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倩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成為每一位教師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同時感恩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也要提高重視。無論是從教學內容,還是小學教育的課時安排上,小學語文都為感恩教育提供了陣地,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科學、合理地滲透感恩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感恩教育;策略探索
引言:
隨著小學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有責任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使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由于小學階段中的學生年齡跨度相對較大,因此教師在開展感恩教育的過程中,深入分析班級中學生的個性,以學生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感恩教育,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內化為行動,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生活和實踐。
一、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的策略
(一)利用教材
通過對小學階段的教材進行深入分析可以發現,其實很多內容都可以成為教師開展感恩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師要提高自身專業教學能力,深入分析教材中的內容,研究教材中所蘊含的感恩教育素材,從而在日常的教學中合理滲透感恩教育[1]。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吃水不忘挖井人》這一篇課文時,教師除了教給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以外,還要有意識地突出感恩教育,使學生深刻了解到“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道理,讓學生明白別人幫助了自己,自己一定要深深記在心里,不能忘記,在別人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也要施以援手。由于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同時對于英雄人物也比較向往,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向學生講述趙氏孤兒與退避三舍的故事。又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媽媽睡了》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文章所描寫的母愛,并且引導學生回憶自己與母親相處時的場景,回憶母親對自己的愛。同時在課堂結束之后,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在生活中與母親的角色進行互換,模仿日常生活中母親的做法,使學生深刻體會到生活中經常被忽視的母親的愛,從而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
(二)課堂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滲透感恩教育需要教師創設靈活的課堂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針對小學語文教材中一些愛國文章,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文章描寫的背景和事件發生的時代背景,然后引導學生再深入思考文章的思想和內涵。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少年中國說》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根據班級中學生的認識水平,組織多樣化的課堂活動將感恩教育有機滲透其中。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誦讀,由于這篇文章是梁啟超對中國美好前途的愿望,激發少年的責任感和民族意識的一篇文章,因此教師可以針對文章中的一些語句引導學生進行感悟和思考,使學生對感恩形成全新的體驗,深刻了解到當時國家所處的情境以及現代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教師還可以播放革命先烈的相關視頻,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先烈的愛國行為,并樹立努力學習的意識,為國家發展而奮斗。其次教師還可以開展課堂辯論,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以“少年為什么要承擔國家責任”為主題,并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所以觀點也不盡相同,但是教師將背景知識介紹給學生,學生也會清晰地了解到為什么先烈付出全部也要為國家做貢獻。
(三)朗讀中滲透感恩教育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提高課堂參與度,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在朗讀中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2]。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進行分段,組織學生進行分段朗讀或分角色朗讀,這樣學生才能更加深入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站在人物的立場和角度去思考,通過將文章以不同的語調和節奏將人物和情節栩栩如生表現出來。如果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配樂,使學生在積極的氛圍中進行朗讀,正確把握文章的情感,深刻體會文章的內涵。
(四)開展少年先鋒隊
少先隊員是小學教育中好學生的重要標志,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少年先鋒隊的優勢,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幫助他人的動力,幫助學生樹立無私奉獻的意識。教師可以創設獎勵制度,當學生做了好人好事時,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和獎勵,為其他學生樹立可以學習的榜樣,這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會主動幫助他人。此外由于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向師性和模仿能力,因此教師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表率作用,使學生成為知恩圖報的人,還可以針對班級中學生的感恩活動進行記錄和積累,學生做的好事越多,獲得的積分也就越多,激發小學生的好勝心理。學生才會在更用心的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
(五)發揮家校教育合力
如果僅僅依靠教師在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那么教學效果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生活的家庭氛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要提高與家長的溝通,通過相關的感恩教育平臺,發揮家校教育合力,使家長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在生活中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一些公益性的實踐活動活動,將學生的感恩意識真正化為實踐行動。
二、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合理滲透感恩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珍惜和感恩別人的幫助,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奉獻意識,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這樣才能使每一位學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美德。
參考文獻:
[1]蔣麗艷.讓感恩之花開遍校園——淺談感恩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基礎教育論壇,2019(28).
[2]溫平.試論小學語文感恩教育[C]//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