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鳳儀
黨史學習,怎樣學才能更深刻?日前,蘇州日報報業集團承辦了“重溫百年歷程 打造‘最美窗口’”黨史學習教育沉浸式主題黨日的5條活動線路,使得黨史教育的課程內容更加豐富,教學場景更加多元。
黨的每一段革命歷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蘇州積極探索黨史學習教育的創新方法,大力打造多種形式的學習平臺。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學黨史的“N”種打開方式。
紅色基因庫,譜寫出一曲抗日戰歌
學習亮點:“原汁原味”的革命歷史
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傳承好紅色基因就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讓紅色江山永不褪色。
常熟的中共常熟黨史館暨李強革命歷程展示館、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等,吳江的侵華日軍蘆莘厙周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柳亞子紀念館等,太倉的太倉革命歷史陳列館、太倉第一個黨支部紀念館,高新區的夜襲滸墅關舊址等,昆山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顧炎武紀念館,以及中共蘇州獨立支部舊址、陽澄湖地區抗日斗爭史跡陳列館等,都展示了一個個紅色故事。
走過一個個寫滿歲月崢嶸的史料展示廳,看著館內集中展示的史實資料和英勇烈士故事,切身感受革命的艱辛歷程和輝煌成就,一幅呈燎原之勢的革命畫卷在蘇州大地上徐徐展開。
傳統文化展陳,揭秘古韻蘇州
學習亮點:浸潤精神文化的滋養
傳統文化是講好黨史故事、深化思想認識的重要載體之一。而博物館和文化園則是傳播傳統文化的主陣地。
擁有文物藏品6800多套的吳中博物館,通過吳地文化的基本陳列,為廣大群眾講好“考古探吳中”和“風雅頌吳中”故事;中國刺繡藝術館以展示全國各地傳統刺繡工藝,彰顯地方特色刺繡文化;吳江絲綢陳列館展示了絲綢紡織民間文化、養蠶風俗等,將絲綢業有關圖片和吳江橋文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宋錦文化園通過照片、書畫、實物等展示,介紹宋錦的特點、地位,敘述宋錦的發展史;東吳博物館館內的吳王鏡、越王鏡等國寶文物,集中彰顯了吳地先民的精湛技藝和吳文化的源遠流長;李良濟國醫館集中展示了吳地特色中藥材標本、珍貴古方古籍、傳統中藥炮制器具等……
城市展覽館,書寫時代華章
學習亮點:展示城市靈魂的空間
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每一座城市都在以無與倫比的建設速度開疆拓土,撰寫著無數發展強大與進取的春秋演繹,彰顯著地域風貌和人文風情。而城市展示館,以建設濃縮城市的靈魂,成為了介紹自己的“金名片”,也是黨建教育的重要基地。
蘇州各個城市展館通過宏大的場景、詳實的資料、藝術的構思、高科技的手段,生動而形象地展示了城市歷史文化底蘊、發展經歷和建設成,帶領參觀者近距離觸摸輝煌的城市發展史。
蘇州市檔案館表現了蘇州各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側面的發展成就,讓人感受千百年來姑蘇城的風云變幻;蘇州工業園區展示中心集中展示了園區開發建設25年來經濟社會、城市建設、民生福祉各方面的主要成果;常熟城市展示館集中展示了常熟深厚的歷史文化、城市發展歷程和未來的規劃藍圖;“與時俱進的昆山之路”成果展(昆山科博中心)充分運用聲、光、電以及場景復原、LED天幕、紗幕影院等現代展示技術和手法,全面展示了昆山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和成就;沙溪古鎮·沙溪文史館展示了自沙溪聚沙成陸3000年以來的歷史……
多重感官交互,沉浸式回顧紅色歲月
學習亮點:豐富的感官體驗,確保“耳到眼到”
歷史需要富有感染力的表達,視覺化記憶和視覺化思維就是最有效的記憶方法,它通過充分調動器官同時配合運動,使人印象深刻,從而增強記憶。
常熟城市展示館館內利用多維場景引人入勝,包括3D掃描、隔空互動、數字沙盤等前沿多媒體技術;太倉第一個黨支部紀念館館內陳展采取傳統與現代陳展手段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設計,通過瀏覽圖片展板、聽楊漕村黨委書記講述楊漕黨建歷程、觀看《太倉第一黨支部的故事》短片,讓偉大事業“不絕于耳”,讓偉大征程“盡收眼底”;蘇州市憲法宣傳教育館是集場景復原、雕塑、平面展示、原創視頻和互動等多形式的宣傳教育場館,讓觀眾真切地體會到憲法就在身邊;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展示館利用聲光電手段,結合文字資料、圖表數據和模型實物等表現形式,真實記錄了昆臺兩地經貿文化交流交往的歷史時刻,生動再現了在昆臺資企業成長軌跡。
