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文博
摘要: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私家車已經成為現階段交通出行的必備工具。在日常出行中,交通擁堵問題時有發生。在擁堵或者紅燈期間,汽車呈怠速運行模式。這種狀態下,無論是燃油的正常損耗還是車輛運行時的尾氣都會明顯增加。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因此,必須要及時解除這種能耗增加給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因此,現階段汽車生產中在積極研發智能啟停技術。在出行中遭遇堵車或者延遲等待時,只需開啟該功能,就能夠大大減少車輛燃油的損耗,同時減少廢氣排放,維護生態平衡。該技術一經研發,已經被廣泛引用于汽車生產中,但是由于技術整體水平還有待于完善,維修工藝相對繁瑣,突發狀況的排除工作還有待于完善。下面就現階段在系統維修中常見的問題作出如下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汽車;發動機;自動啟停功能;故障診斷;維修
中圖分類號:F407.47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14-0161-02
0? 引言
車輛的日常出行中,需要大量的汽油或者柴油燃燒來獲取能源,進而為車輛正常出行提供持久動力。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污染治理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建設的首要問題。智能控制技術的深入發展,人們對汽車運行功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汽車生產技術的研發上也更趨向于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上。實踐表明,智能啟停技術的研發是順應社會發展的新型控制工藝,無論是從能源的節約還是環境的治理上,都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如果運行中被迫短時間停止運行,可發揮智能啟停控制。在自動化技術的調控下,節能環保,便于操作,是目前應用較為普遍的技術形式之一。
1? 發動機自動啟停技術概述
私家車數量的不斷上漲,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特別是節假日期間,交通擁堵問題已經成為家常便飯。車輛的環保如果達不到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將會給社會發展帶來一定的阻礙,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在現代化科技的推動下,相關機構經過深入研究和探討,研制出新型的智能啟停技術。車子發動時,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實現啟停。前方道路出現堵塞時,車輛無法正常行進,駕駛人員剎車后保持空檔,車載電腦開始實施性能檢查。一旦檢索到設備本身處于空轉模式,傳感系統感應未出現行駛速度。當檢索到內部電能滿足啟動需求時,則會自動停止運行。如果擁堵問題解決,需要發動車子時,操作人員只需解除剎車模式,完成車輛給油時,就會立即發動。這種自動控制的形式,可以降低能耗。但是也存在一定弊端,啟動過程中對電能續航以及燃油本身的品質要求不斷提升。該技術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汽車,部分車型無法適應其大幅度振動頻率,極易誘發碳堆積。
2? 自動啟停故障的診斷與維修方法分析
如果運行中啟停系統發生故障警報時,可以通過以下技術進行分析:
第一,對車輛的基本情況和使用信息進行全面掌控:行駛年限、公里數、經歷過的車輛維修和養護的相關記錄。
第二,車輛發生故障時的診斷:及時與駕駛人員交流,掌握車子發生故障時的一手資料,以及故障發生的間隔時間。
第三,辨別故障類型并展開修復。
首先要求維修人員親測車輛是否和客戶描述狀況相符,同時觀察車輛發到時的周邊因素變化,設備自身的電流變化等。
其次,結合上述的運行情況,檢查相關干擾因素是否滿足運行需求。如果發現異常,則及時調整溫度和電流變化,使其達到正常值后繼續展開測試工作。如果無異常,那么則需要進一步查驗其它問題。
再次,啟停功能障礙,還需要對于電池續航性能進行檢測,正常情況下要保證蓄電池本身電能不低于百分之七十。如果無法滿足正常需求,需要調整電池狀態,隨后再進一步檢測。隨后,在相關儀器設備的輔助下,獲取信息故障,追蹤代碼來源,在相關技術文件的指導下,精準判斷故障誘發原因并及時修復。待到整個修復工作完成后,需要檢查車輛的形式狀況,查看啟停是否達到相應的標準。如果發現車輛可以正常行駛,故障信息未增多,那么及時修復現有故障數據,確保車輛正常行駛。
最后,查看電池的工作情況,沒有故障數據,無法通過智能啟停系統正常運行。那么則需在原廠技術文件和車輛線路圖紙的指導下,對內部的繼電設施、保險設備以及相關線路等逐一排查,清除內部故障因素。
3? 自動啟停常見故障診斷與維修案例分析
3.1 案例分析一
問題分析:用戶反饋,在車輛停止運行時,系統自身無法實現熄火功能。基本情況為:駕駛3年,運行公里數為7萬公里。
