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摘要:閱讀教學在小學中段語文學科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師當下的首要任務。有效閱讀有助于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內心情感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基于此,教師應注重提升小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與感悟,增加學生閱讀體驗,引導學生深度閱讀,才能有效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在課程改革與發展的背景下,小學階段閱讀教學已受到廣泛關注,良好的閱讀能力是小學生日后學習和獲取知識的基礎。因此,語文教師應及時改變教學策略,運用豐富新穎的方法,將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充分激發,使其能主動積極的融入高效學習中,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與素養,促進自身學習質量與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
一、運用教學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作為推動學生高效學習的動力,只有對于一件事物抱有濃厚的興趣,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學習。然而在當下小學中段語文學科閱讀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是否對閱讀抱有興趣并未加以重視,而語文學科本就以文字為主,過于枯燥單一,同時課堂的教學模式依舊是千篇一律的講解,這樣就會導致小學生對課文沒有閱讀的興趣,無法領悟其中的內涵與中心思想,知識也掌握的不牢固,閱讀能力難以提高。對于此種現狀,語文教師就應及時改變教學理念與方法,尋求新穎豐富的教學方法,比如創設教學情境,這是目前極為流行且效果明顯的全新教學方法。能將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充分激發,使其能主動積極的融入到課堂中,進行高效閱讀與學習。同時還能將小學生帶入到指定的情境中,更好的理解與掌握相關知識,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學習質量。
例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本篇課文以寫景為主,作者從多個方面描繪出了我國西沙群島的美麗景色及富饒的物產資源,體現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與贊美之情。課文內容主要以文字為主,但對于小學生而言卻較為枯燥,使其沒有閱讀與學習的興趣。那么語文教師就應改變教學策略,在授課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創設體驗情境,將搜集好的與西沙群島有關的視頻在課堂上播放給小學生。這樣能不但能將其閱讀興趣充分激發,并主動融入到課堂高效閱讀與學習中,還能讓小學生有更直觀的視覺與心靈體驗,將自己帶入到情境中,更好的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境與情感,從而對課文的內涵與中心思想有更深刻的領悟。同時提高了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學習質量,讓小學語文學科閱讀教學更具有效性。
二、提出高效問題,推動自主閱讀
在小學中段語文學科閱讀教學中,問題能激發小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推動其進行自主閱讀與獨立思考,并對課文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從而加深對內涵與中心思想的理念與領悟。但從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看,多數教師對于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還沒有正確認知,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依舊采用陳舊的教學模式,不善于提出有針對性、引導性及啟發性的高效問題,而小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對所學知識無法理解掌握的更加透徹,這樣就往往導致學生學習質量與教學效率達不到理想標準。故而,鑒于此種情況,語文教師就應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材上的內容,提出恰當的問題,將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激發,使其在問題的推動下能夠自主進行閱讀與學習,從而提高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與學習質量,構建高質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例如在《巨人的花園》一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巨人是如何從自私逐漸變得慷慨,其中一系列的溫馨故事,雖然內容有限,卻蘊藏了深刻的內涵與中心思想。語文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避免小學生過于依賴以聽講的方式學習,而是應該提出有針對性、引導性及啟發性的高效問題。如:1這是一座怎樣的花園?2巨人回來前的花園是什么樣子?3孩子們偷偷來到花園,巨人對他們做了什么,說了什么?4小男孩那雙會說話的眼睛,想對巨人說些什么?巨人又從中讀出了什么?教師提出這些問題,不但能將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激發,從而推動其自主進行深入閱讀與思考,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使其對課文的內涵與中心思想有更深刻的領悟,進而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與學習質量的全面提升。
三、進行拓展閱讀,提高綜合能力
就當下小學中段語文學科閱讀教學而言,學生的閱讀資源極為匱乏,而此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但教材上的閱讀資源卻極為有限,這樣就無法滿足小學生的閱讀與學習需求,導致其閱讀與學習能力無法提高。而教師對此并未加以重視,久而久之,就會對教師后續教學的順利開展有嚴重影響。因此,教師應注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立足于教材基礎之上,尋求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課外書藉,使其能有更豐富的閱讀資源。并且要積極鼓勵小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這樣不但能開闊其視野,強化知識儲備,還能讓小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中積累大量寫作素材,拓寬其寫作思路,為日后寫作奠定基礎。同時還能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及素養,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穩步提升。
例如在《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這是一篇游記類的文章,作者主要根據游覽順序進行描寫,將沿途美麗的景色表達的分外清晰。小學生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就會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與情感的表達方式。那么教師就可以將作者的另一部作品推薦給小學生,《稻草人》是現代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個富有同情心,但卻對于一切都無能為的稻草人,以及它的所思所想,展現了當時勞動人民經歷的苦難,具有極強的教育意義。這樣的拓展閱讀,不但能讓小學生學習到更多的寫作手法,為日后寫作積累大量優秀的詞匯與素材,還能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分析及理解能力。由此可見進行拓展閱讀能開闊小學生的視野,使其能學到更多教材上沒有的知識,進而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與素養的全面提升。
總結:
小學中段語文學科閱讀教學作為當下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語文教師應注重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同時以豐富新穎的教學方法,將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激發,使其能自主積極的融入到高效閱讀與學習中。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及素養,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語文知識,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婉然.淺談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的策略[J].讀與寫,2021,18(7):62.
[2]劉青艷.提高小學中段語文閱讀能力的方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20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