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寶
摘要:傳統(tǒng)的歷史課堂只是學生一味的聽教師講課,學生處于比較被動地地位,長期以此往復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熱情就會被消磨殆盡,這對于教師的教學效率的幫助也不是很大,就很難達成教師的教學目標。因此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要隨著新課改下的理念去教學學生,要不斷地去跟進新的教學理念并且運用起來,也要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不能一味得像以前一樣以教師授課為主體,學生被動地聽講,要讓學生變成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只有自發(fā)的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才可以促進教師的小學效率,還可以進一步提升歷史課堂的教學目標,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提升初中歷史教學的教學水平和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初中歷史;多元化課堂;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169
新課改下明確地指出,要讓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變成學習的主體,對于學習歷史知識有很大的興趣,才能自主的對歷史知識的學習進行探討和研究,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可以更進一步的提升學習的多元化,為學生以后在學習上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讓學生將這種學習方法也可以運用到其他學科中去,所以教師要堅持貫徹新課改下新的教育理念,還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活動,要不斷的從教學中尋找不足積累教學禁言,創(chuàng)新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興趣一直處于熱愛階段,這樣就可以使教師的教學豐富起來,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進一步了。
一、讓學生從歷史知識中了解歷史文化
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簡單且直觀的了解歷史知識講解的是什么內(nèi)容,歷史課本上會省略許多的歷史事件的過程,教師為了追尋更高的歷史分數(shù),只會向?qū)W生強調(diào)一下歷史書本上的知識重點,然后將一些不重要的歷史文化就一筆帶過了,僅僅是淺顯層面的了解不足以讓學生得到身心的發(fā)展,這樣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師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要在講解歷史知識的時候?qū)W生進行歷史文化的帶入,要讓學生了解歷史事件的發(fā)展以及故事線,這樣既可以提高歷史教學的豐富性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國家的發(fā)展史,學生了解清楚之后,就會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zhì),對于家國情懷可以有一個更深的理解。教師在講解的時候要注意使用共情能力讓學生有代入感的去進行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更好的去理解教學知識也學習到了歷史文化。例如,在學習《全民族的抗戰(zhàn)》時,就可以讓學生去了解平型關(guān)大捷、臺兒莊戰(zhàn)役、百團大戰(zhàn)這些戰(zhàn)爭在抗戰(zhàn)中的重要性,教師在進行知識講解的時候還可以串聯(lián)講解共產(chǎn)黨的勇敢的意志和堅韌不屈的精神,學生在學完這一課的時候就會向革命的先烈學習,去繼承革命先烈鋼鐵一般的堅韌意志,這也就表明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解歷史文化的重要性,通過歷史學習提高學生愛國情懷。
二、利用小組合作法進行學習
歷史課堂上有很多問題都不是教師講完就可以很快理解的知識,學生又不想向老師詢問,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讓班級內(nèi)的同學分為學習小組,來互相溝通學習,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去討論教師教學的知識更加記憶深刻起來,就會使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上更進一步,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對待問題的探究能力,學生之間會就教師講的某一個問題進行交流,這對于學生對于歷史課堂的融入有著良好的基礎(chǔ),還可以讓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然后達成共同進步的目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去以小組為一體展開的學習和合作。教師在分配小組的時候要注意合理的分配小組,因為班級內(nèi)的學生學習成績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分配的時候要保持公平公正,保證每個小組之間的能力都差不多,這樣就可以營造比較積極的學習氛圍了,也可以使每個小組之間的學生在參加課堂活動的時候更加積極。例如,學生在學習《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這一課時,需要記憶和討論的觀點比較多,所以教師就可以把任務分配給學生,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下巴黎和會三巨頭的如意算盤。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會深刻的體會到這場會議的不公平之處,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要在小組之間進行討論,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理解觀念,這樣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學習這一課,進而使歷史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整體提高。
三、讓學生做學習的小主人
學生在學習中意志占據(jù)的是比較被動地地位,就是只一味的聽教師進行講解,這樣一來的話就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要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去感悟歷史知識的宏偉,教師就要給學生留出足夠多的時間,教師還應一步一步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階段會有對知識不同的理解,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地自我思考,進而將課堂的主體轉(zhuǎn)變?yōu)閷W生。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會設計教學活動,為了讓學生更加自主的學習,教師要多設計一些關(guān)于開放性的問題,然后鼓勵學生多進行自主探究和預習課堂,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自己掌握,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增強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了解和感悟,這樣就可以使教師的教學更為簡單一些。例如,在學習《古代埃及》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把教學內(nèi)容轉(zhuǎn)換為問題形式,讓學生自己根據(jù)問題尋找答案,進行學習。比如:結(jié)合例圖所示講述埃及地理位置及自然環(huán)境?古埃及的文明成就?之類的問題,就可以讓學生更好的記憶所學知識。
總之,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以學生作為主體,然后要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小組之間的探討學習,激發(fā)學生對于歷史課堂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歷史學習上更加積極主動,進而實現(xiàn)歷史課堂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徐健.初中歷史多元化課堂的構(gòu)建[J].新課程(中),2018(09):156.
[2]周海燕.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8(04):52.
廣西欽州靈山縣化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