更有效。三是科學性原則。要靈活運用教材、網絡等資源,科學合理地進行設置安排。教師需要在尊重學生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的情況下,科學設置課堂展示環節,讓學生的思維成果得到充分展示,幫助學生收獲更多的成就體驗。四是激勵性原則。完成展示并不是結束,要想獲得更為顯著的展示成果,必須要做好評價引導以及激勵工作。在評價活動當中,教師要避免運用簡單的正誤判斷方法進行點評,而是要看到學生的優勢和缺陷,進而引導點撥,注重鼓勵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展示環節的優化策略
(一)教師課前應保障預設質量
新課標教學要求中指出,教師的預設要能夠關注到學生的能力發展,關注到個體學生的狀況差異,且需要精心進行教學預案的設計,在設計環節中為學生留出時長合理、參與程度合理的問題探索及參與空間,保障課內充分的交流,實現動態化課堂的構建。為保障上述設計效果,教師應進行全方位的教學預設,主要從教材透視如研究課標、三維目標、教材地位、教學重難點等做起,保障教師對教材、教學目標的理解十分透徹,進一步保障預設活動的有效性。此外,教師要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預估,結合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儲備、學習能力以及個性特點等元素,保障學生所參與的教學活動既存在一定的探究難度,又不會打擊學生的探究興趣,要做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保障教學內容的簡化性、具象性。最后,在教學問題的預設上,教師設計的問題要能貼合教材,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經驗,例如教師可以采取“角色互換”式的問題設計,利用學生更感興趣的“扮演”形式,讓學生參與教材中的某一類社會組織,“成為”某一人物,結合教材內容更加全面地感受、感知人物思想,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增進學生對文學、歷史的感知,保障教學環境的活躍性。
(二)小組合作與競賽活動結合進行多元化教學,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與分析能力
教師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為學生創造充足的自主實踐的機會,可以將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例如,在進行《愛蓮說》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與競賽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首先,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人際關系以及學習的能力,進而對學生進行分組,保證每個小組的學習能力是相近的,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進行合作溝通交流。其次,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對課文進行翻譯,看哪個小組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文言文翻譯得最為準確。在規定的時間結束后,教師可以讓每組派出一名代表以抽簽的方式決定小組展示的先后順序,要求代表上臺前為學生展示本小組的翻譯情況,由教師和學生共同選出第一名,并且給予第一名的小組成員適當的獎勵。
(三)展示形式多樣,生成課堂精彩
展示環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不同的形式所發揮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于是教師需要合理設置教學形式。課堂展示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方式,比如口頭展示、書面展示、朗讀展示、表演展示等。所謂書面展示就是用書面形式表達學生的思想與情感,并進行交流與分享。在語文課堂中常常以仿寫、補寫、改寫、續寫等形式讓學生依據文本進行書面表達。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雪地捕鳥的片段時布置仿寫任務,指導學生開展書面展示交流,既幫助學生理解百草園生活的樂趣無窮,也讓學生在讀寫實踐中體會動詞運用的準確,鍛煉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四)即時評價展示,引導激勵學生
完成展示并不是結束,要想獲得更為顯著的展示成果,必須要做好評價以及激勵工作。評價是為了促進并激勵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評價活動是提供給學生的自我展示的舞臺,要引導并鼓勵學生充分展示出自己的風采,真正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催化劑。評價應著眼于學生的發展,不僅僅在于記憶性知識,更應關注學生深層次的理解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在評價活動當中,教師要避免運用簡單的正誤判斷方法進行點評,而是要看到學生的優勢和缺陷,進行引導點撥。對展示環節中學生表現的評價要及時、客觀而全面。通過及時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引導學生調整自己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發展。
結束語
初中語文教師應該主動轉變自己原有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習慣,嘗試多元化的展示方式,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增加語文教學的趣味性,采用小組合作、創設教學情境以及各類競賽類的教學活動來進行語文教學,給予學生實踐以及自主思考、探究的機會,另外,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多合作、多交流,以便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柴秀巧.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展示環節的優化探究[J].新課程,2020(37):26.
[2]彭雁秀.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三展示”教學模式解讀[J].智力,2020(13):161-162.
[3]黃春梅.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展示環節的優化[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20(02):70-71.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鞍山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