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冰鑫
摘要:在幼兒園教育整個過程中,教育評價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目前幼兒教育評價體系缺乏科學性、全面性,導致評價結果不具參考性。因此,對幼兒園教育評價體系進行整改迫在眉睫。本文著重分析了目前幼兒園教育評價體系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解決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幼兒園構建完善評價體系,推動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評價;問題
引言:
隨著時代發展,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改變,幼兒園教育受到各界人士關注。隨著第三期幼兒教育行動計劃推進,相關研部門應該加強幼兒教育內涵建設,幼兒園教育評價是幼兒園內涵建設質量評估中一項重要內容,因此,要注重完善幼兒教育評價體系,以便開展開展全面、客觀評價,確保評價結果的科學性。由于目前幼兒園教育評價模式存在一定問題,因此,對幼兒園教育評價體系進行整改勢在必行。
一、目前幼兒園教育評價模式存在的問題
1.評價依據片面,評價不夠全面靈活
現今幼兒園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主要是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幼兒園教育目標進行分解,操作性不足,理論性較強。對幼兒的評價只依據幼兒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評價依據單一、片面,未對幼兒的興趣愛好、學習態度、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評價。由于評價依據不夠全面,缺乏靈活性,因此,評價結果缺乏信度與效度。
2.評價方式單一,脫離幼兒實際生活
大部分幼兒教師在對幼兒掌握知識程度進行評價時,只注重幼兒是否可以流利背誦相關概念,對于幼兒是否真正理解概念的含義不甚重視。并且,很多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方式為就事論事,只對幼兒在當下教學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對于學生是否可以將所學知識之間建立聯系重視程度不足,更不關心幼兒是否可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利用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這種評價方式缺乏全面性與科學性,脫離了幼兒實際生活。很多幼兒對相關知識可以準確背誦,但對其中含義未能真正理解,當換一種方式在對其進行提問,往往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效果。
例如,幼兒可以將三角形的概念背誦的滾瓜爛熟,將一個三角形擺在幼兒面前,幼兒可以認出是三角形,同時將幾個三角形擺在幼兒面前。幼兒也可以認出是三角形。但如果讓幼兒找出房間中哪些物品屬于三角形,幼兒卻很難答出。通過這樣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使幼兒對數學概念記憶牢固,但是不能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說明幼兒對于相關概念的內涵理解程度不足。
3.缺乏科學性,摻雜過分主觀成分
孩子在幼兒階段獨立性較差,但是具有較強模仿能力以及從眾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大部分幼兒無法通過的獨立思考來進行回答,而是隨聲附和其他幼兒答案,部分教師判斷幼兒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只依據幼兒齊聲回答的效果。這樣的評價方式極端片面,缺乏科學性。并且,由于教師主觀因素,許多幼兒在課堂中很少被教師提問,發言機會少,幼兒教師對這部分幼兒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缺乏依據。由于教學方式以及評價手段缺乏科學性,無法對幼兒進行全面評價,不利于安排合理教學計劃,促進所有幼兒在教學過程中收獲知識與技能。
二、解決對策
1.評價目標應全面,符合幼兒發展水平
不同階段的幼兒特點不同,因此,設計評價目標需要充分考慮中班幼兒所處年齡階段的一般特點。但由于各地幼兒園開展教育活動會受到不同因素影響,導致各地區、各幼兒園之間幼兒教育活動的開展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對幼兒園中班教育評價,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充分考慮幼兒所在地區和所在幼兒園的情況。通過對幼兒園中班教育活動進行評價,主要目的在于科學、全面、客觀的了解幼兒發展水平,深入了解幼兒實際需求,發掘幼兒自身潛能,以此為依據,科學合理規劃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通過教師對幼兒進行正確指導與幫助,讓所有幼兒在原有基礎之上獲得更多知識與技能,幫助幼兒獲得更好發展。只有評價目標真正與幼兒發展需求匹配,才可以實現促進幼兒不斷發展的目的。
2.評價角度應多遠,貼近幼兒現實生活
對中班幼兒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價,應以多個角度進行全面分析,可有效對幼兒進行進行全面多樣的評價。首先,需要對幼兒在教學活動中表現進行評價,進行這一評價的理論依據為多元智能理論,根據一定標準,將中班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記錄并分析,可以深度掌握幼兒的優勢以及弱勢,利用幼兒優勢帶動劣勢發展,可有效促進幼兒獲得全面發展;其次,要在生活中對中班幼兒進行評價,對于中班階段的幼兒來說,生活與學習之間有個密不可分的聯系,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兩種評價方式各具優勢,對中班幼兒教育活動進行評價,應充分考慮幼兒特點,以中班幼兒的實際表現和實際學情為依據進行評價。幼兒教師要注意對幼兒進行評價時運用的語言,需要通俗易懂,便于幼兒輕松理解教師評價語言的含義,與教師開展交流與互動,促進幼兒獲得成長與發展,實現評價的最終功能。開展幼兒評價,應滲透到日常的各個環節以及各個教學活動中,在自然的教學情境中對幼兒進行客觀、真實的評價。
3.評價過程應客觀,提高效果評價真實性
幼兒園是專業教育機構,教師是中班幼兒教育活動評價的主導者。因此,教師的評價直接決定幼兒是否可以在自身原有基礎之上收獲更多知識月技能,教師對于幼兒的評價,對幼兒學習和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教師對于幼兒進行評價要慎重,不可草率,教師需要善于運用豐富的語言,可以適當加入體態語言,便于幼兒理解教師評價語言的含義。幼兒教師要不斷自我充電,提升自身專業素養,以此支撐教育評價行為。在對幼兒進行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學會捕捉、分析、整理來自多方的評價信息和依據,掌握依據實際情況對幼兒進行全面科學評價的教育方式。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育評價在幼兒園教育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為新時代幼兒教師,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觀察幼兒在各個環境中的表現,深入了解幼兒性格特點、認知規律、實際學情,從多個角度對幼兒進行客觀、全面評價。深度挖掘幼兒潛能,尊重幼兒之間個體差異性,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幼兒收獲更多知識、技能,為幼兒步入小學開展學生打好基礎。幼兒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掌握科學教學手段,構建全面評價體系,促進幼兒獲得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梁紅蕾.幼兒園混齡教育與學前教育改革探討[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39(12):82-84.
[2]何晶.守正與超越:探尋學前教育質量評價多元性范式回歸[J].才智,2021(05):119-121.
浙江省紹興市柯巖中心幼兒園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