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松
開展體育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更需要對體育教學進行優化,從而得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是,目前初中體育的教學效率并不是很高,在教學內容、師資力量、學生主體性等方面都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體育教師應該要完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加對教師的培訓力度,進而提高體育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另外,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施行,體育教學已經被社會各界所關注。并且初中時期學生的心理與身體都在共同發展,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增強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這不管是對于他們現在的學習,還是以后的成長,都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1 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內容不合理
體育課是一種鍛煉身體的課程,主要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與身體素質。初中階段的體育課程通常包括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兩種。其中,理論課程較為抽象與復雜,沒有太強的針對性和系統的教學步驟。而初中體育的實踐課程則主要包括自由活動與訓練等,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之中,很多體育教師都沒有考慮到學生身體的差異性,制定的教學目標和使用的教學方式都是相同的,使得教學內容不合理,也沒有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阻礙了學生的發展。
1.2 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標準強調,初中體育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把理論性的教學內容轉變成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之可以自主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之中。可是,由于不少初中體育教師都沒有明確新課標中強調的把學生作為教學中的主體這一概念,也沒有對其進行準確的理解,有些教師認為只要創新課本內容就可以,所以就使得一些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創新課本知識,而忽視了學生的特征,導致實際的體育教學與新課標背道而馳。
1.3 教師過于重視中考體育項目的教學
目前,大多數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依然是教師為主導,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整個教學全部都是圍繞教師進行,學生只要跟著教師的步伐走就可以,完全都不用獨自思考,這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弱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很多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重視對中考項目的教學,只讓學生進行跑步、足球、籃球、排球等訓練,完全忽視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能力,使得體育教學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完全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初衷。
2 初中體育教學的對策
2.1 完善教學內容
通常情況下,完善初中體育的教學內容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體育明星、體育趣聞和體育資訊等。在初中每一個年級的體育課程開始之前,教師都可以先給學生上一兩節理論課,主要是給學生講一些體育的發展、體育精神和我國在體育界中的重要成就,進而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熱愛與關注。另外,每教學一個體育項目,體育教師都可以先給學生講一些目前發生的和體育有關的事件。比如在教學短跑之前,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劉易斯的事情;在教學籃球之前,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一些姚明的事情等。并且,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之中,應該要先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并據此調整教學內容,如能夠根據學生的興趣、學校的場地與實際的教學情況等,適當增加一些武術、健美操等項目,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推動初中生的個性化發展。
2.2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學校與教師應該要意識到體育對整個教學的意義,充分了解新課標對初中體育教學的要求。而且體育教師還要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用科學合理地方式去進行教學,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之中,體育教師也要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體育的課堂之中。比如,在讓學生進行接力跑比賽的時候,初中體育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相互配合去贏得勝利,從而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能力。
2.3 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在初中的體育教學之中,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喜好存在直接的聯系。要想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學校還要增加對教師的培訓力度,讓體育教師定期去參加有關的專業培訓,從而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性與規范性,同時學校也要多招聘一些專業的體育教師去進行教學,提高整體的體育教學能力。另外,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明白體育鍛煉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養,讓學生更加健康。而且教師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體育基礎能力,引導學生正確掌握體育的動作和技巧,從而保證學生在體育課中的安全。
綜上所述,初中的體育課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其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發展情況,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所以,初中體育教師應該要引起對教學的重視程度,擔負起教育的責任,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與創新教學模式,真正提高體育的教學質量。同時,初中生也要引起對體育課的重視,強化自己的心理素養與身體素養,從而逐漸提高自己的身體健康與綜合質素。
(作者單位:廣州市黃埔區鎮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