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信息化技術在人們的生活與發展當中全面覆蓋應用,信息素養是現代人們生活、工作的必備技能,高職作為現代社會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英語是高職教育的主體課程,在英語教學當中對學生的信息素養進行強化培養,幫助學生掌握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因而本文就對高職英語教學當中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教改進行研究,先對信息素養包含的內容和高職學生信息素養水平進行分析,最后對高職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學生信息素養;提升教改
引言:
互聯網與各項信息技術的高效發展,使得現代社會的發展運行模式發生了全面的改變,已經進入了網絡信息時代,高職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綜合技能型人才,信息素養是必須要掌握的技能,而且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等在高職教育當中也有逐漸深化應用,大數據技術為教育資源共享與豐富性提升做出了有力支持,在高職英語教學當中針對學生信息素養進行培養教育,是英語教學創新以及學生學生素養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徑,對其信息素養教改進行研究具有必要性。
一、信息素養包含的主要內容
信息素養一詞,最初是在美國圖書當中出現,因而信息素養一詞是由美國首先提出,信息素養的含義是以解決某一問題為目標,利用多種信息化工具和信息源來實現解決問題的一種技能。我國近些年一直在對教育進行改革,在2015年的時候,關于高等教育的信息素養培養就有了新的要求,在高職教育當中需要讓學生能夠對信息進行理解、評價和創新,還要能夠合理應用信息技術,掌握應用信息的綜合技能,整體信息素養的范圍被明顯拓寬。信息素養在教育培養當中,是通過多樣化的教育途徑和方法,來對學生的信息基本素養和綜合實踐應用能力進行全面的培養強化,在我國教育當中對于信息素養的培養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
其中信息意識素養的培養,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對新信息進行敏銳的感知和正確的判斷,是學生信息素養有效強化的基礎,讓學生先對信息素養有清楚的認知,并明確學習信息知識和技能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提升學生學習強化信息素養的主動意識,從而為后續的信息素養培養有效性實現奠定基礎。信息知識就是指信息以及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是信息技能實踐應用掌握的基礎,通過掌握理論知識,讓學生在學習信息實踐技術時能夠更好的掌握。信息技能素養就是指獲取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技能素養具有綜合性的特征,技能類型比較多,包括信息檢索、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以及信息創新、信息整合等,是信息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信息道德也是信息素養培養的重點,是在學生開展信息活動時,能夠遵循道德規范來約束自身的行為,在利用和傳播信息時,要完全符合我國相關法律要求以及道德規范,不能出現利用信息而做出對社會發展不利的行為[1]。
高職階段,是學生信息素養提升的關鍵階段,針對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需要將學生對新信息、新知識的感知敏銳度和學習主動性進行強化,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比較強,現代網絡與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比較快,需要學生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功能和平臺來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并利用具備價值的信息來開展學習與自我提升活動,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術研究能力提升,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高職學生信息素養水平分析
高職學生比較年輕,對待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高,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在學生生活當中的應用就比較頻繁,大部分高職學生都有一定的信息素養基礎,并且通過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讓學生能夠接觸更多、更多元化的信息,學生在互聯網當中的探索欲望比較強烈,思維也相對比較敏捷和活躍,學生的信息意識素養本身就比較高。但是高職學生在學習意識方面比較缺乏主動性,學生學習素養水平大部分都比較低,當接觸幾何級遞增信息的時候,會產生迷茫無措的情況,經常會出現沉迷網絡游戲,或者被網絡不良信息影響的情況發生。現代網絡與信息技術發展全面覆蓋到人們的生活當中,高職學生接觸網絡與智能設備的時間非常長,在實際生活與學習當中也基本都會應用網絡途徑來獲取和利用信息,大部分學生都不會到圖書館或者閱讀紙質的信息資源。
但是學生對于信息素養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學生能夠應用基本的信息工具和功能,如在網絡中搜索信息以及下載各種信息APP等,但是在利用搜索引擎時,對于更加專業的知識信息搜索利用能力比較弱,在信息評估、整合、利用以及創新等方面的素養技能水平比較差,在應用各類信息資源時,無法從批判性的角度對待、分析信息,通過利用信息而生成自己的新觀點能力更弱,學生對于知識產權、網絡信息安全以及信息道德的了解也比較淺薄,在高職教育當中對學生信息素養進行培養時,還需要對高職學生信息素養的不足進行重點強化與合理引導,讓高職學生的信息素養綜合水平能夠得以顯著提升,發揮信息素養教育培養的價值。
三、高職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策略
(一)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意識提升
高職英語教學是高職教育體系當中的重要結構,在高職英語教學當中,要建立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意識,要有意識的在英語教學當中融合信息素養內容的教育活動,同時要對高職學生的信息素養實際情況和特征進行明確。現代社會發展已經轉變成信息化的模式,通過在英語教學當中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對當下的信息時代發展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有更加清晰的了解,接觸更多樣化的信息源,能夠良好的感知信息需求,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應用信息工具,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信息素養技能,面對各類信息時能夠以批判性的角度和思維,來對信息進行正確的評價,在利用信息工具與信息資源時,能夠遵循法律規定和道德要求約束自身的行為。
(二)明確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必要性
如今社會發展的時代全面轉型,“互聯網+”的發展模式已經達到相對成熟的水平,各項信息技術都達到了先進化的水平,而我國開放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全球化發展當中大部分的網絡信息資源都是以英語語言的形式進行發布,英語是現代和未來學生獲取資源與發展所必須要掌握的語言能力,在高職英語教學當中,對學生信息素養進行培養必要性顯而易見。英語也是現代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工具,而實際上高職教育當中,學生在英語信息利用時,都是在英文歌、英語電影或者英語考試等當中進行,利用英語開展專業性的學習和學術研究的概率非常低,因而培養學生對以英語形式存在的各類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評價、應用、創新等素養,是高職英語教育所必須要強化的內容,要在傳統的英語課程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對學生英語文化意識、英語信息素養進行全面的培養,以促進學生素養向綜合方向全面提升[2]。
