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存發
摘要:小學語文作為整個語文教學過程的基礎階段,課改的發展促使了整個語文教育水準的提高。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才能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有效性的發展,作為當今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難點,全面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夠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語文基礎。文章結合小學教育的實際情況,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有效性的初探,希望能得出有效的建議和意見,為閱讀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道出了閱讀的重要意義。小學階段是語文學習的奠基階段,也是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時期。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四項基本內容,其中,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水平作為青少年獨立思考的重要知識體系,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只會將學生帶入一個書呆子的領域,無法高效精準地完成語文教學當中的基本任務。文章將針對新的教學理念,希望能提高小學語文教育的教學水平,為小學語文教育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一、語文閱讀過程中的問題所在
(一)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我國的教育水平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小學語文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部分,很難形成新的教育體系。不管教學方式發生怎樣的改變,都無法解決教學方式單一問題的存在。在整個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只能將語文閱讀的基本理念對學生進行貫徹,無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學方式的單一將直接影響學生對文章閱讀的理解,并且會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降低。
(二)閱讀評價方式不合理
閱讀評價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在閱讀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開展的閱讀評價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因此,在閱讀評價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采取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然而,目前在這方面是缺乏統一、完整的評價標準和體系的。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只是關注學生是不是積極,特別是受鼓勵式教學模式的影響,對于學生在閱讀探究中的表現一味進行“很好”“你真棒”等籠統性鼓勵,而對于學生具體的閱讀方法、技能方面的評價卻比較缺乏,這很容易使教師的評價流于形式,使評價缺乏實效。而且很多情況下,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并沒有真正被調動起來,學生互評、自評較為缺乏。這些都會導致評價效果的下降。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有效性建議
(一)創設閱讀教學情境,構建學習新環境
依照實際教學發展需求,科學創設閱讀教學情境小學生想象力較豐富,在閱讀學習中可以發揮想象力以提高閱讀學習效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閱讀的文章,科學創設閱讀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優越的閱讀學習環境,促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斷增強。激發閱讀想象力,全面提升閱讀學習效果在整個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通過創設不同情境的方式,在全面依照學生個性化發展特點的基礎上,借助閱讀表演、閱讀比賽、讀后感演說等活動,促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以此實現學生與閱讀學習情境之間的完美融合。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閱讀想象力,同時還能進一步推動學生閱讀表述能力的有效提升,從而實現情境閱讀教學法的有效利用。
(二)完善閱讀教學的整個過程
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包括創設合理的教學目標、豐富閱讀教學內容、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教學方法,以及正確的閱讀評價。教師在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中,針對每一個環節都應當致力于提高教學有效性,這樣才能從整體上不斷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創設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科學而合理的目標。在豐富閱讀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根據小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和語文教學大綱選擇教學內容,并且優化教學設計。在選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小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學習的側重點和切入點,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選擇教學方法。在進行閱讀評價的過程中,要注重過程性評價,豐富評價內容,構建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注重過程性的評價,運用教學評價增強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才能使學生維持長期的學習熱情,從而有效提高閱讀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三)選取優質閱讀內容,符合兒童閱讀心理
閱讀教學中,閱讀內容的選取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閱讀的效果,因為學生在不同的年齡段閱讀特點和閱讀需求都會有差異,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因此,要提高閱讀教學實效,一定要關注閱讀材料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最初的閱讀可以是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或者哲理性的寓言故事,例如《風的旱冰鞋》《綠野仙蹤》《木偶奇遇記》等,通過閱讀這些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也容易使學生獲得閱讀體驗,易于實現對學生的價值觀引導和思想教育。另外,閱讀能力的培養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時間內,要真正提升閱讀教學的實效,還要把閱讀教學延伸到課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提供一些自主閱讀的書目,并且在班級中開展一系列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通過學生的閱讀經驗分享和交流,實現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這樣也有利于班級文化建設的開展。還有,要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性,結合學生的閱讀興趣給予個性化閱讀建議。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學生的差異性,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在此基礎上給學生一定的建議或者引導。特別要注意在學生閱讀過程中也要重視三維教學目標的落實,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落到實處。要重視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這樣學生才會成人成才。要注意的是,所選取的閱讀材料的內容要豐富多樣,只有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質量的有效提升策略展開綜合論述,教師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學習規律,采取恰當的措施來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章珊珊.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2]劉晶晶. 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標準與學生評價的一致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姚秉含.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學,2014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教育局 0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