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三云 許小平
學校體育課程是推動學校體育發展的根源。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法、案例研究法、訪談法,從中國傳統文化視角和我校實情出發,充分萃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部分,編寫了“三養三型”校本體育教材,開發了“三養三型”校本體育課程,對“三養三型”校本體育課程實施策略和評價進行分析,旨在探索中國傳統文化精華元素與當前學校課程的有效融合。研究表明,通過“三養三型”校本體育課程開發與實施,能夠提升學生體育技能,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是我國弘揚傳統文化走進校園的有效途徑。
1 問題的提出
中學作為我國青少年的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應擔負著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因此,中學如何開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已經成為重要的時代課題。
學校體育課程是推動學校體育發展的根源。本文將中國傳統文化中“養身、養心、養氣”等精華元素滲透到課程開發與體育教學中來,不僅加深了初中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印象,提高初中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同時也豐富了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為推動我國學校體育的繁榮與發展、傳承與創新具有非凡的價值。
2 研究方法
2.1 問卷調查法:根據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傳統體育項目的喜好、合理設項,向全體學生發放問卷,安排好課題組成員對問卷的有效回收和統計分析做好準備。
2.2 案例研究法:對學生、班級、項目設置等進行個案分析。
2.3 訪談法:對體育專家、專業體育教師等就體育課程相關問題進行訪談。
3 “三養三型”校本體育課程實施途徑分析
3.1 “三養三型”校本體育教材編寫
“三養三型”校本體育課程的教材編寫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三養三型”基礎型體育校本教材的編寫。“三養三型”基礎型教材主要指的是國家課程校本化,適用對象為七年級學生。該教材包括室外體育實踐課和室內體育課教材。室外體育實踐課教材主要包括武術、毽球、足球、田徑等項目。
室內體育課教材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指室內體育理論課教材開發,主要包括青春期教育、營養教育、衛生教育、安全教育、體育心理、體育專項理論知識等,這些教材的編寫能夠促進初中生的身心健康。
另一方面指的是室內體育實踐課內容,室內體育實踐課作為體育課程的重要環節,作用不可忽視。“三養三型”室內體育實踐課教材,重點將“三養”文化內涵滲透其內,突出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注重學生心靈的培育。包括太極拳、戲曲體育、八段錦、瑜伽、“經典詠流傳”等項目。
“三養三型”基礎型教材將“三養”文化內涵滲透其內,突出武術、足球、毽球、體育游戲等民族傳統文化特色,強調學生的自能學習理念,圖文并茂,自編自創,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在室外體育實踐課中教材開發中,強調對學生身心調控指導。
第二,“三養三型”拓展型體育課校本教材的編寫。“三養三型”拓展型教材主要是指體育選項俱樂部,該教材包括上下兩冊,適用于八、九年級學生。該校本教材以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興趣選項”的為原則,根據學生的選課意向、我校場地器材師資等情況,特編排了毽球、足球、太極、籃球、排球、啦啦操等興趣項目校本教材。該體育選項課的時間為每周二下午七八節課,由專業體育教師授課,本課程最大的特色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只要學生有了內驅力,自然會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那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指日可待了。
第三,“三養三型”提高型體育課校本教材的編寫。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均有個體差異,為使體育特優生進一步提高體能和技能,我校田徑隊、武術隊、羽毛球隊、乒乓球隊教練編排了適合我校體育特優生的提高型校本課程。
第四,“三養三型”教師指導用書的編寫。我們根據體育校本課程的體育教學內容安排,編排了以養身、養心、養氣為教學目標的教師指導用書。該書對每一堂課的教學理念、教學組織形式、練習方法等做了詳細的闡述。
3.2 “三養三型”校本體育課程 的合理開發
我們依據授課對象、教學形式、場地器材、師資、學生興趣愛好等情況,初步開發了“三養三型”校本體育課程,包括基礎型、拓展型、提高型體育課程、內容、課程評價等。“三養”是目標,“三型”是載體、是實施策略手段。“三養”它會滲透在“三型”課程中,每項“三型”課程都會體現“三養”文化。
養身課程主要包括武術、毽球、足球、田徑、籃球、排球等課程的開設。養心課程主要包括青春期教育、營養教育、衛生教育、安全教育、體育專項理論知識、體育心理、戲曲體育、太極、八段錦“經典詠流傳”、室內瑜伽等課程的開設。“養氣”貫穿于所有的課程開發中。
“三養三型”校本體育課程、開課內容:
基礎型課程:(1)室外體育實踐課:武術、足球、籃球、排球、田徑、毽球。(2)室內體育理論課:青春期教育、營養教育、衛生教育、安全教育、體育專項理論知識、體育心理等戲曲體育、太極、八段錦、“經典詠流傳”、室內瑜伽。
拓展型課程:(1)課余活動課:大課間、體鍛課。(2)體育選項俱樂部:毽球、足球、太極、籃球、排球、啦啦操。
提高型課程:特色專項運動隊:校田徑隊、武術、羽毛球、乒乓球隊。
基礎型課程適合七年級學生,每學期32課時。拓展型課程適合八、九年級,每學期32課時。提高型課程適合七、八、九年級 ,每周訓練5次,每次2課時。
3.3 “三養三型”體育校本課程體系的實施的教學途徑
“三養三型”體育校本課程在實施過程中采用1+X走班制教學的開設形式,這里的“走班制”是指行政班相對固定,學生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和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層次班級進行跑課,不同的跑課班級,其體育教學項目、教學手段、期末考核評價均有不同。這里所講的“1+X”走班制,指的是“行政班+體育選修課班”的走班形式。
3.4 對“三養三型”體育校本課程體系進行合理的評價
體育課程評價是體育課程的監督、反饋和保障,通過三年的體育課程實施,我們對學生身體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直接評價。
對學校教學管理中的常規數據,包括心理咨詢人數、請病假人數等做分析,選取個別學生、班級、項目進行個案分析,這為體育課程體系提供間接評價依據。
4 小結
現今中學體育課程對學生心理素養關注較少,是對學生精神面貌培養較弱,對學生養心、養氣等指導較少。本文從中國傳統文化視角和我校實情出發,編排的“三養三型”校本體育課程教材和開發“三養三型”校本體育課程,以及“三養三型”校本體育課程實施1+X走班制的實施策略,可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使命,彌補當前學校體育課程之不足,滿足學生健康需要,并為我國學校體育課程體系構建提供借鑒的經驗和建議。
課題:本文為我校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國傳統文化視角下構建三養三型體育課程體系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XJK18BTW016)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