(三)高職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強化
高職英語教師是學生英語各項能力培養的引導教育主體,學生英語信息素養的提升效果與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水平有直接的關聯。教師是英語信息的獲取這和傳播者,英語課程的實際教學都是由教師進行合理設計和實施,英語教學的信息化活動的管控主體是英語教師,因而教師對于學生信息素養能力培養有著直接且顯著的影響作用。高職學生的知識和思維都會受到教師引導的影響,學生知識體系與思維的轉變速度都比較快,對英語教師的信息素養與教學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高職英語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發展成長情況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對英語教學的目標、特點、任務以及信息素養培養要求等進行準確把握,通過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來為學生英語信息素養強化奠定基礎。
在英語實踐教學當中,也要通過信息素養的實踐教育,來積累經驗,對實際教育培養效果進行總結與分析,對信息素養教學策略和方法進行持續創新和調整。教師可以參考相應的培訓班、課題研討等更具專業性的活動,來學習新教學理念與方法,掌握更多新型信息技能,然后將掌握的信息技能與英語課程教育進行關聯融合,同步提升自身信息素養與學生素養培養的效果。
(四)將英語課程與信息技術相結合
在實踐英語課程教學當中,要更加廣泛的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網絡當中的教育信息資源非常豐富,網絡的英語信息課程教育資源非常豐富,具備共享性,利用非常便捷,通過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能夠提高英語課程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學生學習的狀態與成效都能夠因此而改善提升,英語課堂是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主要環境,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當中增加信息技術的應用,同時在課堂當中有效利用時間,掌握更多的英語信息和知識,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自主學習,利用信息網絡學習平臺,來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利用信息工具深化知識的理解與內化效果[3]。另外,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開展課后教學,比如學習英語課本內容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利用信息工具來搜集與課本知識相關的內容,然后將搜集的內容與課本進行對比、分析、整合,對相同的知識點進行串聯,以此技能開闊學生的知識面,也能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五)在英語教學任務當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在英語教學當中,要在教學任務當中深化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逐漸讓學生信息技能掌握水平得以提升,并且要設置具體的信息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來解決信息問題,讓學生明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信息內容有哪些。還要讓學生具備獨立的信息決策能力,也就是根據需要的信息范圍來對信息源的價值進行準確判斷,從而對信息獲取的途徑以及獲取的信息內容進行判斷,以此來決定檢索信息的方法。同時要在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對學生信息工具的使用操作技能掌握進行強化,這是學生信息素養高效提升的基礎,是學生信息搜集方法準確把握的關鍵,要能夠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來利用搜索工具查詢需要的信息,然后對獲取的信息進行篩選與整理、下載,從而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與利用。當獲取信息之后,學生需要掌握信息分析、辨別等能力,這樣才能有效的應用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
另外,綜合重組信息素養也是英語教學任務當中培養的重點,學生需要對獲取整合的信息進行正確的分類或匯總,然后通過重新組合以及綜合內化,形成自己的觀點,來有效解決問題。總體來說,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時,教師要通過合理的引導,讓學生對信息進行獲取和應用,并要針對學生信息素養訓練的過程進行科學的評價,對學生取得的進步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經過反思來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和改善,對運用信息技能解決問題的實際效果和速度進行分析總結,來更快、更好的解決學生信息素養不足的問題,逐漸有效的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綜合水平。
(六)在英語教學中開展主題學習
主題學習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有效方式,可以采用 PBL教學模式,即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之后,結合教學內容,提出一個需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必須是一個真實的情境,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根據主題首先列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大綱,確定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需要收集哪些信息。其次是討論通過哪些途徑來獲取這些信息,然后通過教材、網絡、學習平臺或是圖書館收集信息。接著將所收集到的信息和數據進行匯總和整理,選擇有用的信息保留,去除冗余部分[4]。以此來確定解決問題的順序和方法,讓學生通過利用信息來主觀構建解決方法,最終對問題實施解決。根據學生最終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開展評價活動,讓學生與教師共同對結果進行討論和交流,對學生信息利用、問題解決思維、方法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對優勢進行強化,對不足進行分析,尋求更好的改善策略,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再加上教師的有效引導,讓學生對信息素養有更準確的認知,掌握英語信息自主學習與利用的方法。
結束語:
高職學生作為我國社會發展的必備技能型人才,信息時代的發展對高職學生英語信息素養水平方面的要求比較高,掌握英語信息素養對于學生未來發展有重要的幫助,因而需要在英語教學中,重視信息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甜.“互聯網+”背景下職業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創新路徑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15):164-165+179.
[2]張妮,劉鑄德.“雙高”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培養探析——基于SECI理論視角[J].高教論壇,2021(05):87-90.
[3]楊兆華.淺談信息技術課程與信息素養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09):126.
[4]馮曉娜,付露瑤,沈亞婕,等.面向終身學習的信息素養通識課教學設計——以SDUT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1(18): 132- 135.
作者簡介:
王方良(1989.8—),女,漢族,湖北鄂州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