原因判斷:
第一,發動機未發現啟動異常,無法及時調控啟停功能。
第二,在診斷輔助工具的協助下,未獲取故障數據。
第三,通過儀器測量電池電壓值為12.5V,運行狀態下電壓上漲了1.3V,電壓變化無明顯異常。
第四,在監測儀器的輔助下測量蓄電池的相關性能,需達到相關的標準。
第五,蓄電池檢測需要從車體內拆除,展開外部充電,測量相關參數,健康指標不低于百分之五十九,電量值超過百分之九十八。
第六,隨后組裝完成后上路測試,進一步判斷系統的運行功能,如果還無法完成啟停調控。則在傳感系統的檢測下判斷電池健康達不到使用標準,影響功能的正常開啟。
修復工作:更換蓄電池后,在經過傳感設施的監測,啟停功能恢復。
最后結論:蓄電池本身的性能和啟停功能有著密切的關聯,在此類問題修復階段,首先要抽煙電池自身的運行狀態。如果健康值低于百分之七十,將無法開啟自動啟停程序。如果蓄電池的自身的性能無法滿足啟停需求,但是不影響常態下的發動機啟動運行。這時也可以繼續應用原蓄電池。
3.2 案例分析二
問題分析:該案例的發生背景為車輛停放時間為5天,發動機的啟停功能無法正常使用。車輛的使用年限為一年,運行里程為八千公里。
問題分析:
第一,車輛啟動不受影響,行駛狀態下無異常。
第二,故障分析儀未檢測到任何異常數據信息。
第三,通過萬用表測量電池的電壓值時,常態下數據為12.7V,運行狀態下提升1.1V。電池工作狀態下未發現異常。
第四,對蓄電池性能進行檢測,健康狀態值百分之九十三,電量為百分之九十六。
第五,車輛停放約5天后再檢測電池性能,健康指數未發生變化,電量下降至百分之六十五,這時啟停功能無法運行。
第六,從電池電量下降情況來看,懷疑車輛蓄電池可能存在漏電,隨后在萬用表的輔助下調測電流變化。首先需要打開引擎裝置,將門鎖調整至關閉狀態,停止一切用電設施運行,鎖好車門,靜置時間不少于五分鐘。當整個網絡處于開始休眠時,在維修設備的一只表上固定好夾子,一端固定于負極的電纜,另一端固定于柱體中,緩慢抬起電纜一端,待到其與負極柱分離時,在保持串聯狀態下,獲取電流值是150毫安左右,遠超過標準值25毫安,進而得到最終結論,蓄電池本身存在漏電。
第七,切斷和接通保險設施,查看電流的浮動范圍。當室內照明的保險被切斷時,電流值變為16毫安,而接通時則達到了150毫安。進而判斷問題發生在照明燈線路中,進一步檢查發現周邊有其它用電設施,電源斷開后,電流恢復。
修復操作:將附加用電設施拆除后返還車主。經過7天的正常運行后電話回訪客戶,發動機的內部啟停功能恢復正常。一個月后再次調查,車輛啟停功能依舊正常。
最后結論:維修中很難斷定系統啟停不運行與設備漏電之間關聯,在維修時要根據車主提供的信息,恢復故障發生前的車輛狀態。車輛未開始停放前,啟停功能正常。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置,無法正常運行啟停。而給蓄電池進行電能補給后,電量的比例大于百分之七十后,設備自身又開始恢復正常運行。通過多種因素的分析對比,發現某些設施存在漏電,因此針對這一問題展開修復。
3.3 案例分析三
問題闡述:經過咨詢車主,該車在啟停過程中常發生熄火,發動機無法實現自動工作狀態開啟。人工開啟啟動功能后,仍無法立即啟動,待停止一定事件后,啟動功能又恢復正常。
查找故障:
第一,由于這種問題存在時間間斷,經過多次試驗后,車輛啟動功能出現阻礙。熄火后關閉剎車后,車輛本身不能及時開啟運行功能,馬達不運行,無任何啟動跡象,人工開啟運行功能也無反應。車輛內的儀表等其它設施正常通電,嘗試反復開啟,經過五六分鐘后,車輛開始恢復啟動。
第二,通過診斷儀器,獲取故障數據,未發現任何異常數據。
第三,參照相關技術資料進行修復,查看保險設施等,未發現異常。
第四,除啟停功能外,車輛發動不受影響,進而得出結論,馬達自身的性能無異常,可能是內部的控制系統出現故障。在線路圖的輔助下查看實際安裝情況,斷定是否存在線路虛接或者斷路等問題。
第五,上述均無異常時,則需進一步檢查發動機的性能。首先將其拆除,隨后查看外觀是否出現磨損,隨后發現線圈連接處有裂痕,將其修復焊接完成后,隨后修補完成,經過反復試驗后,啟停功能得到修復。
修復作業:將線圈裂縫處修復完成后,試運行后,車輛未出現異常。交付客戶使用后,經過15天回訪,功能未發生異常。
最后結論:線圈本身的裂痕影響了其正常工作,起動機的功能無法全面開啟。這種問題并非持續發生,由于接觸問題引發,影響正常運行。此外,由于該問題是起動機自身不能持續穩定運行,無法實現啟停操作。所以,以后遇到相似的問題時,可以直接檢查起動設備自身的原因。
4? 結束語
在類似故障的排查過程中,工作人員首先要具備足夠專業知識,了解啟停運行時的工作原理,維修工藝和各個線路的分布圖等等。工作人員要根據故障的類型精準定位,注意排查。蓄電池要重點排查,隨后獲取信息故障碼,最終明確故障源頭。一旦在這兩個環節均未發現異常時,且不可掉以輕心,再仔細研究設備的運行依據,技術文件和相關設計圖,鎖定最終的故障誘發原因,并及時解決。
參考文獻:
[1]何欣.車輛自動啟停系統工作不良的檢測與排除[J].科技風,2020(15):156.
[2]周武郁,徐聰,陳磊.奔騰某車型發動機怠速啟停系統典型故障診斷與排除[J].汽車實用技術,2020(08):210-212.
[3]陳柳.汽車電控發動機常見故障診斷及排除方法[J].時代農機,2020,47(02):42,44.
[4]王世超.帶啟停功能汽車的蓄電池選用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20(0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