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林
摘要: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這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對人民的深切寄語,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體育運動和人民的身體素質是國家穩步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的科技在發展,經濟在進步,體育事業也逐步的走向世界舞臺,而隨著教育的發展,素質教育理念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已經成為現階段教育的明確目標,所以體育教學從小學階段就應該被關注和重視,教育部門也將體育作為應試考試的一門功課進行畢業考核,但仍舊有一些學校不重視小學體育,認為小學體育距離中考較為遙遠,同時把體育課程當做是體育教師帶孩子玩的娛樂課程,基于此現狀問題,本文就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中的體能訓練模式作為課題進行研究分析,期望的出一些有幫助性的想法和建議。
關鍵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能訓練模式;小學體育教學策略
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中包含了許多課程訓練模式,但大多數是技巧性和娛樂性的,對于小學生體能訓練的專項課程部分極少,小學體能訓練是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初始鍛煉階段,需要教師創設科學有趣的課程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訓練興趣,體能訓練對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首先可以提高學生的免疫力和身體體質,以及體型和動作協調能力,激發人體機制潛力,從內在因素看,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間接的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文化知識的學習也起到輔助作用。但是,因為傳統體育教學理念的約束,當前大多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并不明顯,部分教師甚至沒有意識到體能訓練的重要性,這也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必須創新、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現狀
現階段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已經由許多學校嘗試加入小學體育課程中體能訓練部分,但仍舊停留在嘗試階段,或者是形式主義化,導致小學體能訓練一直處于初級階段,沒得到有效推進,其原因是多樣的,有的教師對于體能訓練的認識不清晰,將其歸結為娛樂項目,跳遠、仰臥起坐等等都被當做是體能訓練,實際上以上只是常規訓練,雖然也能夠鍛煉身體素質,但不屬于體能專項訓練,這一點教師要區分開,再加上教師的教育經驗也嚴重不足。對此,如何創辦具備我國教育特色的小學體育課體能訓練項目是一項非常嚴峻的挑戰。當前幾乎所有小學的體育教學專業課程都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最為明顯的現狀就是教師對學生的教學地位概念含糊,不能夠真正地幫助學生實現自助式訓練。在教學時,往往出現教師是課堂中心,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一步一步走,這樣的教學現狀也極大程度地縮短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且最終的訓練結果也不理想。此外,由于互聯網的極大發展與普及,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現象嚴重,一些學生的頸椎由于長期低頭,造成一定的佝僂,形體上缺乏美觀度,也由于長時間不鍛煉,身體體能極差,愛出汗、身體虛,這些都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實際問題。
二、小學體育體能訓練模式有效實施
第一、豐富訓練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小學體育教學一定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體育項目的開展,因為小學生的興趣往往是短暫的,所以要不斷的提供體育課程中有趣的教學素材,不斷的帶領學生進行相關訓練,其中體能訓練是最為艱難、漫長和枯燥的訓練項目,體能是通過力量、速度、耐力、協調、柔韌、靈敏等運動素質表現出來的人體基本的運動能力,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構成因素。體能水平的高低與人體的形態學特征以及人體的機能特征有著密切的相關,所以體能訓練要有一定的針對性,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制定相應的體能訓練方法。
第二、教師科學訓練,控制訓練強度。同時教師也要注意確保學生的身體負荷,讓學生適度訓練,因為小學生因為年齡關系,正處于身體生長的最佳階段,訓練方式尤其要合理科學,否則就會阻礙學生身體的健康成長,給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教師應該在訓練細節和方法上進行妥善思考并進行實踐檢驗,訓練課程要進行學期規劃,按照訓練強度由弱到強逐步開展,讓學生的體能循序漸進的提升。
第三、通過活動激發學生自主訓練欲望。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榮譽感是強烈的,關于體能訓練應該階段性的進行檢驗,主要通過班級成員之間和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小型體能競賽體現,如校園版“鐵人三項”,800米競速跑、引體向上5個和20個蛙跳,在競賽中,學生對于自己一段時間的體能訓練成果有所了解,并通過平日的努力,在競賽中渴望獲取名次,這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訓練的自主性和榮譽感,讓學生對于體能訓練保持熱情,所以活動和相應的鼓勵和獎勵是小學體育中體能訓練模式考核中必要的教學措施。
結語:重視小學體育中體能訓練模式,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其中包含德智體美勞多種素養的同步提升,而體能作為“內外兼修”的部分,更應該受到教師的重視,科學良好的體能訓練一方面能激發學生內在精神素養,培養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增強自信心,調節精神狀態,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也有很大幫助,另一方面也能對于學生的形體塑造有幫助,由于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部分孩子的肥胖問題也凸顯出來,所以體能訓練對這一問題也能夠有效的改善,總的來說,小學體育中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的體能訓練模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體能訓練要與學生的發展密切相連,確保體能訓練的最終目標是輔助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這不僅是教學模式的完善,更是教育進步的需要,對于教育的細化與方向的確定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湯如才.小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的有效策略探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20).
[2]王華.在游戲的愉悅中增強體魄――小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游戲化策略探析[J].教育觀察,2013,(33).
[3]王海霞.讓體育課真正姓“體”――也談小學體育課如何進行體能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2(03).
[4]馮軍.關注常態體育課學生體能素質的高效補償[J].體育教學,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