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晶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小說教學內容占據一定的比例,可是絕大多數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對小說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小說課文中時常會出現生僻字的,很多學生都因看不懂而不愿意去學習,使得初中小說閱讀的教學面臨難點,不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影響學生的學習樂趣。因此,本文探討初中語文小說教學內容與方法選擇,以期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幫助。
關鍵詞:語文;小說;教學內容;方法選擇
前言:在初中語文小說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領悟小說的主題思想,也可以通過小說來啟迪學生,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教師不僅需要從教學內容上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小說,還要從教學方法上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是有利于提高小說教學的質量。
一、初中語文小說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模式化
在小說教學方面,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便是教師教學內容的模式化。所謂“教學內容模式化”,即教師按照一個固定的版本內容進行教學。不少小說教學設計都是先介紹作者,其次劃分段落梳理故事情節,接著是對人物的分析及寫作手法的說明,最后多為小說主題的總結。例如以某老師執教的《社戲》,老師導入新課后就對魯迅先生及課題進行了介紹和解讀,緊接著教師范讀課文后讓學生劃分段落結構,梳理故事情節,最后讓同學們賞析人物的性格及形象。教師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講解小說內容恐怕學生都早己學會。
同樣,說起小說自然少不了“小說三要素”。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對三要素的講解也是面面俱到,一個不落,可是對于小說文本的獨特之處確實很少提及。其實提起小說教學,翻來覆去都是那些知識,沒有什么變化,學生當然會感到乏味,從而也形成了語文教師模式化的小說教學。部編本新教材已經投入使用,但是仍有教師“換湯不換藥”繼續舊有的教法。
2.課標及教材的解讀落實不深入
在初中語文銷售教學中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對課標的曲解和誤讀。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結果有些教師的所有課幾乎都有小組合作的環節。其實對于一些很簡單的問題并不需要學生的合作就能完成。過于簡單的問題,并不需要小組合作去探討。只有當問題的答案相對開放,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時,才能運用這樣的學習方式去促進學生的小說學習。
教科書的使用恰當與否會影響實際的教學情況,但是很多教師卻不能很好地使用教材,不能根據編者要求進行相應的小說教學。例如七年級下冊的《騷路梨花》,編者在單元要求中提出“采取略讀的方法確定閱讀重點”,可是有些老師在教學中卻從未對學生提及略讀的學習方法。另外,部分教師的確依據編者的要求展開了教學,可卻只是敷衍了事,并未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例如,編者要求學生在閱讀七年級上冊《植樹的牧羊人》時,要采用默讀和“勾畫圈點”的學習方法。有些教師就只是將這個要求傳達給學生,卻并未在具體的小說內容學習中給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指導。
3.教學側重工具性
在初中語文小說教學中,雖然每節課也都會有關于小說主題的教學,但都是比較籠統的簡單講解。課堂還是多偏重于工具性方面的內容,例如對小說藝術手法和寫作技巧的講解。尤其是文言小說的教學,教師經常會花費大量的課堂時間進行逐字逐句地翻譯及重點句式、文言知識的講解。例如在講到課文《智取生辰綱》的時候,整節課主要就是分析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對情節發展具有怎樣的作用,鑒賞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學習文章精巧的構思。對于畢業班的小說教學,那更是“考什么,講什么”,用諸如“通過什么揭露了什么、表達了什么”的模式進行教學。總體來說,很多教師的小說課側重工具性的內容講解。
二、初中語文小說教學內容與方法選擇策略
1.依據課程理念設計教學內容
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四點,它們分別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上述基本理念說明,教師在選擇小說教學內容時不能只教會學生與考試有關的應試技巧,還應注重對學生的識字寫字、閱讀寫作、語言交際等基本素養的訓練與培養。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抓住機會,創設條件,鍛煉學生積極探究、合作共享,拼搏創新的精神與能力。小說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也應照顧到整體與個體。所以說,教師可以依據課程理念選擇小說的教學內容。例如,針對《社戲》教學,可以提問作品表達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學生們積極踴躍地表達看法。通過提問讓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式的合作討論,照顧到了整體與個體,以及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2.運用多樣教學技巧
教師通過使用多樣的教學技巧,既能提高學生小說學習的參與度,還能高效傳達教學內容。小說的教學技巧一般指:巧設導語、設置主問題、教學方式多樣化等。在巧設導語中,有趣的導入能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與動機。作為語文教師,尤其不能忽視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導入的設計可以從創設情境、聯系舊知、角色扮演等三方面著手。首先是創設情境。其次是“聯系舊知”。“聯系舊知”就是通過聯系學生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內容,從而引出所要學習的新內容。“角色扮演”指的是讓學生飾演文章中的人物,以加深學生對人物的理解。它多用于課文學習進行時或結束時,其實這種學生喜愛的學習方式也完全可以放在學習之初的導入部分。因為興趣,學生會提前預習,通過扮演可以加深理解,觀看的同學會覺得十分新奇,也更容易投入到之后的學習中。例如,《社戲》的導入,可以引入小說:“在許多人的心目中,魯迅先生的語言是冷峻、犀利的。其實呀,先生的文章還有其溫情脈脈的一面呢。”老師讓學生看屏顯上的一句話,感受溫情體現在哪。初中生對魯迅先生作品的印象就是冷峻、犀利,所以當聽說魯迅先生還有溫情脈脈的一面時,還是很感興趣的。
3.多種手法交互使用
教師在進行小說教學時也需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例如多媒體教學、角色扮演、開展辯論賽、使用多種閱讀方法等等。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教師在小說教學時都會使用到多媒體設備。多媒體的使用也是有講究的。首先,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選擇合適的PPT風格,其最終目標就是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喜愛;其次,每頁的文字內容不可過多,簡潔精煉即可。角色扮演是學生很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尤其對具有表現力和表演力的學生來說,那可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學習方式。角色扮演能更好的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學生的出色表演也會吸引更多的同學投入到小說的學習當中。因此教師在小說教學中可以根據課文內容使用這個方法。
三、結語
初中學段是連接小學和高中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對于初中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及綜合素養的形成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作為閱讀教學的一大分支,小說可以豐富并提高初中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素養。
參考文獻:
[1]袁煜.初中小說教學內容研究[J].文學教育(上),2020(08):80-81.
[2]謝佩文.淺談初中語文小說細節描寫的教學方法[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8):120-121.
[3]李玉,湯嘉鈺.部編本初中語文小說課后習題的編寫特色及教學建議[J].戲劇之家,2020(1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