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教學體制改革的過程中,為了實現教育質量的提升,必須要積極的開展素質教育工作,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構建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積極的推動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在高職院校教學中,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訓需要經歷一個復雜的過程,通過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培養,深入挖掘其自身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雙創視域下,需要積極的開展高職食品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通過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與方法,強化學生創新與創業意識的培養,為社會發展輸送更為優質的人才。
關鍵詞:雙創視域;高職院校;食品科學;人才培養模式
引言:
在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經濟結構形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創新人才與創業人才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成為了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目標[1]。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體制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從雙創視域下出發,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變革,提升對創新人才與創業人才的認知水平,更新教學內容與手段。特別是在目前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中,雙創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不斷提升,高職院校在開展食品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要滿足雙創人才培養的需求,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
一、食品科學專業人才培養要求
在當前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課程設計需要從學生的基礎能力出發,開展公共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與責任心,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
(一)基礎能力要求
在高職院校開展食品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課程設置需要尊重學生基礎能力的需求,重視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需要滿足工具性與基礎性的要求。在現階段高職院校食品科學專業教學來看,公共基礎課程主要包括英語、計算機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具備基本的英語技能,能夠借助計算機來開展現代化管理。
(二)專業核心能力與基礎能力要求
在提升食品科學專業人才綜合素養的過程中,專業基礎能力培養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為專業核心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鋪墊作用。在食品科學技術專業中,專業基礎能力體現在生物化學、化學、物理化學等方面,許多對食品中的營養成分功能與作用形成正確的認知,同時把握化學成分在貯藏以及加工過程中的變化規律,了解微生物的相關知識[2]。除此之外,需要具備檢測分析食品中腐敗菌、菌落總數以及致病菌的方法,掌握各種儀器的相關原理,檢測分析食品中的基礎成分以及各種添加劑、農藥殘留等。在專業核心能力方面,要求食品科學專業學生能夠熟練統計分析,掌握試驗設計技巧,開展食品檢驗分析,比如微生物檢測分析、理化成分檢測分析以及食品真偽檢驗等,同時還需要了解食品營養學以及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只有具備較強的核心能力以后,才能為自己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滿足雙創人才的培養需求。
(三)專業拓展能力要求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各個領域之間的交叉也更為明顯,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開展食品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學生專業拓展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針對專業拓展能力來說,主要體現在交叉學科的能力培養中,包括食品物流、食品營銷、生命科學技術以及食品加工高新技術等[3]。
二、雙創視域下高職食品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一)分段式食品科學技術人才培養
在雙創領域下,高職院校開展食品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積極的落實分段式食品科學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按照學習時間與任務進行相應的劃分,將其分為學習與企業兩種環節,在校學習階段,進行企業環境模擬,從而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企業學習過程中,需要由企業技術人員開展相應的人才培養工作,指導學生進行崗位實習,同時采用校企合作考核方式,將學生在實習階段的表現以及學校畢業設計成果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
(二)優化課程設置
在進行課程體系設置的過程中,需要以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為基礎,在開展企業與社會對人才要求的分析以后,對創業課程設計進行優化,堅持職業導向的原則,保證課程內容能夠實現知識深度與寬度的結合。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需要保證理論原理傳授的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構建有機教學整體,既能夠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又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除此之外,需要適當提升實踐課程的比重,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行業經驗,讓學生在實踐課程當中了解行業的發展需求,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綜合判斷能力。
(三)調整教學目標
在開展食品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時候,需要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調整,在發揮學校管理者、專業帶頭人優勢的同時,讓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實踐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不僅需要創新管理者的教學理念,實現教師實踐經驗的提升,同時更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只有讓學生參與其中,才能保證教學目標符合學生的需求。在開展課程優化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協作精神以及溝通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現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新的知識體系架構,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實現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
隨著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職院校在開展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滿足當前教學工作的需求。特別是在開展食品科學專業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雙創背景下出發,調整自身的教學目標,優化教學理念,采用分段式人才培養模式,在提升學生理論知識水平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為以后的學習與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藍敏. 新工科視域下高職物聯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教育現代化, 2020, v.7(20):21-23.
[2]劉袆帆.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三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探索[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0, v.4;No.140(32):74-76.
[3]解慧, 張彪, 沈曉溪,等. 專業結合行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以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為例[J]. 吉林農業, 2019, 452(11):74-74.
作者簡介:陳奇良,1983年,男,民族,漢族,浙江溫州,大學本科, 研究方向:食品科學與工程
重慶經貿職業學院 重慶 40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