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賢玉
摘要: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世界里這種需要是最強烈的。”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不僅僅要傳授知識給學生,還要讓學生學會自主的學習。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階段,也是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格的關鍵時期。教師需要落實好小學英語階段的教育培養工作,促使學生具備關鍵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英語活動;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230
小學階段的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是比較強的,是要讓學生有學習的熱情和活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因此,這一階段的英語教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英語素質,才能夠更好的認識和了解國外的文化,同時還可以增強自身的語言學習能力。新課改中明確要求了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進而提高英語的成績。小學英語的教學,首要任務就是讓學生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感受到英語的魅力,從而喜歡上英語學習。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英語中的實踐應用進行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與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需要長期的學習和探究,才能總結出有效的學習方式和手段。所以,學生除了按照老師安排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還要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自主的學習和探究,從而能夠更加深入的學習到英語的核心知識點,才能更好的培養英語核心素質。教師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安排學習的內容,并且老師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讓學生更加的有學習英語的信心和熱情。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由淺至深的問題來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完成本節課程的學習。
例如,在講授五年級下冊“My day”這一知識點的時候,首先,教師進行課文領讀,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跟讀,教師再對重點詞匯進行講解。其次,讓學生對分散的課本語言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最后,教師鼓勵學生結合已經學習過的英語知識,進行情景的延申。比如,“What do you often do on Saturdays?”“I often……on Saturdays”等句型,試著討論一下自己周六一般都干什么。在整個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充分的尊重學生的想法,并且要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慢慢的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和延申,來提高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二、合理安排有效的課程合作互動環節
在相互溝通和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效的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同時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積極性。另外,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在分享自己經驗的時候,也可以讓其他的學生從中吸取有利于的學習方式和經驗,從而可以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教師可以把學生合作學習與課程教學緊密結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自己討論一下如何學習這節課的學習策略。
例如,在教授四年級上冊“My friends”這一部分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合作學習。讓每個小組的學生用自己掌握的英語知識進行互問互答。比如一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Who's your best friend?”“What does your best friend like?”另一名學生就可以用:“My best friend……”“Her favorite……”以此類推,學生通過這種一問一答的形式來提高英語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發散思維,根據已經學過的英語知識可以提出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Is your best friend with long hair or short hair?”“What does your best friend like to eat”……從而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可以鍛煉一下學生的應變能力,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三、組織豐富多樣的英語活動
英語是一種外語語言,和我們所學的語文、數學不一樣,從說話的順序、句子的長短上等等方面都和我們的漢語語言,有著一定的差別。外語這一門功課來說,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課程。所以說教師除了一些的英語課程教學以外,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關于英語的活動,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進來,提高英語的綜合素質。
例如,在教授六年級上冊“Ways to go to school”這一部分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舉行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可以讓學生演唱一些關于上學的英文歌曲、用英語舞臺劇的形式展示一下自己是怎么來的學校或者是可以進行一些英語的課文朗誦活動等等。通過多種多樣的英語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提高英語的學習能力。在組織這些活動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對一些表現良好的學生進行獎勵,對一些表現不是那么好的學生進行一下口頭表揚,來增強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動力,能在以后的學習當中又更好的表現。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的學習能力培養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這個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這個教學過程中需要把枯燥無味的學習變成活潑好玩的學習,創設一個更加有趣的,適合學生學習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成長,從而提高英語的學習能力,更好的掌握英語知識。在長期的教育過程中,很多小學英語的課程都是枯燥無味的,教師一昧的追求成績,卻忘記了學生的感受,導致學生失去了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在新課改的提倡下,教師一定要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要尋求改變,循序漸進,更多的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會自主探究,切實的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世銘.語文閱讀與寫作的一體化教學反思[J].文學教育(下),2021(03).
[2]張九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對思維導圖的運用分析[J].學周刊,2021(11).
貴州省荔波縣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