實踐出真知,教育“實景課堂”入腦入心
學習亮點:側重實踐體驗,黨史學習教育走得更深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黨史學習教育,需要做好學習與實踐的結合文章。
文明張家港展示館是全國首個“學習強國”線下交流分享平臺,館內的“追夢學堂”設計了“最”系列主題黨日、“我是學習明星”“學習強國”平臺線下學習分享會、“N青春·我想說”青年思想交流會等主題項目,讓“一人學”變成“一起學”,交流分享中建起思想“能量池”;黃埭鎮馮夢龍村打造了山歌文化館、賣油郎油坊、農耕文化園、清蓮園、千畝果園等。通過這些體驗項目,活化馮夢龍筆下故事情境,傳承馮夢龍清廉自守的精神;太湖雪蠶桑文化園以蠶桑絲綢文化項目為特色,包含蠶桑絲綢文化、蠶的一生、育蠶課堂、傳統與現代制絲工藝、抽絲剝繭、繭藝手作、扎染拓染、刺繡學堂、蠶繭手繪、等科普、研學、培訓及體驗環節。
觸摸城市治理,感受美好城市生活
學習亮點:深入感受城市治理的成果
城市基層治理是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在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堅持黨對城市基層治理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作用,讓廣大群眾感受城市治理的成果,實現法治教育與黨性教育的深度融合。
山塘法治文化體驗線以千年山塘法治景觀為載體,融合現代法治理念,向廣大游客進行普法宣傳的同時探尋古街千年繁華之謎;吳中區人民檢察院政治建設教育館以象征吳檢品牌的“吳”“檢”二字草書形體為靈感,布局“吳韻”“檢魂”“亮色”“光影”“警鐘”“初心”六大部分,實現了法治教育與黨性教育的融合;高新區獅山橫塘街道市民服務大廈黨建陣地試點推行基層社會綜合治理模式,實現社會管理由粗放向精細、靜態到動態、分散到集中、局部到全面的轉變。
紅色文旅,推動鄉村振興
學習亮點:感受美麗鄉村旅游文化
黨建引領是激活傳統產業、推動鄉村振興的 “第一抓手”和 “紅色引擎”。充分利用鄉村現有紅色資源,把紅色基因與綠色生態相結合,營造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蔣巷村史館致力建設獨具水鄉特色的社會主義美麗鄉村,蔣巷生態園、村民新家園、常盛工業園、農民蔬菜園和無公害優質糧油生產基地“四園一基地”;江村文化園(費孝通紀念館)圍繞“研學旅行、美美江村”主題,以江村文化園為核心,聯動江村市集、江村文化禮堂、鄉間民宿、美麗庭院等特色節點,走出了一條具有文化研學特色的江村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浦江源生態養殖示范園是吳江區鄉村振興的重點項目之一,全力打造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水產養殖新標桿;萬三酒莊文創工場黨群服務點在保護傳統文化、傳承江南手工黃酒釀造技藝的同時,打造既有旅游體驗、又有產品開發的工業旅游基地——萬三酒莊。
基層治理,打造溫馨服務新格局
學習亮點:走進升級版“家門口”服務
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為民辦實事解難題上,發揮社區共建共治平臺作用,讓居民生活得更加安心、舒心。
太倉市城市黨建融合服務中心設有服務大廳、融合咖吧、融合書吧、展示中心、信仰空間、群團活動室、生命教育館等十余個功能室,為社會各界人士提供實用化、多樣化、溫馨化的“一站式”服務;冶金工業園(錦豐鎮)黨群服務中心是集學習培訓、業務指導、黨建服務、黨員管理、教育培訓、志愿服務、黨建展示、政務服務于一體的具有政治功能、服務功能、融合功能的樞紐型黨群綜合體;高新區公安分局交警大隊黨建文化陣地打造“交管黨建超市”對接管理平臺,通過群眾發布微心愿,黨組織或黨員同志認領,實現為民服務便捷化。
Tips
蘇報集團經過精心挑選和實地考察,開辟了黨史學習教育沉浸式主題黨日實景課程,包括重溫烽火年代·常熟路線、重燃火紅激情·昆山路線、重憶紅色歲月·吳江路線、重沐古城春風·綜合路線、重循革命足跡·綜合路線以及自選特色線路。
報名方式如下:
(1)掃描二維碼
(2)電話咨詢:
0512-65236350、1470621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