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慶
摘要:農業生產活動在我國的經濟建設活動中依舊占據著極為重要的戰略發展位置,建立全面、科學的農業經濟信息管理模式,在源頭上解決農業經濟管理問題,才能確保當前的農業生產活動與社會的整體經濟發展趨勢形成穩定對接。本文以當前的農業經濟管理活動為切入點,在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基本特點進行分析的同時,探究落實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可行手段。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提升;策略
借助信息技術的支持,我國的農業生產活動能夠進入到經濟全球化的大格局當中,從而實現農業與國家、農民與企業之間的有機聯合,解決各個行業之間的競爭矛盾問題,提升農業的新時代發展優勢。對于農業經濟管理活動來說,信息技術從農業貿易信息、農業生產活動等角度落實管理,建立完備、科學的信息農業經濟管理制度,有利于為農業生產活動開辟產業化的發展道路。
一、創造管理新環境,重視信息技術
對于農業生產活動的偏聽偏信使得現代信息技術無法進入到農業生產工作當中,在種植作物、經營產品的過程中,相關農業生產與管理單位以傳統的“靠天吃飯”為主要的管理模式,認為收成、經營完全要依靠自然條件,忽視了人為因素對于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面對人才不濟、技術陳舊的尷尬局面,地方的農業經濟很難得到發展,農業經濟管理活動更無法實現創新。
要在大環境上作出調整,重視并重申信息技術的管理價值,才能在源頭上解決信息技術管理活動中存在的矛盾問題。有關農業單位必須建立以現代化、科學化等發展理念為核心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以人才為第一吸引力,吸引資本家、農民工、企業家、大學生等多層次的社會群體參與到農業管理當中,形成新型農業的經營主體。針對當前社會的信息化發展趨勢,有關地區應做好集成與控制技術的開發工作,從農業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入手,結合農業經營活動、管理活動的有關要求確定最終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規劃,并在反復研究論證之后加以實施。對于正在建設的信息化農業經濟管理項目,應盡量控制不必要的開支,依靠最少的資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保障經濟共享,節約農業資源。在農業經濟管理活動中,農產品營銷單位與農民是影響最終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必須要調動有關群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結合群眾意見開展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確保各級社會明確分工,協調運作,讓農業經濟獲得更多的便利,才能在源頭上解決農業經濟管理難題。
二、應用管理新技術,落實技術開發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關鍵點在于科技創新與技術創新,要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偉大目標,必須加快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農業經濟管理新模式的構建,以提高人力資源勞動質量、加快信息技術流動速度為主要切入點,率先突破農業科技關,才能為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的后續發展創造條件。
有關單位應在技術開發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強農業科技攻關工作,不斷拓展農業科技的推廣渠道,將農業經濟管理工作覆蓋到農業技術管理、農業商貿管理、農業經營管理等各個流程當中,對已經確定價值的先進農業經濟管理成果,應優先考慮進行試點應用,對于取得較為出色的管理成效的,應在大規模范圍內投入使用。鄉鎮企業、地方企業是影響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關鍵節點,必須要求有關單位發揮自身的帶頭作用,在積極幫助相關產業擴大經營規模的同時,努力提高鄉鎮企業的服務水平與管理水平,對于經濟實力雄厚、農業資源豐富的相關單位,可要求其成立自己的科研團隊,積極轉化農業經濟管理成果。對于當前的農業建設工作來說,農業經濟管理涉及到農民群體、地方單位、營銷企業等多個層級,相關服務機制的轉化并非一夕之功,有關單位必須發揮好自身的協調、監管與帶頭作用,引導企業做出轉化,加快科技技術的流動速度,在源頭上解決農業生產服務問題。保持農業經營活動的重心,明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主流建設方向,才能使農業經營活動取得更大的進步。
三、創建管理新平臺,保障群眾受益
能夠讓農民與農業生產單位在農業管理活動中受益,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才能順利落實。將有關群體所需要的信息在某一平臺整合出來,結合相關信息調動農業單位的學習能力與殘余能力,才能使所涉及到的資源更為自然地流入到農業經營活動當中,加快農業管理信息化的建設腳步。
有關單位必須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平臺的開發工作,對于所涉及到的農業生產信息、經營信息、農業政策進行整合,確保廣大農民能夠時刻把握與其利益相關的信息資源,在源頭上消除信息差。在提供信息服務之后,應結合農業經濟的發展態勢來展現相關數據,確保信息技術成為幫助農民獲得種植收益的有效載體,帶領農民群眾主動參與到信息平臺的學習、互動當中,在源頭上創造良好的資源共享氛圍。地方單位可結合農業經濟管理活動的有關要求設計相應的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框架,在平臺中發布人才培養計劃、地方農業經營幫扶計劃,確保農民群眾能夠在信息化平臺中獲得可用的信息資源,解決“銷售難”“招人難”“服務難”的核心問題。農業經濟管理是影響到農業營收效益的頭等大事,加快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速度,在源頭上解決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難題,才能讓群眾在農業生產與經營活動中得到最大收益。
結語: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是伴隨當前信息化的技術服務特點所演化而來的必然趨勢,在未來,以信息化、多元化、集成化為特點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必將取代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手段。有關單位必須做好技術與平臺的開發工作,除致力于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技術的開發之外,更要對地方農業經濟的建設、農業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投入足夠的重視,立足于農業服務需求,重視農民信息使用需求,才能使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揮出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