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鴻勛
摘要:新媒體素養已成為高職院校學生未來就業的必備職業素養之一。關于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新媒體素養教育的研究,是基于人和新媒體“合作”與“共生”的研究。教師在從進行閑暇教育和閑暇時間引導時,可以從思想、技能和行業合作方面進行引導,一定要有技巧地順勢引導,幫助學生把握好追求工作素養功利性和美好生活享受性之間的平衡,優化其自我控制。
關鍵詞:職業新媒體素養,高職院校,閑暇教育
自20世紀90年代媒介素養的研究走入視野,數十年間,各類新媒體已經成為了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學界對媒介素養的教育研究,從如何在使用媒介過程中“保護”人們,轉變為了如何讓人們與媒介“合作”與“共生”。關于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新媒體素養教育的研究,也是基于“合作”與“共生”的研究,希望解決學生利用新媒體進行工作、學習、生活的問題。
一、研究背景
移動互聯網爆發式發展的時代,新媒體是學生未來就業組織觸達廣大人群、進行宣傳的必由平臺。這些組織重視工作人員的新媒體素養,體現在運營、招聘、培訓等環節。
筆者對學生未來主要就業的婚慶企業進行研究發現,它們在資訊、短視頻、社交新媒體平臺都建立了賬號。其中社交媒體粉絲量高達49.4萬人,短視頻媒體粉絲量高達92.4萬人。
對婚慶企業的新媒體運營人員招聘要求進行文本分析發現,婚慶企業將新媒體平臺數據作為對運營人員的考核目標,要求其能夠策劃和制作優質內容,通過新媒體平臺監控粉絲數、運營效果、行業的變化,及時反饋優化產品,提高企業的品牌影響力。
筆者學生的實習日記反饋,婚慶企業在接收訂單較少的淡季,會安排工作人員參加由婚禮紀app、小紅書等組織的培訓活動,以提升工作人員的新媒體運營能力。
綜上所述,新媒體素養已成為高職院校學生未來就業的必備職業素養之一。學校應務必重視提升學生職業新媒體素養教育,以提高就業競爭力。
二、問題與機會
柏拉圖認為:“閑暇是一種自我控制的休閑和自由狀態。”高職院校學生較之前擁有課堂之外更多的閑暇時間,但是自我控制狀態并不理想。
因手機上的娛樂活動如游戲、短視頻、讀小說等有延續性,有學生閑暇時沉迷手機,甚至耽誤了正常的上課學習。綜合筆者的調查數據與課堂觀察綜合發現,當高職院校學生面對不感興趣的非專業課程時,課堂長時間“玩手機”的人數最高可達70%以上。在當前環境下,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閑暇教育勢在必行。
所謂閑暇教育應該有不少于兩層含義:一是教育學生要更有意義地度過閑暇時間;二是學生在閑暇時間參加有意義的教育活動。閑暇教育,不僅是要通過閑暇時間提高、充實人的精神境界,更要讓人們在閑暇時間中創造出新的價值。
高職院校學生在手機上主要關注的資訊平臺、短視頻平臺、社交平臺,既是他們娛樂的內容,又是他們未來就業組織的主要傳播渠道。學生如果能夠利用閑暇時間對這些組織的新媒體內容加以研究,有利于未來就業。充分利用閑暇時間讓學生自主愉快地學習,還能對學生的學習習慣起到潛移默化的培養矯正作用。
三、提升路徑
結合筆者所授課的婚慶專業學生的現狀,至少可以通過以下四個途徑去實施閑暇教育、提升學生的新媒體職業素養,助其與新媒體“共生”。
(一)思想:融新媒體素養和正確閑暇觀于一體。
新媒體素養的培養與正確閑暇觀的培養不可分割。學生閑暇時需要有克制力地去使用新媒體,正確地看待自己所接觸到的新媒體,分辨新媒體上的內容,并且要掌握技能以便工作之后正確地制作相關的內容,以達到與之“共生”的境界。教師需要在課內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結合課程思政的內容,讓他們借助新媒體養成自主思考職業問題的好習慣。
(二)技能:培養日常觀察習慣
許多教師會通過慕課等平臺,為學生布置閑暇時間完成的任務,在使用過程中,學生既熟悉了新媒體操作,也增進了專業的技能理解。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結合就業需求,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課后新媒體應用、分析、觀察任務。筆者在任導師時,就讓學生在暑期比對觀察10個婚慶企業的官方網站建設情況。學生對婚慶企業的新媒體渠道建設、觸達消費者、展示產品,進行了直觀的探析。做過這些并不復雜的任務之后,學生在日常接觸婚慶企業的新媒體時,會更加留意專業問題,也會有針對性地去進行自主研究。
(三)技巧:寓教育于娛樂
每個學生在閑暇里的角色,首先應當是“生活者”,而后才是“學習者”。如過多采用強制要求,可能會招來學生的逆反。教師要注意尊重學生對閑暇的支配愿望,順應其閑暇支配規律。
筆者曾建議學生做過一個小舉動:在短視頻平臺用幾秒鐘的時間搜索“婚禮”關鍵詞,并收看幾個數十秒的短視頻。整個過程耗費不過一兩分鐘,但短視頻的系統就會記錄下學生的搜索偏好,而后不定期地給學生推送婚禮的相關視頻。學生在閑暇時間娛樂時,會日積月累地收看更多婚禮短視頻,對認知行業產品、了解企業有積極的作用。這種順應學生閑暇娛樂習慣、利用平臺推送規則的方式,不會讓學生產生反感,能夠達到與職業新媒體素養的快樂“共生”。
(四)實訓:緊密結合時代
學生在去往婚慶企業進行實習時,企業會要求他們對新媒體平臺進行維護,并給予培訓和指導。教師可以引入真實的企業工作到學校的實訓課堂,并邀請企業人員前來講座,讓學生們提前了解這些新媒體平臺在工作中的作用。學生在閑暇時間,就會有意識地區接觸和觀察這些平臺。引入了社會合作的閑暇教育也會更加緊密地結合時代。
四、結語
利用閑暇教育,進行學生職業新媒體素養的提升,必須引起重視。學生的閑暇時間本身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新媒體上度過的。在這個與新媒體共生的時代,未來他們需要在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中游刃有余地處理工作任務。教師在對他們進行閑暇教育和閑暇時間引導時,一定要有技巧地去進行順勢引導,把握好追求工作素養功利性和美好生活享受性之間的平衡。
參考文獻
[1]肖龍.論閑暇在教育中的失落與復歸——基于美好教育生活的視角[J].當代教育科學,2020(08)
[2]王慧.論“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的閑暇教育[J].大視野,2020(02)
[3]孔姣,賈文軍.大學生閑暇教育路徑存在的問題[J].青年與社會,2019(24)
基金: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度“職業素養培育”項目“高職院校閑暇教育融入職業新媒體素養的路徑研究”課題成果(項目編號:2021ZS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