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要】本文運用構式語法探討高職英語教學問題,首先提出了預制塊短語的概念,進而重點探討了語塊對于高職英語教學的啟示,以便英語教師能較好地運用構式語法教學法進行英語教學,促進我國高職英語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語塊;構式語法;高職英語教學
一、引言
Becker于1975年提出了預制塊短語(prefabricated chunks)的概念,即像敲門時使用的“Hello,anybody there?”“Its me。”談論搶劫時的“rob……of……”,還有其他固定,半固定的短語如“strong tea”,“pay the bill”,“give/lend a hand”,“as dark as pitch”(無冠詞)等,這樣的短語在語言學習中應得到格外注意,因為它們可以從記憶庫中隨時提取,稍作加工就可以產生流暢,地道的語言。Bolinger(1975)指出,人們使用的語言大多數都是重復自己或別人使用過的,并非特別具有創造性。根據Pawley和Synder(1983)的分析,英語學習者如果掌握了數以千計的習慣語塊,他/她的語言理解和話語產生水平就會接近母語使用者。
上述對語塊在英語教學和學習中的重要性的研究一直沒有中斷(如Sinclair,1991;Ellis,1996),但是由于近年來的語言教學更傾向于交際法,對語言形式重視不夠,而且由于傳統的對語法規則的過分依賴,指望學生可以通過語法和詞匯自行生成語言,語塊在外語教學和學習中的重要性遠未得到重視。
二、構式語法理論
根據Goldberg對構式的定義,構式包括了很大范圍的語言單位:
1、單一語素:如un-,dis-,in-,-ation,-able等(這樣就涉及了詞性轉換和反義詞變化等話題)。
2、多語素詞:如unlike,disapprove,forget-me-not。
3、固定搭配短語:如heavy somker,hot potato,strong tea,eye for eye。
4、完全填充的慣用語:如it takes one to know one,rain cats and dogs。
5、未完全填充的慣用語:the X-er,the Y-er,put XinYs shoes,Xones way PP。
6、抽象句法框架,如表達“轉移物品”的雙賓語結構,表達自發行為的中動結構,還有結果構式(V+Complement)等。
可以看出,構式語法的概念首先涉及了英語教學中的詞性轉換和擴充詞匯量部分,另外,還涉及了語言地道性,流暢性和語用適切性等問題。事實上,對構式語法的研究和應用還需要繼續,比如我們將在本項目中研究與英語作文寫作有關的起承轉合方面的構式: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to begin with,But it is a pity that,in contrast,all in all,As has been noted等等,還可以研究和銜接連貫有關的構式表達(可結合Talmy關于“yes……but”和“moreover”的研究)。相信這方面的研究,歸納和教學應用會產生較明顯的英語學習效果。
關于母語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時期的語言學理論,不同的教學流派觀點不同,概括起來有三種觀點:用母語教學;強調英語一語化教學,聲稱在學習英語時忘掉母語;母語和英語結合,進行適當的對比和比較。我們認為前兩種觀點都過于偏激和絕對,后一種觀點比較實際和可行。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說,因為母語構式占有先入為主的優勢,當母語構式與目的語構式一致時,前者促進后者的習得;當兩者不一致時,前者會阻礙后者的習得。英語語言是兩種不同的語言系統,既有共性又有差異性。從構式語法的角度來說,英語中有冠詞而漢語中沒有,英語中動詞的時,體變化更是與漢語不同。學生在沒有掌握英語的這些構式時,他們就會拿漢語的相應構式來套用,這就是我們在學生語言表達中看到的中國式英語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些語句如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No Chairman Mao,no new China。這種把英文詞匯填充到漢語構式中的中國式英語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英漢語構式的異同客觀存在,這是在語言和語法教學中不容忽視和回避的事實。作為二語或外語學習者。母語構式在大腦中根深蒂固,學生不可能徹底忘記母語來學習外語。必須正視兩種語言語法構式的異同,對于相同的語法構式可以輕描淡寫或避而不談,對于不同的語法構式必須對比分析,以避免學生把英語詞匯生搬硬套到漢語語法構式之中。
語塊介于語法和詞匯之間,包括固定搭配詞組,半固定短語框架,以及不能用核心句法理論完美解釋的眾多特殊句法框架和諺語等。這些語塊據統計甚至構成了自然語言的90%,是一種普遍存在于英語習得過程中,卻被經常忽略的語言現象。語塊在大學英語口語和寫作中有著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能有效提高語言表達的地道性,準確性,流暢性,生動性和語篇組織能力,如文章的起承轉合及銜接無不涉及構式知識。然而,語塊教學和學習一直未得到足夠重視,當前高職高專學生英語語塊的掌握不容樂觀。
隨著認知語言學的構式語法理論(Goldberg,1995;Kay & Fillmore,1999;Tomasello,2003)近年來的影響,構式或語塊在外語教學及學習中的地位得到了重新關注,同時構式語法研究成果也為語塊教學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上的指導,有助于新型,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的產生。本研究就是嘗試將構式語法理論應用于高職高專英語課堂教學,從而提供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三、結語
傳統的教學過多地關注語法形式,這實際上并不符合英語的教學與學習規律,也給高職英語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構式語法以語言運用作為認知基礎,把構式看成是形式與意義及功能的結合體,強調構式作為整體的構式義。構式語法強調以概括為基礎的構式習得觀,認為語法構式來源于學習者對其語言運用實例的抽象和概括,符合英語學習的一般規律。在英語教學中,還要加強母語構式與目的語構式的對比,避免學生將目的語的詞匯套用到母語構式中的現象。本研究首先將考察當前高職高專在校學生的語塊掌握情況,如數量及使用能力等。然后我們將歸納出英語教學大綱詞匯中語塊的種類及其語法-語篇功能。第三,我們將從高職高專英語教程課文中歸納更多典型構式,并從構式語法理論角度找出加強語塊意識,以及利用語塊提高英語能力的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 Langacker, Ronald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 1987.
[2] F. Ungerer & 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1.
[3] 袁 ?野. 仿真構式語法[J]. 英語研究, 2007(1).
[4] 王 ?寅. 認知語言學[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7.