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化,學生在學習過程創新能力的培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而言,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與運算能力的基礎階段,也是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點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進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成為了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所追求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當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趣味教學;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181
在傳統教學模式越來越不能夠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前提下,教師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教學理念的轉變已經刻不容緩。在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學生的創新精神受到了打擊,自主學習能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消磨,包括學習興趣在內的主觀能動性也受到了壓制。這不利于學生數學水平的有效提高,也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當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并且致力于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以此來推動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與創新能力的提高。
一、樹立生本觀念,教學活動圍繞學生的需求展開
新課程改革以來,在現代化教學理念的推動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越來越重要,這也是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揮的重要法寶。當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被有效的調動之后,學生就能夠以學習興趣為驅動,以學習積極性為輔助,對小學數學知識點中的重點難點內容進行高效率的學習,并攻克之。因此,教師應當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中,樹立生本觀念,以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為出發點與落腳點,通過先進教學模式的運用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調動,進而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例如,在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時,秉持著“堅持生本觀念,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我首先引導學生對教材中關于圓柱表面積的知識點,進行了建立在自主學習能力基礎上的自主預習活動,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與思考,并且在面對重點內容與難點內容的時候,運用讀寫結合的方式進行了圈點勾畫做標記,深刻的了解了知識點的脈絡,為學生在實際中運用奠定了基礎。而后我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了實踐,即“王阿姨做了一個圓柱形的抱枕,長80cm,底面直徑18cm。如果側面用花布,底面用黃色的布,兩種布各需要多少?”在實際問題的指引下,學生將學到的圓柱表面積知識進行了運用,進一步鞏固了學生的認知。
二、引入趣味教學活動,創設趣味課堂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稍小,對繁雜的數學理論缺乏必要的學習興趣,,面對理論性的知識點學習時,往往采取一種抗拒心理,導致了學習主動性的不高。教師需要深刻的意識學生的這個顯著特點,并且通過趣味化教學方式的引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讓學生在面對枯燥的理論時,也能夠將自身的學習主動性調動起來,進而充分的提高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因此,教師應當致力于構建小學數學趣味課堂,將趣味性的元素與活動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進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圓柱的體積”時,我首先利用教學工具,為學生做了動態化的課堂演示,即圓柱體通過拆分變成了長方體,根據求取長方體的體積的方法引導學生對圓柱體積的求取方法進行探索,在此基礎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而后我將教學工具傳到學生手中,學生在實際操作的基礎上對這個過程產生了更為直接的了解。而后我為學生做了問題式的導入,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即“如果知道圓柱的底面半徑r和高h,你能寫出圓柱的體積公式嗎?”在問題式引入的前提下學生發揮自主學習能力對圓柱體積的公式進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搭建課堂與生活的橋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往往與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經歷有所關聯,教師需要意識到這一獨特關聯,并且運用適當的方式進行課堂引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生活化教學法專為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而生,可以通過課前導入的方式,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直觀的生活化學習情境,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深刻的體會到實際生活的元素,進而增強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助力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應當善于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學習“圓錐的體積”時,這節課的知識點與“圓柱的體積”有著密切相關性,本著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建立課堂與實際生活之間紐帶的教學理念,我首先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為學生展示了圓錐的圖片,并且在此基礎上用圓柱的圖片與之對比,并且通過動圖,對比了圓柱和圓錐之間的體積差異。而后我以農戶家中的圓錐性谷堆為實例,為學生設計了相關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思考,在思考中深入的體會在學習過程中圓錐體積的求取方法,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意識,也促進了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致力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也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只有教師與學生通力合作,才能夠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才能夠實現學生創新能力有效提高的目標。欲達此目的,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以生本理念為指導,將學生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核心,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劉云.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J].家教世界,2013(20):91.
[2]王月芹.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N]. 濟寧日報,2013-10-21(006).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河嘴鄉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