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德育教育在中學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新課標要求德育教育成為中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落實能夠幫助中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使學生面對學習或者生活上的困難時能夠具備不屈不撓勇于抗爭的精神,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使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中學德育教育;學生健康人格;對策策略
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缺失德育教育的素質教育培育出來的人才也許會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產生危害。德育教育是保證人才進入社會后能夠對社會的發展添磚加瓦的重要教育措施。但是在我國目前中學德育教育工作的具體落實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落實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問題進行闡釋,進而提出如何在德育教育工作落實的過程中培養中學生的健康人格。
一、中學德育教育對學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性
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對于以后步入社會或者是進入更高層次的教育學習的自己都是有很大益處的。當今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平臺泛濫化導致各種信息在網絡空間中肆意傳播,如果中學生沒有相對健康的人格很可能就抵擋不住這些信息的侵蝕,最終走向無底深淵。其次,健康的人格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面對困難時不屈不撓,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
中學德育教育對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因為中學生階段是人的三觀建立和青春期的最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任何意外的發生都可能對中學生造成心理上不可逆轉的影響,所以中學德育教育對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關鍵作用,中學德育教育的良好開展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最終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實現中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1]。
二、中學德育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和教師不重視
由于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學校和教師仍然將學生成績作為學校教育的重點,對于德育教育工作忽視甚至無視[2]。這就導致部分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根本就是形式主義,其形式意義遠遠大于實際意義,這種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都是新課標要求下的無奈之舉。而且,由于學校和教師不重視德育教育工作,導致家長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也不重視,這樣學生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學校都不能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導致很大一部分學生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忽視學生的道德體驗感
還有一部分學校在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過度重視德育教育工作的理論知識教育,對于學生的道德體驗感忽視,這就導致學校的德育教育效果低下,不能使學生切實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好處。德育教育工作的正確開展應該要提高學生的道德體驗感,德育教育也不僅僅是純粹理論上的知識,更多的應該體現在學生的日常行為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上,而不僅僅是依靠理論知識就能改變。所以,這部分學校的問題就是過于重視德育教育的理論知識教育,對于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影響力選擇性忽視,導致德育教育工作效率低下,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三觀和人格,這種德育教育方式是失敗的。
三、中學德育教育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的途徑
(一)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組織班級文化墻比賽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深刻透析了環境對人的重要影響。所以學校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落實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德育教育環境的建設,利用學校的文化建設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實現德育教育的目的[3]。
學校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首先可以利用學校的校訓文化,一般來說學校的校訓文化中除了對學生學習態度的要求還有對學生做人的要求,學??梢詮男S栁幕霭l,在學校內部舉辦校訓主題演講比賽,通過學生的競爭性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校訓文化中優秀的閃光點,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從而對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進行影響。
其次學??梢砸园嗉墳閱挝唤M織學生進行班級文化墻比賽,班級文化墻的建設需要班主任發揮自身的教育作用,引導學生建立有關優秀品德的主題文化墻,通過班級內所有同學對班級文化墻建設的建議,引導班級內部所有同學進行德育教育。學校在評比班級文化墻時可以按照主題挖掘深度和文化墻美化設計兩個標準進行評比。最終通過良好校園德育環境的影響,促進學生個人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加強家校聯系,發揮家庭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德育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班主任教師應該學會挖掘家庭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畢竟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原生家庭能夠深刻影響到學生的健康人格形成。
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加強家庭和學校之間的聯系,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具體情況。和家長一起制定符合實際的德育教育目標,班主任教師在學校內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家長在家庭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通過這種雙向作用,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班主任教師挖掘家庭的德育教育作用時,還可以發揮家長的職業優勢,像班級內學生的家長是見義勇為者或者家長是警察等公檢法人員,可以邀請家長到班級內做講座匯報,使學生了解貼近學生生活的德育教育,這種教育相對于純粹理論知識的德育教育效果肯定要好。
總而言之就是要充分加強家校間的聯系,發揮家庭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保證學生最大程度上建立自己的健康人格,同時還能增進家庭中親子關系。
(三)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德育教育,加強學生的道德體驗感
“灌輸”并不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唯一方式,想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就要深入學生內心的內在需求和情感。想要切實落實中學德育教育的工作,就應該讓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后的道德體驗感。因此,在學校落實德育教育的實際工作中,學校和教師應該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接受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體驗感,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實現道德水平和素質的提高。
比如說想要培養學生珍惜現在生活,努力學習的思想道德品質,教師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條件,組織學生去踐行社會活動,像在清明節去烈士陵園掃墓,在植樹節去荒山種樹等等。通過學生的社會實踐讓學生陶冶自身的思想道德的情操。同時學校也可以組織學生去博物館參觀,了解我國偉大建設進程中涌現的先進人物,像王進喜鄧稼先等等,實現學生內心情感道德水平的提升。
結束語:總而言之,雖然我國目前中學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仍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在新課標的不斷推動下,學校和教師已經更新了自己的德育教育理念,創新了德育教育方法。更珍貴的是學校和教師逐漸將德育教育工作放在日常工作的重心,通過這樣的不斷努力,德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能緊跟時代步伐,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保證學生能夠形成健康的人格,促進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楊紅燕.淺議中學德育教育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影響[J].孩子天地,2019,(35):279-280.
[2]鄭承華.德育對于中學學生健康人格培養的意義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9,(9):223-223.
[3]張麗娜.關于中小學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084(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