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奔
摘要:事業單位的經營發展有著非營利性的特點,其經費來源主要是政府撥款。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很多事業單位在以往沒有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但在新時代背景下,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總量和規模急速增加,不對其進行計提折舊會引發很多弊端和負面影響,阻礙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本文主要論述了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不進行計提折舊的弊端、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應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折舊是針對處于使用壽命之內的固定資產,選擇某些對應的方法來確定其折舊額,并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歸類、系統分攤的管理過程。應提折舊額等于接受計提折舊管理的固定資產的原先總額減掉預計凈殘值后得出的金額。事業單位如果不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處理,則會嚴重影響會計核算的實效性和準確性,造成事業單位資源的浪費,影響單位未來的建設運營。
一、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不進行計提折舊的弊端
(一)導致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失真
目前,很多事業單位使用的財務會計制度并沒有明確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規定,有關固定資產價值的變化處理,不少事業單位只重視固定資產的采購及廢棄管理,即只重視固定資產在增加和減少兩個環節的財會統計。在事業單位的財務報表中,固定資產以保持原值不變的方式長期存在于資產負債表內。然而,立足于客觀實際分析,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越長,資產的折舊率就越高,資產的消耗及磨損就會越嚴重。固定資產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其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如果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就很容易引發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和實際凈值出入較大的問題,從而導致單位的資產與凈資產規模總量要比實際資產規模總量高出很多。
(二)沒有遵守實質重于形式的會計核算原則
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要求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時要做到實事求是,根據交易實況和經濟現狀來進行財會核算、計量和報告,不能單憑交易形式或法律形式來充當核算依據。然而,如果事業單位不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核算,則會違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導致最終的核算信息有失公允,跟實際出入很大。例如,兩個事業單位在同一時期購買同一種固定資產,即使購入的固定資產的原值是一致的,但由于使用途徑、使用性質不同,兩個單位的固定資產磨損速度必然也會有所差異。但如果兩個單位都不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管理,則兩個單位的會計報告、會計核算信息也是一樣的,這顯然違背了實質重于形式的會計核算原則。
(三)阻礙事業單位制定科學的價值補償機制
眾所周知,在使用固定資產的過程中會出現資產損耗、資產設備出現故障等問題,為了確保這些固定資產設備的功能不受影響,不會影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作,需要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保養和維修。計提折舊則能夠為維修基金數額的確定提供客觀依據,幫助事業單位構建出科學合理的價值補償機制,改變單位以往維修基金提取常常出現過多或者過少的情況,加大相關工作的任務量和重復率。科學的固定資產價值補償機制可以確保固定資產能夠得到及時的優化、合理的更新,進而保障固定資產的性能、功能始終在線,為事業單位相關工作的有序開展、高效進行提供基礎保障。
(四)制約了固定資產日常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會促使單位領導人養成重采購、輕管理的負面行為。許多領導人會在固定資產設備功能依舊健全、性能相對優秀的情況下,依舊向上級討要固定資產購置經費,養成貪大求新、鋪張攀比的不良風氣。還有部分事業單位會將固定資產出借、出售用來盈利,謀求私利,促使事業單位內部形成追求利益的錯誤觀念,引發社會分配不公問題。不重視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會導致很多固定資產處于浪費閑置的狀態,致使部分固定資產得不到及時維修,過度損耗,固定資產的出借盈利現象還會導致固定資產損毀、丟失,引發權責不分問題。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事業單位不進行成本核算
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核算的最終目的就是全面準確地梳理出單位在發展建設和經營期間耗費的成本,從而為財務決策的制度提供客觀依據,確保單位的支出與營收平衡,確保事業單位的計劃資金能夠更好地落到實處,花在應該花的地方,以實現單位資金的最優配置。然而,不少企業還存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理念薄弱,成本核算管理意識低下等問題。有關固定資產的核算停留于表面的單位支出工作中,沒有以計提折舊的結果為依據來對固定資產進行修繕保養,來科學調配固定資產的使用途徑和方式,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與單位的日常活動、產品活動缺乏關聯性,最終導致單位的許多決策和活動不夠科學,存在漏洞。
(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不完善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功能價值要想充分彰顯,起到實效,其前提基礎就是事業單位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來開展相應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但目前國內很多事業單位大部分是預算管理單位,會計制度采用的收付實現制。該會計制度實施背景下,會計科目跟預算科目需要保持一致。如此,就會出現統一權責發生制背景下單位支出與收付實現制背景下單位支出不統一的問題。
(三)事業活動固定資產與經營活動固定資產難以區分
