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 劉利峰 拱梅寶
體操運動員需要懷有一項或多項特殊技術,掌握一項或多項特殊技能,通過將多項特殊動作進行融合,使難度創新突破,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現代競技體操運動快速發展,技術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體操運動員需要擁有更加充分地準備應對全員動作創新的時代和趨勢。同時,體操項目的規則修訂和競賽制度改革,對運動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追求高難度動作展現的同時保證質量的特點,在“難”與“穩”的結合中不斷提升,才能應對這一局勢。在體操評價方面,年齡和技術動作的雙重肯定,才能獲取到優異的比賽成績。
1 體操動作技術遷移的理論研究
1.1 體操動作技術遷移概念
遷移主要指學習遷移,在對知識的本質產生理解后,對技術動作發展的客觀規律產生理解,用一種知識對另一種知識進行解釋或者相互影響,做到“舉一反三”或“相互印證”,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在體操動作技術中,高難度動作由基礎動作進行組合而成,其中的發力技巧為發生本質的變化,因此,體操技術動作擁有技術遷移規律。
從不同的角度來說,體操動作技術的遷移能夠分為很多類型,例如正遷移和負遷移、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橫向遷移和縱向遷移。其不同的遷移方法所產生的結果不同,但是其本質特征均為知識的相互作用、結合或滲透。舊的知識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新的知識內容,并深刻這舊知識的發展,其本質規律是對舊的知識的演化、發展、延續。
1.2 體操動作技術遷移理論的構建基礎
在對體操技術遷移理論進行構建時,筆者主要對形式訓練說、共同要素說、關系轉換說和有意義學習論進行研究。從19世紀初期,世界學者紛紛對知識發展過程中的規律進行研究,特別強調了學習遷移訓練和培養,許多學者認為,知識遷移的完成需要從心理訓練和身體訓練兩個部分出發,掌握兩種技能的共同要素,完成形式遷移和經驗遷移。
不同的理論學說有著不同的思考角度,通過對知識遷移的理論學說進行研究,筆者認為:知識遷移需要積極地使新知識和認知結構中的舊知識相互作用,通過體操技術動作中的客觀發展規律進行研究,使新舊知識相互印證和滲透,才能保持動作遷移的有效性。
2 體操動作技術學習應用遷移規律的理論分析
2.1 構建體操項目認知結構
良好的認知結構是進行體操動作技術遷移的基礎。在不斷地文化創新過程中,新的知識與認知結構中有關的舊的知識部分相互作用,利用舊的知識理論對新的知識進行闡述,在舊知識不斷改造和創新的過程中,新的知識產生了實際意義。構建體操項目認知結構,需要掌握體操項目的相關理論知識、動作原理,從整體的角度把握新知識的發展規律和方向。例如,在學習“側手翻內轉90度”的動作以后,要明白其作為動作組合的基礎價值,掌握了核心要點以后,使用在高難度的動作技巧當中,從而實現在認知結構上的知識遷移。
2.2 重視專項動作技術訓練
體操動作技術遷移規律的認識是一個“庖丁解牛”的過程,只有對客觀事物形成了一個根本的認識,掌握不斷變化事物的恒定規律,才能達到體操動作技術遷移的要求。基礎動作訓練最能幫助運動員掌握體操技術的原理,同時作為體操技術的結構骨架,是各種技術相互聯系的結構連接點,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的特征。例如,體操動作中的高難度動作主要包含了倒立、回環、轉體、支撐、振浪等技術動作,將高難度體操動作分解后,會對高難度的技術動作擁有一個清楚地認識。
2.3 采用科學訓練方法
采用科學訓練方法,是在良好的認知結構下產生的,運動員和教練員要認識到專項基礎動作在技術遷移中的重要性。在構建科學訓練方法時,要重視以下要求:第一,合理安排動作技術學習順序;第二,使用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第三,充分利用動作技術遷移規律。任何動作技術都能拆解成多種基礎動作,往往包含了形成其他技術動作的一個或多個部分,知識動作內容和結構特點的變化。不同運動員的身體特征不同,所使用的技術動作和訓練方法也應該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降低難度、情景轉化、比較分析等。同時也要讓運動員了解到技術動作的本質特征,對獲取體操動作信息的方法進行指導,調動運動員的學習思維,充分運用智力進行動作技巧的學習。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驅動訓練方法的創新,才能應對現代競技體操運動的發展趨勢,幫助運動員保持比賽優勢。體操動作技術遷移規律表現了體操運動的本質特征,主要對動作的發力技巧、素質要求和身體適應性進行研究,在抓住動作技巧的標志性特點的同時,對客觀規律進行研究,具有科學性。在體操專項技術的訓練過程中,進行體操動作遷移規律研究,既能對體操項目本身有一個更加深刻地理解,更能夠幫助運動員有效提升自身的素質,具有研究的價值。本文在闡述體操動作技術訓練中應用動作遷移規律理論的合理性的同時,對存在的遷移規律進行了論證和探討。
(作者單位:1.哈爾濱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2.哈爾濱工程大學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