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鶯歌
合作學習是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中,主角是全體學生,教師在其中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指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本文將對學校如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進行探究。
將合作學習應用到初中美術教學中,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友愛精神,打造一個和諧的課堂,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學生實踐水平。合作學習也一直是教師在課堂中經常會使用到的教學方式,一直都很受學生和教師的喜愛,也間接提高了學生的畫畫水平能力。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的原因
在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更傾向于講解美術基本知識和繪畫技巧,在課堂上會讓學生臨摹其演示的作品,這不利于培養學生在美術方面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合作學習一方面可以充分提升班級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培養其創造性。例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合作完成一項繪畫任務,這有利于提高每位學生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同時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引導他們樹立自主構思和合理分工的意識,由此提高學生的主動創造性。除此之外,合作學習還可以強化班級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使不同性格特點的孩子們走到一起,并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實現思維碰撞,由此培養學生多樣性的美學觀念。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方法
第一,科學合理地分組,確定小組的責任。美術教師在進行分組時,要充分了解班級里每一個學生獨特的特點以及實際情況來劃分小組,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的小組環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小組合作學習之中,讓學生互幫互助、相互探討,實現小組分工合作學習目標。但是要保證小組合作模式更好地進行下去,就要讓學生自己分工,更好地促進學生相互合作、相互學習。這時教師就應該根據學生目前的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劃分學生在小組內的職責。例如,在小組內選出組長、管理員、資料員、記錄員等,建立小組公平制度、輪換制度,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擔當組內的職務,發現自己的特點、實現自己的價值。
第二,設定課堂目標,指引小組合作正確的方向。如果只進行小組劃分工作,無法讓小組合作學習獲得最好的效果。因為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較為有限,所以教師在劃分小組之后,安排好組員的職責,還要制定一個努力的目標,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方向,這樣才不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盲目,找不到定位和自己努力的方向,從而產生對學習的迷茫。
第三,制定適當的合作學習內容。除了小組分工和課題目標的合理性,美術教師還需要制定適當的合作學習內容,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效果。在選擇學習內容時,一方面要使其滿足合作學習共同體的特性,另一方面要實現發揮學生自主性和創造性的作用。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巧用身邊的材料》章節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身邊廢棄物并創作日常用品,這一章節的學習可以顯著提高小組內部成員的資料收集能力、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同時有助于為學生營造更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這對于激發他們的表現欲和創造力而言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學生最大程度發揮創造性思維。
第四,加強小組之間的互動交流。美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能將合作學習局限于小組內部,而是要盡可能加強各小組之間的橫向合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念。每一個小組完成任務之后,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互相點評打分,使學生看到其他小組優點以及自身的不足。這對于加強小組之間互動學習并營造良好競爭氛圍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有助于學生的綜合性發展。
第五,健全評價制度,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教師還可以建立一個評價制度,包括小組之間和組員個人的評價。在學生學習之后進行評價,教師作為總評價人員,各小組的組長為副評價人員,還要進行盲選,即在不知道是哪個小組的作品的情況下選擇,然后由各科的教師進行監督。這能增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樂趣,促使學生投入學習美術中,進而提升畫畫能力,從而實現合作學習美術教學的目標。
總的來說,在美術教育中,實行小組分工學習的學習方式是很有必要的,不但能活躍美術課堂上的學習氛圍,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美術的樂趣,讓學生可以更加喜歡美術、喜歡想象,喜歡發揮自己的思維、充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在潛移默化下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為未來我國美術界培養更多的創造性人才。
基金項目:本文系鹽城市十三五教育科研課題“中小學美術‘創新—實效’型課堂模式的構建與實施策略研究”科研成果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