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
摘要:伴隨國家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中小型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在國民經濟生產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中小型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也直接體現出我國安全生產的總體狀況。為加快我國工貿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本文首先論述了中小型工貿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意義,然后分析了中小型工貿企業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改進建議。
關鍵詞:中小型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對企業來說,安全生產屬于重中之重,因為受到不同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不少企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導致安全事故頻發,干擾到企業的正常健康發展。因此,工貿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加快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簡稱“安標”),確保生產的規范性與安全性,從而促使企業自身安全生產水平的提升。
一、中小型工貿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意義
第一,這是落實安全發展理念的有效手段。中小型工貿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可以讓企業形成可持續發展理念,認真執行黨的發展理念要求,不斷改進企業生產工藝與管理制度,消除生產中的安全問題。第二,這是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必經之路。我國相關安全生產法律規定,要嚴格企業安全管理,并逐步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全面達標。作為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企業也屬于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主體。因此,企業需抓好所有崗位與生產環節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確保自身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二、中小型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一)安全生產管理觀念淡薄
面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小型工貿企業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其中,不少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安全生產,“重效益、輕安全”的問題較為常見。一些企業在快速成長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效益增長所獲得的紅利,而且在發展過程中并未出現嚴重的安全生產事故[1]。這導致一些企業領導心存僥幸,認為安全生產事故不會落到自己頭上,從而忽視了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的安全生產標準創建更是嗤之以鼻。
(二)資金投入較少,企業安全生產基礎較差
部分中小型工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根本不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未建立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部門,也無企業安全生產文化。企業領導的安全生產責任意識明顯不足。特別是部分小微企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設施老化、廠房老舊、生產工藝落后,企業安全生產保障水平不足,存在很多安全隱患。這導致在進行安標創建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但是短期內企業看不到安全生產工作的收益,投入資金的意愿也明顯較低。
(三)安全生產管理人才匱乏
在創建安標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專業資質的安全咨詢機構提供指導,更需要專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人才給予支撐。但是現實中相當多的工貿企業都不注重這方面人才的培養,極少有企業設置了專職安全員崗位,并對其加以嚴格的培訓。目前,企業更多依賴的相關專業機構,而負責安全生產管理的人員業務水平高低不一,因此,即使達標后也無法參照專業的模式開展標準化管理,造成安標管理效果較差。
三、中小型工貿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建議
(一)建立健全相關安全生產責任制
中小型工貿企業要結合自身實際,構建完善的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到企業的方方面面。首先,將重要責任人、崗位員工劃分為不同的層級,明確規定需承擔的相關安全責任[2]。其次,根據本企業的部門職能設置情況,如技術、安全、設備等,逐一對其在安全生產中所需承擔的職責予以明確。最后,企業最高層需進一步樹立主體責任觀念,從管理層高度重視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并給予相應的支持與投入。同時,帶頭學習與安標建設相關的法律規定、標準知識,帶動全體職工學習,并將這些安標建設滲透到企業生產運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將安標建設宣教工作納入企業安全文化宣傳工作中,定期組織“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年”、“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周”等活動,創設出“人人學標準,人人按標準辦事”的濃厚氛圍,促使安標創建工作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3]。
(二)加大投入,強化安全保障能力
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對企業安全管理的重塑與改進,這需要耗費不少的人力與物力、財力。這涉及到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風險因素的辨別與防控、應急資源的配備與維護等等。中小型工貿企業需結合實際,不斷加大安全生產的投入力度,為安標創建工作打好基礎。第一,在人才保障方面,要從社會、高校招聘專業安全技術人才,將不同學歷、專業的人才配置到合適的安全生產崗位上。同時,加強對安全技術人才的培訓,通過委派交流與培訓,逐步提高安全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第二,在財力投入保障方面,應根據《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給予充足的安全資金,并保證真正應用于安標創建工作中,切實優化安全生產條件[4]。第三,在物力保障方面,應配置足量的應急物資裝備,確保事故發生時應急物資可以運用。同時,科學配置安全設施,做好對安全隱患的治理工作。
(三)政策引導,加強對安標建設工作的監管
目前,很多工貿企業對安標創建的熱情與自覺性都較低,企業的安全管理人才素養也較低。對此,政府監管部門應加大政策的引導作用。地方政府部門在制定有關政策前應充分調研,掌握當地企業的主要情況,然后進行整體規劃與分類管理,確保企業安標創建工作的有序推進[5]。同時,要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并采取動態監管措施,保障企業標準化建設的順利推進。另外,政府部門可提供一些補助與獎勵,對表現優異,安標創建工作成效突出的企業進行表彰與獎勵,打造一批標準化先進示范企業,增強達標企業的榮譽感,在行業內起到典型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沿海,薛玉廣.我國工貿行業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1,(2):134-135.
[2]蘇付秋.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問題與對策[J].決策與信息,2013,(8):268-268.
[3]陳曉宇.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J].商訊,2020,(21):336-337.
[4]朱翠玲.小微工貿企業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現狀及策略分析[J].廣東安全生產,2018,(5):56-57.
[5]陳宏林.淺析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6X):16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