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以素質教育作為向導組織與創設小學美術課堂,這不僅更符合新課程背景下對于美術課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更加有助于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素質教育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感受與體驗,注重學生多元學科能力的發展。結合美術課的教學特點,素質教育需要加強學生美術感受力和審美素養的培養,要讓學生有更加靈活、開放的表達,使其能在美術課的學習過程中不斷豐富提升自我,在課程學習中有更多收獲與成長,美術課的多元培養目標也可以很好地達成。
要在美術課堂上落實素質教育,教師就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維,更全面深入地認識美術課教學。美術課程和其他課程有一定差別,其教學重心并不局限于學生學科技能的發展,而是更多地關注學生美術感受力的激發。要讓學生有更好的綜合學習體驗,教師應讓自身的教學思維更開放多元,在教學的組織與創設上采取更靈活的方法。學生也會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收獲。
例如,在教學《瓜果的想象》時,教師應優化自身教學思維,把握好教學重點,控制好繪畫技法傳授的量和程度,不能讓提升繪畫能力的技法成為禁錮孩子美術天賦發展的牢籠。教師可以讓孩子隨著自己的心意去繪制線條而后填色,讓學生將自己想象中的瓜果以趣味化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創造和探索空間,是孩子對美的一種獨特表達。這樣的學習過程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讓美術課教學的內在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美術課的教學過程不能局限于繪畫技能的培養上,學生能否產生好的美術習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得到充分表達。這樣的學習過程會給美術課增添更多活力和色彩,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充分的感悟與體驗,產生的習作在質量上也會更出色。教師要關注學生思維的鍛煉,讓美術課的教學以更為開放化的形式展開,這樣才能真正帶給學生有益的學習收獲。
比如在教學《花兒朵朵(一)》時,在讓學生自主繪制花朵完成相應的繪畫作業時,我們絕不能要求學生必須要把花涂成紅色的,或者要求花朵只能有五個花瓣等,這種教學方法不具有可行性,容易對孩子的綜合能力提升產生不良影響。教師在帶領學生制作手工的時候,應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教師只有首先在自身的教學思維上做出優化與革新,才能將更好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并且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探索空間。在這樣的訓練背景下,學生會有更多發現與感悟,大家的學科能力和素養也會得到很好的發展提升。
在美術課堂上,教師應融入更多賞識教育,給予學生更多積極鼓勵與認可,這不僅會讓學生對學習過程更積極投入,也能讓學生敢于表達各種想法和觀點。教師在和學生進行互動時,要多給予學生激勵,同時,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時也要多采取開放化的評價模式。學生受到激勵,會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鼓舞,在課程的學習上主動性也會更強,這才是美術課的教學應當達到的培養效果。這樣的學習環境會讓素質教育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科能力和核心素養會得到更好的創建。
教師要明確,無論學生創作的作品看起來如何,教師都應認識到這就是學生內心深處對美的一種理解,因此在評價時要盡可能給予正面鼓勵和支持,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思維成果,并在以后的學習中更主動地以美術形式表達情感體會和所思所想。例如,在教學完《我造的小房子》后,我讓學生結合一些簡易材料制作房子,雖然大家交上來的作業有些簡陋,但卻能看出學生的用心,以及創意的表達。教師要多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充分給予認可,積累學生的學習信心,幫助學生在美術課的學習中積攢更多力量。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建湖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