新會計制度要求事業單位按照不同的會計核算方式來分別對經營活動和事業活動固定資產進行管理核算。用于支撐事業活動開展的固定資產根據預算管理體制一次性計入“事業支出”,而用于支撐經營活動開展的固定資產則根據其使用年限的不同來進行分期計提折舊核算。然而,在現實中,兩種不同用途的固定資產實則很難具體區分。稅法規定,事業單位可以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并允許稅前扣除,但修購基金不可以沖減應納稅所得額。因此,不對兩種固定資產進行區分,既會出現重復列支的問題,也會減少事業單位的納
稅額。
三、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相關策略
(一)健全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制度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有序開展,發揮實效的前提就是事業單位重視該工作,單位內部有成熟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相關財會人員了解該工作的重大價值和重要程度,這是事業單位應該從宏觀層面做出的努力與改進。事業單位既要做好對應的成本核算工作,也要立足于發展實際來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加大該工作的監管力度和培訓力度,通過常態化的培訓來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意識、能力水平,幫助他們掌握相應的工作技巧,幫助他們熟悉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從而推動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的落實。
(二)明確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
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核算時,需要明確計提范圍。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來對區分出應該進行計提折舊核算的固定資產,這些資產通過包括建筑物、租借的機器設備、外租的產品設備等等。考慮到企業會計準備并沒有清晰指出不同類型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方法與范圍,對此,事業單位可以參考借鑒一些企業常用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方法來開展相應的工作。首先,按照一些標注和依據來明確固定資產的范圍,如根據資產的物理特征、功能形式、使用途徑等來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歸類,了解各類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使用年限;其次,使用分類折舊的方式來對不同類型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在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率時要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出臺的規定制度同時參考行業的平均水平來確定折舊率;最后,當折舊率確定核實之后,再計算出固定資產的損耗率、現有價值等。
(三)準確評估固定資產損耗
根據固定資產損耗形式的差異,損耗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即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受到不可抗力等自然因素影響出現的固定資產磨損情況稱之為有形損耗,這種損耗通常會讓產品設備的外觀、功能有所變化,其損耗較為直觀,確認也相對容易。固定資產年有形損耗=(固定資產原值-凈殘值)/預計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無形損耗則是指由于新技術的出現、新工藝的誕生、新產品的問世而導致舊的固定資產設備出現競爭力降低、市場價格降低的貶值情況。事業單位在開展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時,要充分考慮有形損耗與無形損耗對固定資產價值產生的影響,不能和以往一樣,只單一地關注有形損耗。因為步入21世紀之后,很多事業單位內的固定資產有很大一部分占比是電子設備、計算機設備,而這些高端科技產品固定資產有著更新快、貶值快的特征,其資產價值受無形損耗產生的影響要比有形損耗更大。在對這類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選用的方法也要與時俱進,建議事業單位選擇加速折舊法來進行相應處理。
(四)合理確定計提折舊方法和計提年限
目前,事業單位常用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方法有四種,即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前兩種被歸類于直線法的范疇,后兩種則屬于加速折舊法。固定資產的類型不同,實際使用情況不同,其對應的計提折舊方法也會有所差異。財會人員要熟練掌握上述方法的適用情況、各自優勢、應用基礎和使用局限,確保固定資產的類型和其計提折舊方法能夠有效對接起來,確保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與客觀性。例如,一些更新迭代速率較快的電子設備就適宜選用加速折舊法來核算,而房屋建筑類固定資產則可以使用直線法進行計提折舊。至于計提年限的確定則要根據固定資產的現有行情、未來趨勢、磨損狀況來綜合判定。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不進行固定資產折舊會導致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失真、沒有遵守實質重于形式的會計核算原則、阻礙事業單位制定科學的價值補償機制、制約了固定資產日常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會造成固定資產資源的浪費,對事業單位的支出營收工作產生負面影響。對此,事業單位應從健全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制度、明確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準確評估固定資產損耗、合理確定計提折舊方法和計提年限等方面切入,來提高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確保最終結果的準確性與客觀性,為事業單位的發展建設、資源配置提供有力依據。
參考文獻:
[1]靳娜.行政事業單位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后固定資產折舊探討[J].財會學習,2019(20):117-118.
[2]王律桃.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5):172-173.
[3]高俊卿,趙立兵,于津,耿建華.新制度下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必要性及對策分析[J].經濟師,2016(1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