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蔚云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習易到難的過渡階段,這期間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全面地了解,然后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競爭力過大,小學生面臨著“超額負擔”的學習壓力,這就導致學生心理狀況出現很大的、不良的變化;教師同樣也面臨則巨大的壓力,同樣無可避免地也出現惡性心理變化,尤其是班主任這樣勞心勞力的職位。基于此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來討論小學班主任應該如何具備心理健康教育素養,以達到自己與學生都有一個非常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對待工作和學業。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素養
一、班主任和學生出現不良心理狀況的原因
對于班主任來說,他不僅要充當一門任課老師傳授學生知識,還要在任職期間留意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生活狀態,要非常仔細地觀察學生細微的心理變化,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舒適、健康的環境下進行快樂地學習;不僅如此班主任還要與其他幾門任課教師相互配合,共同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最后還要配合學校領導的工作,完成績效目標。這些細微但卻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班主任打氣十二分的精神完成,班主任的壓力過大無處宣泄最后就會導致出現不健康的心理狀況,不利于身體健康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出現不良的心理狀況多數的原因是因為學業壓力多大導致的。小學生的年紀尚小都還處在貪玩的階段,由于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之間的競爭壓力也非常大,家長望子成龍、成鳳的愿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這些“夢想”過于沉重,學生的壓力就會被無限增加。學校教師為了完成教育目標也會存在不注重學生接受能力的而加大教育難度的狀況,這種種原因都會導致學生發生扭曲的心理變化,不利于學習也不利于日后的健康成長。
二、班主任應具備的心理教育素養
1.樂觀、穩定的情緒
教師是一份神圣的工作也是一份費心神、心力的工作,班主任的壓力會比普通任課教師的壓力更大,出現倦怠、消極的工作狀況是可以理解的,既然避免不了這種心態的出現,那么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減少負面情緒的出現,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班主任要明白自己是學生學習的標桿,無論在知識、待人接物還是對待困難的處理方式等,所以班主任一定要保證自己是在健康、樂觀的心態下教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到班主任的“陽光氣息”。不能改變環境那么就試著改變自己,讓自己融入到環境中;不能改變事情現狀,那么就改變處理事情的態度。分步驟地把困難化繁為簡,最終都能把事情完美解決,所以最關鍵的就是班主任要用穩定、樂觀的態度應對問題。
2.具備堅強、高尚的品格
無論是教師還是班主任都只是普通人,他們所具備的堅強以及高尚的品格也不是天生就具備的,都是在后天的磨礪中培養起來的。對于普通公民來說,教師應該具備更高層次的品格,因為他們面臨的是祖國的接班人與建設者,所以教師一定要起到表率的作用。教師具備了堅強和高尚的品格對于自己也是非常有利的,因為這些優秀的品格會讓班主任更加從容的面對教育以及生活中出現的困難,能夠冷靜地處理棘手問題,最主要的是當他們已經具備了高尚的品格時,出現不健康心理的概率就會小很多,這對于班主任自己以及學生都是非常有利的。
3.緊追教育改革步伐,與時俱進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新課改的進行,教育的目標以及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以及教師能夠緊追社會發展腳步,成為能夠為國家做貢獻的人。基于此,教師就一定要完善自己的教育手段、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社會的發展狀況,也能夠更快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對于學生,教師要改善自己故步自封的教育手段,學會接納現代化的教育方式,例如多媒體以及視頻授課等。對于班主任來說,他們一定要快速地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進程,要與時俱進地更新自己的學庫知識,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地向學生傳授最新的知識,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減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代購,小學生的好奇心非常大,他們可以從網絡上了解很多新詞語、新知識,如果教師不能及時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存,那么總將會跟學生產生巨大的代溝,這樣就不利于班主任開展教學以及管理工作。
三、班主任要注重關心、愛護學生
小學生的年紀小,會比較嬌氣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要積極、主動地關心、愛護學生。學生就是班主任的孩子,班主任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日常表現,以便于及時地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并且能夠快速解決問題。當學生感受來自班主任的關懷以及肯定時,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就會發生積極的轉變,而且也會更加快速、高效地建立健康、樂觀人格,對以后的生活以及學習都是非常有利的。
近幾年家長對于教育的態度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他們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這是非常好且積極的轉變,但是過度的重視也會產生不好的結果—過度的望子成龍。這種心態的直接結果就會作用在學生的身上,學生面臨著家長的巨大壓力,就會力不從心,不想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出現不健康的心理狀況的概率也會增大很多。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更正家長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讓家長明白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幫助家長一起建立健康、和諧的家庭學習氛圍,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舒適的學校和家庭雙重的教育環境下學習,相信學生一定能夠建立健康的心理,積極樂觀的面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
簡而言之,班主任的工作是困難的但是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班主任一定要先建立自己健康的人格心理,然后才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建立積極樂觀的生活和學習態度,才能讓學生更加樂觀、積極地面對學習的困難與挫折,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賀雪琴.小學班主任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甘肅教育,2020(4):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