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凱熱木·司拉木
【摘要】數學閱讀是兒童對數學產生認知的最初途徑,是幫助兒童建立數學思想、明確數學學習意義的重要方式,也是培養兒童數學興趣的良好活動。通過數學閱讀,兒童可以主動的接觸數學知識,了解數學語言,發展數學思維,培育數學素養,提升自身的數學交流能力和探索能力,從而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從當前兒童數學閱讀中存在的困難出發,分析了造成兒童數學閱讀困難的因素,并在此層面上提出了提升兒童數學素養的幾點方法。
【關鍵詞】數學閱讀;兒童;數學素養;提升策略
引言
數學是一門生動而又嚴謹的課程,它既涉及概念、公式、法則等具體性的知識,也包括邏輯、推理等故事性的內容,是一門十分有趣的學科。數學閱讀結合了數學的知識性與趣味性,是促進兒童數學素養發展的良好材料。兒童在進行數學閱讀時,要開放思維,大膽想象,把閱讀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語言,邊讀邊想,學會標記評注,舉一反三,利用這一方法提高對數學的認識和感知,在閱讀中提升數學素養。
一、兒童數學閱讀中存在的困難及其原因
經調查得知,兒童在數學閱讀過程當中主要存在讀不懂、興趣低、耐力差、畏難情緒多等問題,究其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兩點:
一是兒童年紀太小,缺乏毅力和耐心,對自己的信心不足。兒童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要理解文字,還要從插圖和表格中獲取跟文字的對應信息,找到圖表中的有效數據,從而輔助閱讀。但面對這些復雜的信息時,部分兒童產生了畏難情緒,沒有仔細閱讀的情況下,就亂寫一通,從而導致數學閱讀效率不高,產生的效果較差。
二是兒童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較弱。閱讀考察的不僅是兒童的理解能力,還有其細心程度。審題不仔細,不能捕捉閱讀文本中的關鍵點,是數學閱讀出現偏差的又一重要原因。兒童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經常顛三倒四,閱讀有始無終,從而波及到數學閱讀,使得同樣的問題再次發生。
二、數學閱讀提升兒童數學素養的方法
(一)轉變觀念,了解閱讀
轉變觀念即認識到數學閱讀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學會利用閱讀工具進行課程導入。在兒童學習一個新的數學概念時,通過閱讀導入,一方面是讓兒童養成數學閱讀的習慣,掌握在閱讀中提取重點的方法;另一方面是因為閱讀常常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理,通過這種好奇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需要,進而對后期的知識產生更為濃厚的興趣。另外,兒童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常常因為認知的偏差導致思維停滯,這時候不應該直接向兒童公布正確答案,而是引導兒童通過閱讀討論,小組交流等等,來解決問題,以此來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于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指導方法,學會閱讀
數學閱讀方法大致分為兩點:一是精益求精,反復閱讀。數學閱讀跟語文不同,不求甚解的閱讀方法在數學這里行不通,因為每個數學概念,每一個數學符號都有其精確的含義,需要精益求精,反復記憶和驗證,一旦中間出現跳躍,可能會影響整個材料的理解,因此,數學閱讀需要兒童集中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切不可三心二意。二是基于個人理解,主張合作閱讀。閱讀是一種個人行為,在教育中老師也越來越強調個性化表達,因為每個學生的基礎和理解能力不同,閱讀后所能消化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在個人理解的基礎上,主動尋求合作閱讀,跟小伙伴交流感受和想法,以此來獲得更多的閱讀體驗。
(三)訓練品質,自主閱讀
自主閱讀是數學閱讀中的一大跳躍,它意味著兒童從被動獲得狀態,轉變為主動獲取行為,看似小小的改變,卻能在閱讀效果上展現出巨大的區別。自主閱讀能夠使兒童的閱讀過程從興趣轉變為樂趣,然后升華為志趣,實現理解力的大幅度提升。同時自主閱讀是兒童良好閱讀習慣養成的開端,是提升兒童數學素養的重要手段。家長和教師要有意識的去訓練養成兒童的自主閱讀習慣,引導兒童尋找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對于不明白的部分,要多進行思考核交流,要善于引導兒童找尋數學閱讀中有趣的部分,增強兒童對閱讀的熱愛,進而養成自主閱讀的良好品質。
(四)內外結合,強化閱讀
數學閱讀可以分為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數學教材內容的閱讀和課外數學讀物的閱讀。首先,數學教材是官方的指定教科書,是眾多數學專家和學者,結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教育學基本原理,精心編纂而成,具備很高的學習價值。教材的閱讀相比課外讀物而言,要更加細心和復雜,需要兒童認真做好記錄,通過老師的講解來輔助閱讀。而數學課外讀物就更加隨意和簡潔了,通常是課內帶動課外,通過課外閱讀輔助課內知識點的理解,更多偏向于教材中“數學萬花筒”部分的內容,主要用于提升兒童興趣,給兒童提供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強化閱讀習慣。
結束語
數學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長久的堅持,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要想通過發展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培育學生數學素養,就需要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認識,使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在閱讀中鍛煉個人的總結概括能力,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成存.重視數學閱讀培養核心素養[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